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中級)》教材精編(2016)
- 圣才學習網
- 9173字
- 2019-01-04 02:35:23
第八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知識框架】

【考試大綱】
理解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掌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
【要點詳解】
一、經濟增長
1.經濟增長的含義及其與經濟發展的區別
(1)經濟增長的含義
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總產出與前期相比所實現的增長。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
(2)經濟增長率
①經濟增長率的表示
經濟增長率通常用來表示一國經濟增長速度。
設△Yt為本年度經濟總量的增量,Yt-1為上年所實現的經濟總量,則經濟增長率(G)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②GDP的計算
計算GDP可以分為:用現價計算的GDP和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3)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區別與聯系
①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區別
由于GDP只是一個衡量總產出的概念,因此,經濟增長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而經濟發展既包括經濟增長,也包括伴隨經濟增長過程而出現的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制度變遷、福利改善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進一步和諧等方面的內容。
②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聯系
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就不會有經濟發展。但經濟增長并不簡單地等同于經濟發展。
2.決定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
(1)勞動的投入數量
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社會投入生產的勞動數量越多,生產的產品就可能越多,經濟增長速度就越高。
(2)資本的投入數量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資本數量投入越多,經濟增長速度就越高。資本的投入數量也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本的利用率或生產能力利用率。
(3)勞動生產率
勞動生產率一般用在一定時間內每個勞動者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單位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計算。
在同樣的勞動投入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就可以帶來經濟的增長。
(4)資本的效率(投資效益)
資本的效率指單位資本投入數量所能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資本的效率提高就會帶來經濟增長。
3.經濟增長因素分解
兩種因素分解法如表8-1所示。
表8-1 兩種因素分解法

全要素生產率(又稱羅伯特·索羅余值,以 GA表示),即將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數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扣除之后,技術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其計算公式為:
GA=GY-αGL-βGK
二、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
1.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的類型
(1)經濟周期的含義
經濟周期又稱商業循環,是指總體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
(2)經濟周期的分類
①按照周期波動的時間長短
a.長周期,又稱長波循環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個周期的長度平均為50~60年。
b.中周期,又稱大循環或朱格拉周期,每個周期的平均長度約為8年左右。在現實生活中,對經濟運行影響較大且較為明顯的是中周期。
c.短周期,又稱小循環或基欽周期,它的平均長度約為3~5年。
②按照經濟總量絕對下降或相對下降的不同情況
a.古典型周期
古典型周期是指經濟運行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為負增長,即經濟總量GDP絕對減少。
b.增長型周期
增長型周期是指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
【例8.1 單選題】一國經濟運行處于低谷,經濟增長率保持正值,但增長幅度比過去有所下降的經濟周期稱為( )。[2014年真題]
A.增長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環
D.長波循環
【答案】A
【解析】按照經濟總量絕對下降或相對下降的不同情況,經濟周期可分為古典型周期和增長型周期。如果經濟運行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為負增長,即經濟總量GDP絕對減少,通常將其稱為古典型周期;如果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則為增長型周期。
2.經濟周期的階段劃分和階段特征
(1)經濟周期的階段劃分
經濟周期的階段劃分如圖8-1所示。

圖8-1 經濟周期的階段劃分
西方國家常見的經濟周期分階段圖形如圖8-2所示。

圖8-2 經濟周期的階段
縱軸y表示年度增長率,橫軸t表示時間。
在衰退期間,實際經濟增長率為負數,在擴張期間,實際經濟增長率為正數。
(2)不同階段的經濟特征
①經濟周期中的復蘇和繁榮階段
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提高,投資持續增長,產量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旺盛,就業機會增多,企業利潤、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隨著通貨膨脹。
②經濟的衰退或蕭條時期
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下滑,投資活動萎縮,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或下降,產品滯銷,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率提高,企業利潤水平下降,虧損、破產企業的數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
3.經濟波動的一般原因
(1)投資率的變動
一般而言,投資與經濟增長具有正相關關系。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還要取決于投資的效率。
(2)消費需求的波動
消費需求不足,會導致總需求小于總供給,進而導致產出下降,失業增加,從而使經濟增長率下降。
(3)技術進步的狀況
一種新的技術的出現,往往會帶來一個新的產業,有時會帶來整個經濟結構的劇烈變化。
(4)預期的變化
當人們對今后經濟增長的預期比較樂觀時,就愿意增加消費或投資,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5)經濟體制的變動
例如我國,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地方政府,特別是國有企業存在著“預算軟約束”,投資需求增長過快成為一個經常的現象。從而使經濟總是處于過熱狀態。
