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慢走時用力不對,脊柱受累

對于辦公地點離家近的上班族來說,步行上下班是不錯的選擇,既低碳出行、綠色環保,又躲避了擁堵的交通,更能鍛煉身體,一舉多得。特別是在下班途中,如果不急著做其他事情,還可以選擇慢走,猶如散步,就更加愜意了。但是,慢走是需要合理分配腳底受力點的,否則就容易對脊柱產生損害。

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慢走時會不自覺地采取內八字的走法,讓腳內側先著地,身體重量長時間向內傾斜,結果引起腿部骨骼變形,成為O型腿,不僅影響身材,還會因腰椎負荷過重而誘發腰酸背痛及相關臟腑疾病。

也有一些人慢走時會采取外八字的走法。這種走法是在腳步移動過程中,腳部外側先著地,身體重量長時間向外傾斜,結果也會使腿部因長時間受力不均而變形,成為X型腿。出現X型腿,人在走路時膝蓋承受全身較多的重量,容易損害膝關節,引發膝關節炎。

還有少數人慢走時習慣踢著腳尖走,或者踮著腳尖走,這樣對脊柱也都不好。因為踢著腳尖走路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往前傾斜,在抬腿時,伴隨膝蓋彎曲,腳跟會順勢往上提。從表面上看,這種走法很省力氣,但腰部發力少了,主要用腿部來發力,結果就容易使腿部骨骼受累,時間長了,此部位的骨骼就容易受到損傷。而踮著腳尖走路,類似于穿高跟鞋走路,身體重量一下子都集中在腳尖上,此時臀部會不自覺地向后翹,腰椎過度后傾,骨盆向前傾,脊柱的重心發生了改變。長此以往,會使腰椎關節和韌帶都處于緊繃狀態,形成腰肌勞損,同時腳底前部因為長期受力,容易扭傷或引起炎癥。

內八字腳會加重腰椎負擔,導致腰酸背痛。

外八字腳容易使人成為X型腿,誘發膝關節炎。

慢走時應挺直上身,腳跟先落地,再慢慢將重心前移至腳掌、腳尖。

所以,正確的慢走方式是:挺直上身,邁開步子,邁出的那只腳,腳跟先落地,然后再將身體重心順著腳掌移到腳尖,這樣才能合理分配腳底的受力點,既減輕了脊柱疲勞,同時又能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改善足底皮膚質量,有助清除體內“垃圾”。需要注意的是,腳跟先落地,并不是說用腳跟使勁踏地,而是在自然落地的瞬間,后腳尖同時蹬出,流暢地完成身體重心在兩腳底間的移動。

有人會說,走路也要這么復雜?其實,走路的姿勢是長期習慣的結果,走路姿勢不正確的朋友,可以細心揣摩上文所講的正確的走路姿勢,調整一段時間,就一定能走出輕松暢快與健康活力。

快走時保持脊柱平衡,越走越輕松

快走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健身方式,經常快走不僅可以有效預防老年性疾病,同時對減肥也大有好處。不過快走也需要講究姿勢,如果姿勢不良,對脊柱健康也有影響。

有些人在快走時會低頭含胸,身體處于松松垮垮的狀態,看起來很沒精神。這樣的姿勢,首先會使頸椎遭罪。因為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是向前凸的,長時間低頭快走,不僅會改變頸椎原有的生理彎度,使其受損,而且還會因快走過程中路面對身體的震動,使頸椎受累,久而久之就很可能誘發頸椎病。同時,含胸駝背的姿勢,使胸椎不能挺拔和擴張,也容易使人出現胸悶癥狀,走不多遠就覺得氣喘吁吁。

另外,這樣快走時,兩臂沒有充分甩動起來,會使人走路時腰背部無法充分發力,只能更多地借助兩腳的力量來走,從而使腳特別辛苦。這種情形就像劃船,如果兩支船槳沒有配合好,船走得就比較慢,人劃得也非常累。

