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枝
-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 1600字
- 2019-12-24 10:54:31
前言
意大利最古老的一個城鎮,阿里基亞城,對繼承狄安娜女神祭司一職的規定惹人好奇,而我創作本書的目的就在于闡述和解釋這些奇特的規定。我著手研究這個問題始于三十多年前,我原本認為這是容易解答的問題,但很快就發現,還有許多更為一般、但尚未被提出的問題需要研討,只有這樣才能更合理地解釋這個問題,也易于讀者理解。隨著本書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多,先前版本的篇幅也在不斷增加,最后整本書由最初的兩卷增加到十二卷。這期間,許多讀者表示希望本書出節本,因此我們特別撰寫了現在這本書。在壓縮原著時,我盡量保留了原書的重要原理和能夠充分論證每一問題的事例。盡管作了節選和壓縮,但希望保留盡可能多的原文,忠于舊著;也因為篇幅上的考慮,只好忍痛割愛,舍棄書中注釋及引證的依據,如果讀者希望查明此類資料,請參考本書十二卷的版本,那里詳細附錄了有關文獻和參考書目。
這部壓縮本沒有增加新的問題,只是對原十二卷版本觀點的再介紹,并且加入了那些可以驗證我先前結論和原理的新資料。整體上,本書大量采用了那些廣泛流傳并有權威性的證據,比如,有力論證了國王為何執政一段時間后或在他精力開始衰退時就必須被處死,等等。俄羅斯南部的可薩人在中世紀建立了強大的有限君主制政體,國王任期結束,或在任期內遇到標志其精力已經衰退的事件,如干旱、饑荒、戰爭失敗等。而關于古代阿拉伯人在喀薩爾有組織、有步驟地處死國王這一風俗的記載,我將匯集整理,另編成冊。
除此之外,在非洲也新發現了許多與此類似的弒君習俗,其中尤以一個事例最值得注意:在今烏干達境內的布尼奧羅地區,曾經每年都會從各部落中選出一個人來扮演已故的國王,在先王的陵廟中,以王的身份與先王遺孀同居七日,而后被絞殺。與此風俗相似的還有古巴比倫人的薩卡亞節:節日期間,一個人假扮國王,可以穿皇袍,享御真王的妻妾,但滿五日即脫去王袍,赤身被鞭笞至死。亞述人曾在一些碑銘中記述了薩卡亞節,而這些最近發現的新線索進一步證實了我以前的觀點——薩卡亞節是慶祝新年的節日,也是猶太人的普利姆節的源頭。最近在非洲發現了類似阿里基亞祭司之王的習俗,那里的祭司或國王任期通常是兩年或七年,不僅在任期滿時會被依例處死,而且在任時也可能被強大的對手刺殺而亡,刺殺他的人可以繼任祭司職位或王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類似習俗的事例,還有許多其他例證,證明阿里基亞祭司繼承制度是普遍存在的習俗,而不是一種奇特的規定。迄今為止,非洲是發現這類習俗最多的地方,這說明古代非洲對意大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許和南歐有眾多的非洲人口有莫大的關系。因為歷史對于歐非兩大洲關系的記載尚不確定,因此我也不在這里妄加推測了。
關于這種習俗我所作的闡述是否正確,希望未來能夠給予裁定。我隨時準備接受更好的解釋,也有可能放棄現有的看法。我在奉獻給各位讀者這部節本,聽取大家批評指正的同時,要糾正一個如今已極為普遍且有繼續蔓延趨勢的誤解,那就是有人說我想建立一種神話體系。這可能是源于我在書中用了較多篇幅討論樹木崇拜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質疑。但論述這些的原因是,它們對于解釋為什么祭司在擁有“森林之王”稱號時,必須要摘下圣樹林中一株樹上的一根樹枝,也就是折下金枝對繼任職位的意義何在,是極其重要的。我并不是刻意夸大“樹木崇拜”在宗教史上的重要性,更不是想由此演繹出一套完整的神話體系,恰恰相反,我認為那樣的神話體系是虛假荒謬的。
在這里,我只是把樹木崇拜作為宗教發展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現象來看待,認為它本身可以從屬于其他因素,特別是害怕死亡這一因素。在我看來,后者可能是形成原始宗教最有力的因素。
其實在此之前就應該指正這類誤解,我希望通過此次澄清,這類誤解不再繼續蔓延,我也不再受此非難。當然我也明白誤解有如九頭蛇,很難因一次的解釋就徹底消除或永不再產生。我只能相信讀者是公正和充滿智慧的,他們會經由這份聲明,通過參照比較,切實改變對我的誤解。
詹·喬·弗雷澤
1922年6月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