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內科疾病(15)

急性間質性腎炎

急性間質性腎炎又稱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間質(炎細胞浸潤)及小管(退行性變)急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也是急性腎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常表現為不明的腎功能突然下降,腎小管功能損害和尿沉渣異常,甚至出現腎衰竭。根據病因可分為藥物過敏性急性間質性腎炎、感染相關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及原因不明的特發性急性間質性腎炎。

本病中醫學屬于“淋證”、“腰痛”、“癃閉”、“水腫”、“血尿”等范疇。

【必備名方】

1.知柏地黃湯和小薊飲子加減:知母15克,黃柏15克,生地黃15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藕節10克,蒲黃15克,滑石10克,當歸8克,梔子10克。水煎服。五心煩熱者,加麥冬、玄參、地骨皮;大便干結者,加大黃;潮熱盜汗者,加龜甲(先煎)、鱉甲(先煎);失眠多夢者,加炒酸棗仁、柏子仁。

2.濟生腎氣丸加減:茯苓12克,車前子15克,牛膝15克,熟地黃10克,山藥15克,山茱萸10克,赤芍10克,黃精10克,附子3克。水煎服。厭食腹脹者,加厚樸15克,半夏9克,枳殼15克。

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麻黃10克,連翹10克,赤小豆15克,苦杏仁10克,生梓白皮10克,生姜3片,甘草5克。水煎服。尿蛋白增多者,加黃芪、金櫻子、菟絲子;血尿重者,加仙鶴草、白茅根;尿少者,加茯苓皮、車前子;嘔吐者,加廣藿香、竹茹、黃連。

4.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60克,生地黃20克,玄參15克,犀角5克,黃連10克,梔子10克,桔梗10克,知母10克,連翹8克,牡丹皮10克,淡竹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便秘腹痛或黃疸者,加大黃;惡心嘔吐、腹部脹滿者,加法半夏、陳皮、枳實;皮膚出斑疹者,加紫草、大薊、小薊;腰痛者,加杜仲、牛膝;關節痛者,加木瓜、薏苡仁。

5.菖蒲郁金湯、二陳湯、茯苓皮湯加減:石菖蒲20克,郁金15克,茯苓皮15克,陳皮10克,半夏5克,梔子10克,淡竹葉10克,牡丹皮8克,連翹8克,竹瀝10克,薏苡仁10克,豬苓10克,大腹皮10克,燈心草5克。水煎服。脾虛納呆者,加黨參、白術;兼熱象而見煩躁、舌紅、口苦者,加黃連、知母。

【名醫指導】

1.對藥物過敏性急性間質性腎炎一旦臨床診斷確立,應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藥物。若無法確定致病藥物時,應及時停用所有可疑藥物。

2.臥床休息,限制活動量。呼吸困難者,取半坐臥位,吸氧。吞咽能力下降者應防嗆咳。

3.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流質或半流質為主;多飲水。限制鹽的攝入量。

4.出汗后及時更換衣被,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

5.注意口腔衛生,多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護唇油。

6.體溫超過38.5℃時給予物理降溫,慎用藥物降溫。

7.中老年間質性腎炎患者宜選用紅豆、玉米食用,但胡椒、花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禁用。

8.尿量少或水腫時,可配合食用具有利水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絲瓜等。

9.保持情緒穩定和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細胞浸潤與纖維化為突出表現的疾病,相應的腎小球及血管病變輕微。臨床上,疾病早期以腎小管功能損害為主;疾病后期表現為慢性進展性腎衰竭。其原因除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慢性感染性間質性腎炎外,還包括藥物引起者。

本病中醫學屬于“消渴”、“勞淋”、“腰痛”、“關格”等范疇。

【必備名方】

1.實脾飲合右歸丸加減:干姜15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大腹皮15克,木瓜10克,厚樸10克,熟地黃20克,枸杞子15克,黃芪15克,桂枝10克,芍藥15克,補骨脂10克。水煎服。小便清長者,去大腹皮,加肉蓯蓉15克,益智10克;嘔惡不欲食者,加半夏10克,谷芽10克,麥芽10克。

2.三甲復脈湯加減:炙甘草18克,生地黃18克,白芍18克,麥冬15克,阿膠9克,牡蠣15克,鱉甲24克,龜甲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

3.濟生腎氣丸:茯苓10克,山藥15克,山茱萸15克,黃芪15克,白術15克,當歸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8克,熟地黃30克,車前子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偏陽虛者,加淫羊藿15克;偏陰虛者,加黃精15克。

