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滎澤、石門、浚儀渠、王景治河、三皇山(三室山)

與河合流,又東過成皋縣北;又東過滎陽縣北;又東至礫溪南,東出過滎澤北。

《釋名》曰:『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弧稌x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斗,南泆為滎澤泆:即溢。?!弧渡袝吩唬骸簻畈蠕?img alt="潴:積水。"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AA986/6089564304268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18265-W2nF3KAwyJG5dSxp2AvVxQ0l6J19LK8p-0-5aa597d10f605600b5512381b1d313c9">。』孔安國曰:『滎澤波水已成遏潴。』闞骃曰:『滎播,澤名也?!还蕝纬涝疲骸翰ニ跍铌?。』謂是水也。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滎陽下引河淫水:指泛溢的河水。,東南以通淮、泗,濟水分河東南流。漢明帝之世,司空伏恭薦樂浪人王景司空:官名,東漢三公之一。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坐朝論道,統攝百官。樂浪:漢郡名,漢武帝滅朝鮮國,設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樂浪郡在今朝鮮西部,治所在今平壤。,字仲通,好學多藝,善能治水。顯宗詔與謁者王吳始作浚儀渠顯宗:漢明帝廟號顯宗。謁者:官名,為君主傳達詔旨的官員,如果是宦官,稱中謁者??x渠:戰國時魏國在都城大梁城北修筑人工水道名為浚水或浚儀渠,秦滅魏,改稱大梁為浚儀。,吳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吳所修故瀆也。

渠流東注浚儀,故復謂之浚儀渠。明帝永平十五年,東巡至無鹽無鹽:今山東省東平市為春秋戰國時齊國的無鹽邑,“無鹽丑女”的故事流傳后世,民間誤稱為“鐘無艷”。,帝嘉景功,拜河堤謁者。靈帝建寧四年,于敖城西北壘石為門,以遏渠口,謂之石門,故世亦謂之石門水。門廣十余丈,西去河三里,石銘云:『建寧四年十一月,黃場石也?!欢骼粜彰?,磨滅不可復識“而主吏”兩句:漢人立碑,往往在背面(碑陰)刻上當地官吏姓名及職位。。魏太和中,又更修之,撤故增新,石字淪落,無復在者。水北有石門亭,戴延之所云新筑城戴延之:東晉學者,晉末為劉裕參軍,北征入長安。撰《西征記》,廣為時人引述。,城周三百步,滎陽太守所鎮者也。水南帶三皇山,即皇室山,亦謂之為三室山也。

譯文

和河水合流,又往東經過成皋縣北面;又往東經過滎陽縣北面;又往東到礫溪南面,往東經過滎澤北面出來。

《釋名》說:“濟,是渡過的意思。濟水的源頭出于大河以北,渡過大河而向南流?!薄稌x地道志》說:“濟水從大伾山下注入大河,與河水相沖激,向南溢出,積水成為滎澤?!薄渡袝氛f:“滎波已經蓄了水?!笨装矅f:“滎澤波水已經堵塞,水積聚起來?!标R骃說:“滎播,是澤名?!币虼藚纬勒f:“播水在滎陽郡。”就是指這條水道。從前大禹堵塞它溢出的水,而在滎陽下引向大河,向東南流通往淮水、泗水。濟水從大河分出,流向東南方。漢明帝的時候,司空伏恭推薦樂浪郡人王景,別字仲通,他好學而多技能,擅長水利工程。明帝下詔,命他與謁者王吳開通浚儀渠,王吳采用王景的方法,杜絕了水患。這就是王景、王吳所修建的舊水道了。

渠水往東流,注入浚儀,因此又稱為浚儀渠。明帝永平十五年(七二),皇帝到東方巡視,來到無鹽,贊揚王景治水功績,任命他為河堤謁者(官名)。靈帝建寧四年(一七一),在敖城西北面,用石塊砌筑了一道水門,以攔截渠水,稱為石門,所以民間又稱之為石門水。石門寬十余丈,西距大河三里,石上刻有銘文說:建寧四年十一月,以黃場石修建。而負責的官吏姓名,已磨損得很模糊,不能看得出來了。魏太和年間(四七七至四九九),又加以重修,拆除舊門,增建新門,刻有字跡的石塊全都廢棄,已不再存在了。水的北面有石門亭,這是戴延之說的新筑城,城方圓三百步,是滎陽太守的駐地。濟水南傍三皇山流過,三皇山就是皇室山,又稱為三室山。

賞析與點評

自從有文獻記載以來,濟水已經是黃河的一條分支。濟水的下游在今鄭州附近,從黃河干流分出,向東北偏東流去,最終注入渤海。濟水下游又分出多條水道,其中以菏水較為著名,菏水沒有注入大海,而是注入泗水,而泗水的下游注入淮水,這些水道,使古代的黃河與淮河連結。濟水從黃河分出的地方,古代是一片沼澤,稱為滎澤,附近又有圃田澤,《水經注》引述典籍,記述了這些沼澤。

水流縱橫交錯,沼澤散布,黃河下游經常決堤泛濫,情況嚴重的話,黃河甚至會改道,成為兩岸百姓的災難。歷史上黃河泛濫和改道多不勝數,歷代帝王對于治理黃河非常重視。西漢后期,黃河水患困擾多年,百姓災難深重,延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六九),朝廷決心根治水患,樂浪人王景獲明帝重用,負責整治工程。王景、王吳全力以赴,成功平息水患。樂浪郡在今日的朝鮮半島北部,治所就是平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类乌齐县| 保定市| 大英县| 石门县| 托克托县| 曲水县| 抚松县| 易门县| 伊金霍洛旗| 常宁市| 梁平县| 绿春县| 江源县| 安西县| 商南县| 黔南| 宜昌市| 南丹县| 若羌县| 东乌| 温州市| 黔江区| 赤峰市| 茌平县| 九江县| 区。| 旅游| 德清县| 吉木乃县| 田东县| 黄陵县| 宜阳县| 苏州市| 唐山市| 华亭县| 丹棱县| 翼城县| 八宿县| 公主岭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