(6)國際經濟因素的沖擊
一個或少數幾個國家經濟出現衰退,很可能會波及相關國家,從而導致這些國家的經濟波動。
4.我國的經濟波動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出了持續、高速增長的總趨勢。同時,也具有明顯的周期波動的特征,但是,我國的經濟周期屬于增長型周期波動,波動幅度并不大。
5.分析和預測經濟波動的指標體系
在實際經濟分析工作中,可以把一系列經濟指標劃分為一致指標、先行指標和滯后指標。
(1)一致指標(同步指標)
這些指標的峰頂與谷底出現的時間與總體經濟運行的峰谷出現的時間一致,可以綜合地描述總體經濟所處狀態。在我國,一般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視為一致指標。
(2)先行指標(領先指標)
通過這些指標可以預測總體經濟運行的軌跡,例如制造業訂貨單、股票價格指數和廣義貨幣M2等就屬于先行指標。
(3)滯后指標
滯后指標是對總體經濟運行中已經出現的峰頂和谷底的確認,如庫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
這些一致、領先和滯后指標,共同構成了經濟周期波動的監測、分析和預測指標體系。
【例8.2 單選題】在分析和預測經濟波動的指標體系中,制造業訂貨單指數屬于( )。[2013年真題]
A.先行指標
B.滯后指標
C.一致指標
D.同步指標
【答案】A
【解析】先行指標,又稱領先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可以預測總體經濟運行的軌跡,例如制造業訂貨單、股票價格指數和廣義貨幣M2等就屬于先行指標。B項,滯后指標是對總體經濟運行中已經出現的峰頂和谷底的確認,如庫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CD兩項,一致指標,又稱同步指標,這些指標的峰頂與谷底出現的時間與總體經濟運行的峰谷出現的時間一致,可以綜合地描述總體經濟所處狀態。在我國,一般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視為一致指標。
三、經濟發展
1.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
(1)經濟發展的含義
經濟發展主要是指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并且伴隨著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
(2)經濟發展的內容
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而且還包括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
①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在國民經濟中,第一產業的勞動力和產值比重趨于下降,第二產業比重趨于上升并逐步穩定,而第三產業比重則逐漸提高。
②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
在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和優化過程中,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逐步實現城市化,越來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農村人口逐步減少。
③廣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
不僅表現在人均國民收入持續增加,還表現在居民營養狀況、居住條件、醫療衛生條件、接受教育程度明顯改善,以及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嬰兒死亡率下降和貧困人口趨于減少等多方面。
④國民收入分配狀況的逐步改善
居民之間收入和財產的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趨于下降。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3)經濟發展的核心和重要內容
①經濟發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的提高。因此,以人為本就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內核。從理論上講,以人為本,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是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潛能的全面發揮,人的需要的全面滿足。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生活的新期待。
②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既要使當代人的各種需要得到充分滿足,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又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即要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使它們之間保持協調和諧關系。
【例8.3 單選題】經濟發展的核心是( )。[2015年真題]
A.經濟快速增長
B.第三產業比重逐漸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
D.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
【答案】C
【解析】經濟發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的提高。因此,以人為本就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內核。
2.經濟發展方式
(1)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
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而且包括結構、運行質量、經濟效益、收入分配、環境保護、城市化程度、工業化水平以及現代化進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要突出經濟領域中數量方面的變化,更強調和追求經濟運行中質量方面的提升和結構方面的優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內容主要是要促進“三個轉變”:
①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重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②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要重視和鞏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例8.4 多選題】我國當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有( )。[2014年真題]
A.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進口能源轉向主要依靠國內能源供應
B.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
C.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
D.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擴大出口轉向主要依靠刺激房地產業
E.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
【答案】BCE
【解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內容是促進“三個轉變”:①促進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②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學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3.科學發展觀的含義和內容