4.清心蓮子飲加減:黃芩15克,麥冬10克,地骨皮15克,車前子10克,炙甘草5克,蓮子10克,黃芪8克,人參5克,茯苓10克。水煎服。藥毒傷腎者,加綠豆、土茯苓、防風;伴發熱者,加柴胡、薄荷(后下);氣虛甚者,重用黃芪,加太子參;陰虛重者,加生地黃、玄參。

5.五皮飲合真武湯加減:桑白皮15克,陳皮10克,生姜皮10克,大腹皮15克,茯苓皮15克,炮附子5克,白術10克,芍藥10克。水煎服。腎陽虛者,加菟絲子、巴戟天、淫羊藿、鹿角片;脾陽虛者,加黨參、姜半夏、蒼術、炙甘草;小便短少者,加澤瀉、薏苡仁、車前子、豬苓。

【名醫指導】

1.首先應當強調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重視病因治療與對癥治療相結合,盡量做到控制和去除病因。對感染性或系統性疾病累及腎臟者,應及時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防止腎間質病變遷延不愈或發展惡化;嚴格掌握臨床用藥指證,避免濫用藥物,避免用藥過量及用藥療程過長,以防藥物性間質性腎炎。

2.避風寒,防外感。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注意個人衛生。

3.積極控制感染,及時解除尿路梗阻及反流,停止腎毒性藥物(鎮痛藥、關木通等)的應用,對累及腎臟的系統性疾病積極進行治療等。

4.適當進行太極拳、氣功等柔和的健身運動,避免劇烈運動。

5.腎病患者必須忌鹽。選用紅豆、玉米等食用,但胡椒、花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禁用。尿量少或水腫時,可選用具有利水作用的食物如冬瓜、冬瓜皮、絲瓜、玉米須等。

6.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7.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多喝水。

8.可適當運用護膚品及唇膏,保持皮膚及嘴唇的濕潤。

藥物性腎損害

由各種中西藥物引起的腎臟損害稱藥物性腎損害。本病多有明確的服藥史,根據服藥的種類、劑量和療程,可初步分析腎損害與藥物毒性之間可能的因果關系。臨床主要表現為過敏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常伴有發熱、皮疹、關節痛、嗜酸性細胞增多等全身表現。不同類型的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可出現乏力、厭食、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貧血、心慌、氣短等癥,此外,還有泌尿系統表現。

本病中醫學一般參照“血證”、“淋證”、“腰痛”、“癃閉”、“關格”來認識,指導治療。本病總屬邪實所傷,正氣受損,故當明辨藥毒初襲或邪毒久入,以明邪實與正傷之主次。疾病初發,當以邪實內侵所致,宜辨火毒內生,瘀血痹阻。藥邪久入或素體不足,則應辨證以內傷致虛為主。

【必備名方】

1.消風散加減:生地黃20克,當歸12克,赤芍12克,防風12克,蟬蛻15克,知母15克,石膏20克,蒼術12克,車前子(包煎)20克,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大黃(后下)6克,甘草9克。水煎服。

2.血府逐瘀湯合三妙丸加減:當歸12克,生地黃2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勺15克,川芎12克,牛膝12克,蒼術12克,黃柏12克,大黃6克。水煎服。

3.濟生腎氣丸加減:肉桂2克,制附子12克,生地黃18克,山藥15克,山茱萸12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川牛膝12克,車前子(包煎)12克,黃芪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木香流氣飲加減:法半夏12克,陳皮6克,姜厚樸10克,青皮6克,甘草6克,香附12克,紫蘇葉12克,黨參15克,赤茯苓15克,木瓜15克,石菖蒲12克,白術12克,白芷12克,麥冬12克,草果仁9克,肉桂2克,莪術10克,大腹皮20克,丁香皮6克,檳榔15克,木香10克,廣藿香12克。水煎服。

【名醫指導】

1.一旦疑診藥物性腎損害,應立即停藥;積極清除體內藥物殘余量;同時避免應用其他有腎臟損害的藥物。

2.宜多飲水或使用利尿藥;但腎衰竭的患者不宜大量飲水,以免增加容量負荷。

3.可食用蟲草制劑及大劑量的維生素E,以有利于保護細胞及促進細胞再生。

4.急性腎衰竭時采用血液凈化或腹膜透析治療,有助于藥物清除。

5.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治療青霉素類抗生素、抗腫瘤藥和非甾體消炎藥(NSAID)引起的急性過敏性間質腎炎,如潑尼松每日1~2毫升/千克,療程1~2周,可明顯改善腎功能。

6.宜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7.臨床醫師應熟悉藥物的副作用,特別是需要大劑量應用時;并且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年齡、體質等)處方,避免機械刻板。