所以,科學的快走姿勢很重要。首先,快走時收腹挺胸,兩肩充分展開并稍微向后擴展,目光平視前方,兩手自然放松,帶動兩臂隨著走路的步伐在身體兩側自然前后擺動,盡量以腰背部發力,減少腳部受力程度。

除此之外,快走時兩腳要盡量走在一條直線上,左右腳五個腳趾盡量抓地,不要拖著腳走,同時胯部隨著邁步動作產生輕微的扭動。這樣的快走姿勢,不僅看起來美觀,而且不會讓頸椎、胸椎及腰椎受累,有利于維護脊柱整體平衡,從而使人越走越有勁兒,越走越輕松。

低頭含胸的快走姿勢最易使頸椎受傷。

快走時充分甩動兩臂,多借助腰背部發力,可越走越輕松。

快走時如果走累了,停下來休息時,不妨做一些調整運動,比如坐下來盡量抬高兩腿,兩手臂往身體后側伸直,撐地,頭向后仰望天,交替做腳背繃直、上翹、腳踝晃動等動作,這樣可使脊柱得到充分放松,緩解脊柱疲勞。

如果你經常練習快走健身,還需要準備幾雙鞋子來交替著穿,不要一直穿一雙鞋子。因為新鞋穿了一段時間后,鞋子會有磨損,變得不太適合腳了,如果繼續穿,就會損傷腳,甚至誘發腳變形。一旦腳變形了,就會影響脊柱的平衡對稱,這樣無益于脊柱健康。

高跟鞋:想要脊柱愛它不容易

很多年輕女性習慣穿高跟鞋,覺得這樣優雅、性感,能更好地體現女人味兒。各種潮流雜志、時尚媒體也不遺余力地向大眾鼓吹高跟鞋之美。殊不知,高跟鞋雖然看著漂亮,但不宜經常穿,否則不僅容易使脊椎受傷,還會累及足部,出現多種足病。

眾所周知,脊柱是由多個椎骨連接而成的,兩個椎骨的接觸面幾乎為平面。當我們身體姿勢挺拔時,椎骨之間是面與面的接觸,受力得到分散,不易損傷。但是當穿上高跟鞋后,因為鞋跟比較高,就很容易使身體重心前移,上半身往前傾斜,而為了保持平衡,腰部就會不由自主地后仰,這樣就導致骨盆前傾,脊柱彎曲增大。脊柱彎曲了,椎骨之間的接觸面就變小了,受力也集中了,甚至會集中到一個點,壓強迅速增大,從而很容易損傷椎骨。這種損傷日積月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集中爆發,引發肩頸痛、腰背痛等癥狀。所以很多女性都有切身體會,白天穿了一天的高跟鞋,晚上回到家就會覺得渾身酸痛,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長時間穿高跟鞋,還容易損害足部骨骼。人體在站立時,腳跟和前腳掌各承受身體一半的重量,其中大腳趾又承擔了前腳掌一半的重量。而在行走過程中,大腳趾和第二腳趾擔負著主要的承重任務,此時如果穿跟高、頭尖、底硬的鞋子,不僅會改變腳部承受體重的合理比例,使腳趾受到擠壓,而且還無法減輕因行走、跳躍而產生的沖擊力,這樣一來,必然會對腳部骨骼造成傷害,引發 趾外翻、扁平足等足部病癥。

穿高跟鞋走路時彎腰駝背,容易導致膝關節和足部疼痛。

穿高跟鞋時抬頭挺胸,直腰,可避免脊柱受壓迫。

如果你不可避免地常穿高跟鞋,要注意兩點:一是盡量穿鞋跟低一些的鞋子,并且最好在前腳掌或腳跟等重要受壓點放置軟鞋墊,以減少腳底所受的壓力;二是掌握正確的走路姿勢。穿著高跟鞋彎腰駝背地走路是錯誤的,會使雙膝處于彎曲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膝關節和足部疼痛等問題。