(1)科學發展觀的含義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科學發展觀的內容
①堅持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是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③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④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4.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含義和特征
(1)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含義
①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
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出系統性闡述,提出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含義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指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2)經濟新常態的特征
①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
②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
③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來理解: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
【過關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假定某國在一定時期內的勞動產出彈性和資本產出彈性分別是0.4和0.6,勞動力和資本的年增長率分別是2%和5%,如果該國在這一時期年經濟增長速度為6%,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是( )。
A.2%
B.5%
C.6%
D.2.2%
【答案】D
【解析】全要素增長率就是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或者說技術進步程度在經濟增長中所占份額或比重。根據經濟增長核算方程可得:全要素增長率=經濟增長率-(勞動份額×勞動增加率)-(資本份額×資本增加率)。將相關數據代入可得:GA=6%-0.4×2%-0.6×5%=2.2%。
2.( )可以計算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
A.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
B.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
C.用單位價格計算的GDP
D.用計劃價格計算的GDP
【答案】A
【解析】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3.下列分解符合兩因素分解法的是( )。
A.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
B.勞動時間和資本投入時間
C.勞動時間和勞動生產的增長率
D.資本投入時間和勞動生產率
【答案】C
【解析】兩因素分解法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把經濟增長看作某一項生產要素(勞動或資本)與其生產率作用的結果,把經濟增長率按照勞動和勞動生產率兩項因素進行分解,即假定經濟增長率取決于兩個因素,工作小時數(勞動時間)的增加率和每小時產出的增加率(即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
4.資本的投入數量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生產能力的利用率
B.勞動生產率
C.勞動的利用率
D.投資效益
【答案】A
【解析】資本的投入數量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本的利用率或生產能力利用率。在生產能力一定時,生產能力利用率提高就能夠增加資本的投入量;否則,就會減少資本的投入量。
5.在下述選項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公式是( )。
A.G=αL+βK
B.G=αL+βK+A
C.GQ=GH+GP
D.GA=GY-αGL-βGK
【答案】D
【解析】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將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數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扣除之后,技術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如果以GA表示全要素生產率,其計算公式為:GA=GY-αGL-βGK。
6.下列對古典型經濟周期表述正確的是( )。
A.低谷時經濟負增長,經濟總量GDP絕對減少
B.低谷時經濟正增長,經濟總量GDP絕對減少
C.低谷時經濟增長率為負值,即經濟總量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
D.低谷時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
【答案】A
【解析】在古典型經濟周期中,經濟運行處于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為負增長,即經濟總量 GDP 絕對減少。D項是增長型經濟周期的表現。
7.關于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是同一概念
B.經濟增長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經濟發展
C.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但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經濟增長
D.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沒有關系
【答案】C
【解析】經濟發展比經濟增長具有更廣的外延。經濟發展既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伴隨經濟增長過程而出現的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制度變遷、福利改善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進一步和諧等方面的內容。
8.中周期又稱中波或大循環,每個周期的平均長度約為( )。
A.50~60年
B.15~20年
C.8~10年
D.3~4年
【答案】C
【解析】按照周期波動時間的長短,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可分為三種類型,即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其中,中周期又稱中波或大循環,每個周期的平均長度約為8~10年左右。這是由法國的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來的,因此又稱朱格拉周期。
9.當某一社會經濟處于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時,( )。
A.經濟的生產能力超過它的消費需求
B.需求逐漸增長,但沒有超過總供給
C.存貨的增加與需求的減少相聯系
D.總需求超過總供給
【答案】B
【解析】擴張階段是總需求和經濟活動的增長時期,通常伴隨著就業、生產、價格、貨幣、工資、利率和利潤的上升。在擴張階段,需求逐漸增長,但沒有超過總供給。
10.C國去年的經濟總量是5萬億元,今年是5.45萬億元,則今年的經濟增長率g為( )。
A.45%
B.22.5%
C.9%
D.4.5%
【答案】C