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兩腎排泄功能在短期內(數小時或數日)迅速減退,氮質廢物堆積,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常,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呈進行性增高的綜合征,常伴少尿或無尿。但也有尿量不減少者,稱非少尿型急性腎衰竭。

本病中醫學屬于“癃閉”、“關格”等范疇。

【必備名方】

1.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20克,生地黃20克,玄參10克,水牛角10克,黃連6克,梔子10克,桔梗10克,知母20克,連翹15克,甘草6克,牡丹皮10克,淡竹葉20克。水煎服。熱擾心營,煩躁譫語者,加石菖蒲,以清熱開竅,或另服安宮牛黃丸;肺熱壅盛、咳嗽氣促者,加黃芩、桑白皮、麥冬,以清泄肺熱;大便不通者,加大黃、桃仁,以通腑泄熱,或用桃仁承氣湯加減;熱盛動血者,加白茅根、紫珠葉,以清熱涼血止血。

2.黃連溫膽湯加減: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枳實12克,竹茹20克,黃連3克,大棗5個。水煎服。水濕內蘊、水腫嚴重者,加澤蘭、豬苓,以利水消腫;濕阻中焦、苔黃厚膩者,加佩蘭、砂仁、豆蔻、薏苡仁、蒼術,以化濕。

3.益腎利水湯:人參6克,黃芪30克,熟附子10克,白術12克,茯苓30克,豬苓15克,桂枝12克,澤瀉15克,川芎15克,丹參30克,紅花15克,大黃5克,車前子15克。水煎服。伴高血壓者,加夏枯草30克(有血鉀過高者不宜用);伴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腫者,加葶藶子10~20克;有感染者,加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黃連。

4.生脈飲合參附湯加味:麥冬10克,五味子12克,人參20克,熟附子10克,生姜10克,大棗5個。水煎服。瘀血明顯、唇黑甲青者,加當歸、丹參養血活血;失血血虛者,用當歸補血湯加味,重用黃芪,加當歸、熟地黃,以補氣養血。

5.參芪地黃湯加減:黨參10克,黃芪10克,熟地黃20克,澤瀉10克,山藥10克,牡丹皮12克,山茱萸20克。水煎服。氣虛為主者,加人參、白術,以健脾益氣;陰虛明顯者,加南沙參、枸杞子、知母,以滋陰清熱;余邪未盡、濕邪留戀、身熱苔膩者,加黃芩、連翹、滑石、薏苡仁、豆蔻、廣藿香,以清化濕熱。

【名醫指導】

1.積極去除可引發急性腎衰竭的因素,如脫水、失血、休克、腎小球病變、腎小管病變及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梗阻性疾病。

2.急性腎衰竭少尿期,熱量供給應以易消化糖類為主,限制蛋白質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攝入。總之以高能量低蛋白為原則,宜以動物性蛋白為主;并注意高血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

3.宜多臥床休息,注意口腔及皮膚衛生。

4.限制水的攝入量:少尿期時,要嚴格限制水分的攝入,以免體液過多引起急性肺水腫或稀釋性低鈉血癥。

5.宜低鹽低鈉飲食:根據血鈉的測定分別采用低鹽、無鹽飲食。

6.高血鉀時,要減少飲食中鉀含量,避免含鉀的食物,如香蕉等。含鉀高的食物可通過冷凍、加水浸泡或棄去湯汁減少鉀含量。

7.多尿期時,適當增加營養,并應注意補充水和電解質,每日飲水1000毫升左右;注意給予維生素制劑。

8.短期內可以好轉者,應給與低蛋白飲食。胃腸道反應劇烈者,短期內可給以靜脈補液,應以葡萄糖為主。

9.恢復期時,膳食中的蛋白質可逐步提高,必要時可給予氨基酸注射液。

10.急性腎衰竭時忌用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辣椒等。

11.避免勞累過度及強烈的精神刺激。

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是指發生于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后期的一種以代謝產物和毒物潴留,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常及某些內分泌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它是腎臟疾病和與腎臟有關疾病的最終歸宿。

中醫學中關于“關格”、“隆閉”的概念與現代醫學的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的尿毒癥期有著很多相似的論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景洪市| 蒲江县| 靖边县| 屏山县| 平南县| 微山县| 兰溪市| 武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岳县| 诸城市| 贵南县| 闵行区| 南宫市| 册亨县| 武定县| 房产| 平湖市| 寿宁县| 襄汾县| 青浦区| 罗源县| 西峡县| 丹阳市| 开原市| 肃宁县| 宜良县| 马尔康县| 禹城市| 灵寿县| 济宁市| 宜兰县| 安庆市| 揭西县| 澳门| 铜鼓县| 双牌县| 呼玛县| 天长市|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