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教材精編(2016)
- 圣才學習網
- 48字
- 2019-01-04 02:26:13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考試大綱】
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根本任務和目的,辨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及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
【要點詳解】
一、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根本任務和目的
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的:
(1)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只有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得以解決。
(2)建立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客觀要求
任何一種社會生產關系,都有著與其相適應的物質基礎。只有建立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才能鞏固和發展。
(3)社會主義最終戰勝資本主義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社會只有建立起強大的物質基礎,才能夠產生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才能在各方面顯示出比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才能最終戰勝資本主義。
(4)為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創造物質條件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是“三大差別”被消滅的社會,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這一切都必須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為物質前提。
2.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消滅剝削,消除貧富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剝削制度、兩極分化的深刻經濟根源在于生產資料私有制。
(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區別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要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物質財富共同占有和支配,并實行按勞分配。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物質財富的不斷增多,勞動人民將實現共同富裕。
(2)社會主義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可能
①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實現,本身就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保障,而且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
②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通過改革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這就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質基礎。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著多種經濟形式,存在著各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存在著不同行業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別,存在著個人收入的多渠道和分配不公,從而有可能在不同地區、行業和社會階層之間出現貧富差距。這要求社會主義國家通過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加以調節。
二、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理論及基本經濟制度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概述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黨的十三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論述,標志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這個歷史時期都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必須正視而不能超越初級階段,否則就脫離了我國的最基本的國情。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
①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②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③必須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體制;
④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
【例4.1多選題】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3年真題]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尚不具備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般特征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相對落后、商品經濟欠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E.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BCDE
【解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含義:①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②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必然具有社會主義制度的一般經濟特征,包括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等,但又必然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這些特征主要有:①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②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③必須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體制;④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
(4)我國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初級階段的原因
我國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一個特殊的初級階段,決非人們主觀意志的產物,它具有客觀必然性。從根本上來說,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必須經過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發展過程,來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和經濟的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
(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6)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我們必須始終遵循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黨的基本路線。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定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決定的:
①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③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2)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及其主體地位和實現形式
①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容
a.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含義
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條件下全社會勞動者或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形式。它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為社會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的形式
Ⅰ.全民所有制是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種公有制形式。我國現階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國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國有經濟。
Ⅱ.集體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一定范圍內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所形成的一種公有制形式。
c.公有制經濟的構成
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由不同性質的所有制經濟組合而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我國現階段存在著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投資組成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②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a.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中處于主體地位,是由其性質以及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決定的:
Ⅰ.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同社會發展方向相一致;
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
Ⅲ.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擁有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
Ⅳ.是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的前提條件。
b.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素質。
③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指公有制經濟在其運行過程中所采取的具體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例4.2單選題】股份制是有利于現代企業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一種( )。[2014、2010年真題]
A.利益協調方式
B.企業組織結構形式
C.資本組織形式
D.收入分配方式
【答案】C
【解析】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屬于不同人所有的資本集中起來,是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有利于現代企業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股份制企業則是一種企業組織結構形式。
(3)非公有制經濟及其形式和作用
①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
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由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所組成。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成分。
a.個體經濟是一種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由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直接支配和使用,并直接從事勞動和生產經營活動的一種私有制的經濟形式。
b.私營經濟是一種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一種私有制的經濟形式。
c.外資經濟是指“三資企業”中的外資部分,是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成分。
②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元所有制結構決定的。
【例4.3單選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各種生產要素按其在生產過程中的( )參與分配。[2014、2012、2009年真題]
A.稀缺程度
B.數量多少
C.實際來源
D.貢獻大小
【答案】D
【解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
按勞分配是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以其向社會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獲取勞動報酬。內在要求: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具體形式:工資、獎金、津貼和勞動分紅等。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土地、勞動、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具體形式:利息和利潤是資本的收入、租金是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經濟中的工資是勞動力的收入等。
(3)黨的十八大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部署
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須形成和落實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黨的十八大對此作出新的部署。
①必須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著重保護勞動所得
初次分配是指生產成果在勞動、資本、資源、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之間,按貢獻份額進行分配的過程。在初次分配過程中,強調“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努力實現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關鍵性舉措: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等。健全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由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機制。