【解析】g=本年度經濟總量的增量/上年的經濟總量×100%=(5.45-5)/5×100%=9%。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要保持一國長期的經濟增長,政府可以選擇的經濟政策包括( )。
A.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政策
B.刺激資本積累的政策
C.增加勞動供給的政策
D.增加政府支出和刺激出口的政策
E.促進技術進步的政策
【答案】BCE
【解析】要保持一國長期的經濟增長,政府可以選擇的經濟政策:①增加勞動供給的政策;②刺激資本積累的政策;③促進技術進步的政策。AD兩項只能在短期內拉動一國經濟增長。
2.經濟發展比經濟增長具有更廣的外延,它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伴隨著經濟增長而出現的( )。
A.技術進步
B.結構優化
C.社會經濟制度的變更
D.環境污染
E.福利改善
【答案】ABCE
【解析】經濟發展是一個比經濟增長含義更廣的概念。經濟發展既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伴隨經濟增長過程而出現的技術進步、結構優化、制度變遷、福利改善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進一步和諧等方面的內容。
3.三因素分解法把經濟增長按( )因素分解。
A.勞動增長率
B.勞動投入
C.資本投入
D.資本增長率
E.全要素生產率
【答案】BCE
【解析】三要素分解法是指運用生產函數,把經濟增長按照勞動投入、資本投入和全要素生產率三個因素進行分解,計算這三個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計算公式為:經濟增長率=技術進步率+(勞動份額×勞動增加率)+(資本份額×資本增長率)。
4.經濟復蘇和繁榮階段的一般特征包括( )。
A.投資持續增長
B.市場需求旺盛
C.常常伴隨著通貨膨脹
D.失業率提高
E.居民收入提高
【答案】ABCE
【解析】在經濟復蘇和繁榮階段,經濟上可能出現的一般特征是,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提高,投資持續增長,產量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旺盛,就業機會增多,企業利潤、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隨著通貨膨脹。D項是經濟衰退的特征。
5.決定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有( )。
A.法律法規的支持
B.勞動的投入數量
C.資本的投入數量
D.勞動生產率
E.資本的效率
【答案】BCDE
【解析】一般來說,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科學技術進步、自然資源狀況、社會制度、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以及人口的增長情況等。具體來看,決定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勞動的投入數量、資本的投入數量、勞動生產率及資本的效率。
6.一般用( )表示資本的效率。
A.國內生產總值與資本余額的比率
B.國內生產總值與資本總額的比率
C.生產單位國內生產總值需要投入的資本數量
D.國民生產總值與資本總額的比率
E.生產單位國民生產總值需要投入的資本數量
【答案】BC
【解析】資本的效率也就是所謂的投資效益,是指單位資本投入數量所能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與資本總額的比率來表示;也可以用生產單位國內生產總值需要投入的資本數量來表示。資本的效率提高就會帶來經濟增長;資本的效率下降就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下降。
7.可持續發展戰略其目的是使經濟發展同( )相適應。
A.人口增長
B.技術進步
C.資源利用
D.制度創新
E.環境保護
【答案】ACE
【解析】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以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重要條件的。其目的是使經濟發展同人口增長、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相適應,實現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相互協調中推動經濟發展,并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解決人口、資源和環境所面臨的問題。
8.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面臨的新挑戰,提出了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科學論斷。下列屬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的是( )。
A.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
B.從中高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
C.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D.從創新驅動轉向要素投資驅動
E.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
【答案】ACE
【解析】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三大特征是:①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②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③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9.下列關于我國經濟新常態的理解,正確的有( )。
A.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B.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C.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進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
D.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E.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顯性風險逐步隱性化,風險總體可控
【答案】ABD
【解析】C項,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展,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E項,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癥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叢書)
- 2020年四川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上海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
- 保教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精講梳理(幼兒園)
-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通用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英語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面向公安院校畢業生招警統一考試《法律基礎》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際中文教師志愿者選拔考試模擬試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