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與法律法規(2016)
- 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寫組
- 12字
- 2019-01-04 02:38:08
第一章 《憲法》的基本知識
【大綱要求】
1.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序言及總綱的內容;
2.熟悉《憲法》規定的我國基本國策、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國家機構;
3.掌握《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
4.熟悉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的規定。
【要點詳解】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熟悉)
1.憲法的概念
《憲法》是反映各種政治力量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國家根本法。
2.憲法的主要特征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著一個國家有關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最根本、最重大的問題
《憲法》從根本原則和根本制度上規范著整個國家的活動。如國家性質、政治制度、國家結構形式、社會經濟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機構的組織系統、職責權限、工作原則和制度等各項內容都要由《憲法》作出規定。
(2)在法律效力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在其序言的最后一段莊嚴宣告,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較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憲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而《憲法》的通過只能由全國人大來進行表決,且必須得到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票時才獲得通過。
3.憲法的主要內容
(1)憲法序言
①我國現行憲法的序言,涉及這樣幾個內容:
a.歷史發展的敘述。憲法以敘述性的語言回顧了自1840年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程,明確規定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b.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c.規定國家的基本國策。包括: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依靠力量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等。
d.規定了憲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效力。
②憲法序言效力
關于憲法序言是否具有效力,學術界有以下三種看法:
a.認為憲法序言不具有法律效力;
b.認為憲法序言不具有一般的法律效力,但其中有些規定具有法律效力;
c.認為憲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
(2)憲法正文
憲法正文是憲法典的主要部分,具體規定憲法基本制度和權力體系的安排。即正文是憲法的主體內容。
①憲法總綱部分主要規定憲法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國策。我國憲法總綱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a.國家制度的規定,即規定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規定國家結構形式,即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d.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e.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
②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內容,實際上體現憲法的價值和存在目的。
③統治機構是憲法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
④國家標志指國旗、國徽和首都等。國旗、國徽是國家標志,體現國家主權。各國一般在憲法典的末尾規定國旗、國徽和首都。
(3)憲法修正案
憲法修正案是由有權對憲法進行修改的機關,依照憲法規定的程序修改憲法的結果,往往以單獨的形式附于憲法典之后,或將其內容融于憲法典之中,而成為憲法典的組成部分。
4.我國憲法的歷史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頒布了一個憲法性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四部憲法(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
(1)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2)我國第二部憲法是1975年憲法,只有30條,是一部內容很不完善并有許多錯誤的憲法;
(3)我國第三部憲法是1978年憲法,共60條,是在粉碎“四人幫”以后僅一年的時間內頒布的,沒有完全擺脫1975年憲法的影響;
(4)我國第四部憲法也就是現行的1982年憲法,由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以及國旗、國徽、首都等部分構成,共138條;
(5)1982年憲法頒布后,我國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先后形成了四項憲法修正案,四次修正共有31條內容。
二、《憲法》的相關規定(熟悉)
1.我國的基本國策
(1)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中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并在《憲法》中作了明確規定,確立了計劃生育工作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主要內容包括: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我國《婚姻法》規定,結婚的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
(2)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
《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
(3)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我國對外開放的目標是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4)“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
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2.我國的根本制度
(1)關于我國國家性質
《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2)關于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3)關于根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和財產保護
①《憲法》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
③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④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3.我國的根本任務
《憲法》規定我國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我國的國家機構
表1-1 國家機構及其職權

三、《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掌握)
1.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表1-2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2.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
(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5)依法納稅;
(6)計劃生育的義務。
四、《憲法》對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的規定(熟悉)
1.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2.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3.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象征著工農聯盟的加強和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
4.首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通關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我國是一個多宗教共存的國家,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余處,全國性和地方性宗教團體3000多個,各教都出版經典、書刊。這表明( )。
A.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組織可以向社會宣傳有神論
C.國家鼓勵群眾的信教活動
D.宗教的消極作用已經消失
【答案】A
【解析】《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我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余處,全國性和地方性宗教團體3000多個,各教都出版經典、書刊。這表明我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項屬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為?( )
A.非法居住公民住宅
B.非法搜查公民住宅
C.非法買賣公民住宅
D.非法出租公民住宅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非法侵入和非法搜查,都是對公民住宅的侵犯。
3.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居住著56個民族。少數民族地區往往是景區景點較多的地區。作為導游人員,了解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是很必要的。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C.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D.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
【答案】B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基本內容包括:①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原則,主張民族不論大小、不論先進或落后,都應該一律平等,互相團結;②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實現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③大力幫助少數民族加速經濟、文化的發展,逐漸消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間的不平等。
4.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中,不包括( )。
A.行政管理權
B.立法權
C.外交權
D.終審權
【答案】C
【解析】《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條規定,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民族區域自治地區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
A.民族區域自治地區是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行政區域
B.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文字的自由
C.以聚居區為基礎,是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結合
D.有獨立的、絕對的的自治權
E.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答案】ABCE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地區都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以聚居區為基礎,是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結合。同時,在中央統一領導下,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充分發揮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文字的自由,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2.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保障。四項基本原則是指( )。
A.堅持改革開放
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D.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E.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答案】BCDE
【解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鄧小平首先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即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其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
3.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屬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是( )。
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C.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D.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E.保持中立,不結盟
【答案】ABD
【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于1953年底由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其內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它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4.香港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 )的方針得到切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得到全面實施,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都呈現繁榮穩定的景象。
A.自由
B.民主
C.高度自治
D.“港人治港”
E.“一國兩制”
【答案】CDE
【解析】香港回歸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得到切實貫徹執行,保持了繁榮穩定的局面。事實必將證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夠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治理好香港。
-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教綜36記:教育綜合高分筆記(教師招聘考試系列叢書)
- 2019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高校組)》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教育入學考試專業綜合考試題庫(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專用)
- 2020年甘肅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河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吉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C級)高分應試教程【命題分析+技巧指南+專項練習+綜合模擬】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通用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湖南省公安招警考試《招警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