②必須在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上強化政府責任
再分配是指國家通過稅收、財政轉移支付、各類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等對初次分配結果進行調節的過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須遵循“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方針,堅持共同發展、共享成果。
關鍵舉措:強化政府責任,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加大稅收調節力度,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
③在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規范收入分配秩序需要發揮政府作用。關鍵舉措: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例4.4多選題】關于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5年真題]
A.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著重保護勞動所得
B.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在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上強化政府責任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在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D.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堅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E.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堅持更加注重經濟效率的原則
【答案】ABC
【解析】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須形成和落實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為此,黨的十八大作出新的部署。①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著重保護勞動所得;②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須在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上強化政府責任;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還要在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4)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的方式和途徑
“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既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井同富裕方向闊步前進的宏大理想,也是衡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終成效的客觀標準。
①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橄欖型分配格局是指中等收入者占多數,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占少數,呈現類似橄欖“兩頭小中間大”的形態。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就是要讓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a.初次分配兼顧效率和公平,創造機會公平的競爭環境,維護勞動收入的主體地位,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同時,不斷完善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由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機制。
b.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將綜合運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主要手段,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分享和公共資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機制,支持慈善事業發展。
我國的橄欖型分配格局,應當是制度完善、調控有效、比例合理、關系協調的格局。
②重視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財產性收入是衡量國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對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a.依法加強對公民財產權的保護,實行國家依法征收征用補償原則,依律規范和保障居民擁有使用權的房屋、土地和資源的轉讓行為,進一步健全保護公民財產權制度,為切實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b.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揮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各級政府重視規范市場秩序和完善制度建設,通過健全法規、調整政策,加強對居民投資租賃行為的服務、指導和規范管理,維持良性運行市場秩序,保護居民合法增收權益。
【例4.5單選題】衡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終成效的客觀標準是形成( )的分配格局。[2015年真題]
A.啞鈴型
B.馬鞍型
C.階梯型
D.橄欖型
【答案】D
【解析】“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的重要預期和理想目標,既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闊步前進的宏大理想,也是衡量發展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終成效的客觀標準。
【過關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為了( )。
A.拉開收入差距
B.與較低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C.適應多元所有制結構的要求
D.滿足不同階層社會成員的物質文化需要
【答案】C
【解析】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元所有制結構決定的。在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中,公有制經濟居于主體地位,作為公有制經濟個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按勞分配,必然成為多種分配方式中的主要分配方式。同時,由于個體、私營等多種非公有制形式的并存以及公有制經濟經營形式的多樣化,決定了與此相適應的多種收入分配方式的并存。
2.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之后,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為( )。
A.社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兩種經濟體制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C.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D.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之間的矛盾
【答案】B
【解析】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
A.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B.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C.實現共同富裕
D.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消滅剝削和實現共同富裕。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 )。
A.任何國家都必然經歷的起始階段
B.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C.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含義:①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②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
5.我國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
A.國有經濟在各經濟成分中占的比重較大
B.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C.國有經濟在各行業都起主導作用
D.國有經濟比重應不斷提高
【答案】B
【解析】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素質。
6.利息收入體現了( )。
A.按勞分配
B.按生產要素分配
C.按技術分配
D.按信息分配
【答案】B
【解析】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土地、勞動、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其具體形式主要有:利息和利潤是資本的收入、租金是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經濟中的工資是勞動力的收入等。
7.按勞分配規律的內在要求是( )。
A.消滅剝削,實現社會公平
B.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C.等量勞動獲取等量報酬
D.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答案】C
【解析】按勞分配是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以其向社會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獲取勞動報酬,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是按勞分配的內在要求。
8.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的關鍵是讓( )。
A.高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B.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C.低收入群體持續減少
D.扶貧對象大幅減少
【答案】B
【解析】橄欖型分配格局是指中等收入者占多數,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占少數,呈現類似橄欖“兩頭小中間大”的形態。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關鍵是讓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應體現在( )。
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B.國有企業在各行業都起主導作用
C.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D.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E.國有經濟在勞動就業中起主導作用
【答案】ACD
【解析】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應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2.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A.堅持公有制為基礎
B.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達到共同富裕
E.鞏固和發展社會經濟關系
【答案】CD
【解析】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包括(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以精神文明建設為中心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堅持改革開放
E.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答案】ACDE
【解析】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4.下列屬于公有制經濟的有( )。
A.國有經濟
B.集體經濟
C.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體成分
E.個體經濟
【答案】ABCD
【解析】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5.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包括( )。
A.個體經濟
B.私營經濟
C.混合經濟
D.外資經濟
E.國有經濟
【答案】ABD
【解析】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由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組成,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成分。
6.在我國,目前按勞分配的具體形式有( )。
A.補貼
B.工資
C.津貼
D.獎金
E.勞動分紅
【答案】BCDE
【解析】按勞分配的具體形式主要有工資、獎金、津貼和勞動分紅等。其中,工資是主要形式。
7.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既要不斷完善市場機制,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其關鍵性舉措包括( )。
A.清理規范隱性收入
B.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C.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D.擴大高收入者比重
E.取締非法收入
【答案】ABCE
【解析】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既要不斷完善市場機制,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其關鍵性舉措包括: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 2020年陜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河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B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江蘇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貴州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思想品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B級)高分應試教程【命題分析+技巧指南+專項練習+綜合模擬】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