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中文版)
- (英國)保羅·巴恩
- 978字
- 2019-01-04 07:26:39
前言
在恰好四十年前,維里·戈登·柴爾德——20世紀最杰出的史前考古學家之一,也是這一領域行為最乖僻的人物之一——出版了一本名為《考古學》的入門小書。本書并沒有要與它比肩的抱負,只是在篇幅上更為簡短罷了。
確實,這本小書只想通過提供考古學領域的某些基礎知識來引起讀者的興趣,希望他們會受到激勵去更深入地鉆研考古學中的那些豐富的文獻,去進行某種研究或?qū)嵉匕l(fā)掘,或者,對學生而言,去選擇考古學作為自己的大學課程。在這樣一門課程結束后,甚至在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后,你都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在現(xiàn)在這樣的年代里,甚至像金融這樣的“安全”領域也不能保證讓你得到一份謀生的工作,所以你也許應當在可能的時候去盡可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且——正如已故的格林·丹尼爾常常強調(diào)的——如果考古學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那它就一錢不值。無疑你可能要去搬運與篩濾許多泥沙,記住某些煩人的日期,難為你的舌頭去學說毫無意義的方言土語,并且試圖去掌握那猶如相撲一樣彼此沖突的理論。但與此同時,你也將被帶入這樣一個世界,其中有著藝術與器物、廟宇與工具、陵墓與寶藏、失蹤的城市與神秘的手稿、木乃伊與猛犸……雖然這類東西被純正癖者貶斥為現(xiàn)代考古學中庸俗而不具代表性的副產(chǎn)品,但如果一個年輕人開始不是被這門學科那激動人心或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所吸引而投身其中,那才真叫奇怪呢。
無論在世界上的哪個國家里,如果你去問有教養(yǎng)的公眾中的一員,讓他說出一位活著的考古學家,我敢打賭,他們中極可能沒有人能夠舉出一位來,除了那位虛構的人物印第安那·瓊斯。這就是好萊塢的威力,這就是今天考古學默默無聞的現(xiàn)狀。往昔的偉大人物都已逝去了——我們也許將再也看不到他們的同類了,但是一支由略微有些怪癖的、富有獻身精神的專家和業(yè)余愛好者組成的大軍正在地球上勤奮地工作,試圖去理解往昔的意義。你也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這本書將幫助你判定你是否適合從事這項工作。如果你要成為一位專業(yè)的考古學家,那么你有三條基本的途徑:學習考古學方面的大學課程,學習博物館研究的課程,或是在地區(qū)單位或(在美國)在文化資源管理部門中找一份工作,以獲得實踐經(jīng)驗。你也許永遠也成不了偉大的考古學家,但如果你不能做好某件事,那就學著從做壞某件事中獲得享受吧。

圖中文字意為:(左)赫伯特·弗盧姆爵士 古物收藏者協(xié)會會員1873—1968 (右) “昔日的偉大考古學家”發(fā)掘
噢,而且別指望發(fā)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