- 運維前線:一線運維專家的運維方法、技巧與實踐
- 云技術社區
- 815字
- 2019-01-04 17:02:13
1.2 運維自動化的三重境界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六祖門下首座)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這三重境界其實和我們眼中運維自動化的三重境界是類似的。
運維自動化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開始接觸運維自動化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很多工具認為它們就代表著自動化,比如說早期將Expect+SSH封裝在一起之后,就認為可以實現批量運維了。看到有人說Puppet可以做配置管理,這個時候就會認為Puppet可以做配置管理,甚至是發布管理。這個時期的典型問題就是以偏概全,對于某個開源自動化工具來說,還沒法去界定它的使用場景和范圍,這樣將直接影響系統的建設效益。這個時候才開始知道我們看到的山不是真正的山,而是迷霧環繞的深山。
運維自動化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時我們已經知道只有Expect+SSH還不夠,隨著業務規模的變化,我們還需要一個更完整的概念來做發布系統,真正的發布系統要做版本管理、環境管理、配置管理,還有生命周期管理等;配置管理工具想讓自動化變得更加完美,其實還要依賴于OS和應用層的標準化規范,比如說應用交付規范、應用打包規范、OS的統一等等。對于其他資源對象的管理來說,生命周期的概念均穿行其中,比如說DNS、LVS、接口、配置、應用包等。為了有效地標識資源的生命周期狀態,需要用大量的數據來實時反饋。這是運維自動化更具體的層面,將一個個的山貌都看清楚了。
運維自動化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一種自動化本質上的追究,站在高山之巔,俯覽眾山,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所有自動化的本質都是為了可視化,讓所有的人看到一致的服務,從而確保結果一致;從底層來說,你可以認為所有自動化的本質都是指令+文件分發的組合;你會進一步抽象系統的運維自動化能力,提供即插即用的機制;結合服務化的需求,進一步云化所有的運維系統,確保內外使用的一致性,最終自動化的平臺就是一個整合的持續交付平臺。這是化境!
- Spring Boot 2實戰之旅
- 數據庫程序員面試筆試真題與解析
- Oracle 11g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軟件開發視頻大講堂)
- 軟件測試項目實戰之性能測試篇
- FFmpeg入門詳解:音視頻流媒體播放器原理及應用
- 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中卷)
- SQL Server 2016數據庫應用與開發習題解答與上機指導
- Linux命令行與shell腳本編程大全(第4版)
- Getting Started with Nano Server
- Arduino Wearable Projects
- OpenCV with Python Blueprints
- Windows Phone 8 Game Development
- PyQt編程快速上手
- Spring Boot從入門到實戰
- Spring Boot學習指南:構建云原生Java和Kotlin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