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挺直上半身,以大腿的力量帶動小腿往前邁步,落腳時不要用腳跟或腳尖著地,要把著力點放在腳板中間的部位,這樣不僅能減輕走路時對脊柱和膝、踝產生的壓力,同時還能減少鞋跟與地面所產生的噪音。還有,兩腳交互跨出時,不一定要呈一條直線,只要自然往前走就行了,同時雙手放松,隨著走路步伐自然擺動。

如果你在穿高跟鞋過程中覺得很累,不妨利用空閑時間做一些簡單的腿腳保健小動作,來緩解高跟鞋對下肢骨骼帶來的不良影響。比如:

端坐在椅子上,雙腿平伸懸空,雙腳以腳踝為軸,腳尖像在畫圓圈一樣轉動,先由左向右繞一圈,再由右向左繞一圈,同時盡可能張開雙腳腳趾,然后放松,重復做5~8次。

騎車時讓脊柱在一條直線上就對了

近些年,隨著城市交通擁堵不斷加劇,不少上班族都選擇了騎自行車上下班。這也是一種既健康又環保的出行方式,但是,很多人騎車時只顧拼速度,不講究騎車姿勢,結果時間長了就損傷了脊柱,腰背也感覺到疼痛不已。

過度前傾、彎腰駝背的騎車姿勢對椎間盤損傷較大。

如有些人騎車時上半身過度向前傾,腰彎得好似蝦米,同時為了觀察前面的路況,又不得不長時間保持仰頭姿勢,頸椎、背部及腰椎部位的肌肉長期處于緊繃狀態,從而導致脖子和腰背酸痛。椎間盤本來就有問題的人如果經常以這種姿勢騎車,危害就更大了,很容易因為騎行過程中的連續震動,加重對椎間盤的損害,加劇腰背疼痛。

另外,下坡時若采取這樣的騎車姿勢,身體重心會集中在車前輪部,后輪由于載重不夠,很容易摔倒。

上身挺直的騎車姿勢易使骨盆和腰椎受損。

而有些人騎車時就像平時坐著的姿勢那樣,上身挺直,看似很自然,但實際上并不科學。以這種姿勢騎車,可能剛開始會覺得很舒服,但騎行一段時間后,你就會覺得臀部疼痛,胯下麻木。因為直著上身騎車,身體重量都集中在車座上,對臀部和會陰部產生了很大壓力,時間一長自然會使骨盆受累。另外,這種姿勢也會使腰椎遭受較強的地面沖擊力,易使腰椎受損。

正確的騎車姿勢應該是將上半身微微前傾,頭部也稍微向前伸,以便在觀察前方路況時不至于刻意抬頭。同時,兩手要緊緊握住車把,兩臂自然彎曲,這樣既能穩穩支撐起上身,同時又不容易使頸椎、肩背、腰椎受累。

上半身微微前傾、頭部微微前伸是正確的騎車姿勢。

還要注意的是,車座的高度在騎車姿勢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車座調得太高,容易在騎車時加重彎腰駝背的程度,而車座太低,又容易使上半身過于直立,同樣對脊椎不好。車座到底多高為宜呢?調整車座高度有個原則,即當你坐在車座上之后,擺正車身,左側或右側腳蹬處于最低點時,用同側腳的腳后跟踩住這只腳蹬,此時這條腿正好可以自然伸直,既不彎曲也不緊繃,這樣就是合適的高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田东县| 翁源县| 景泰县| 伊金霍洛旗| 老河口市| 稻城县| 渑池县| 尚志市| 浠水县| 高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和县| 久治县| 西峡县| 泊头市| 黔江区| 临桂县| 辽阳市| 株洲市| 沧州市| 永顺县| 广宗县| 南雄市| 紫金县| 玉溪市| 保亭| 虹口区| 沂源县| 佛冈县| 合阳县| 呼玛县| 东乡| 中阳县| 沁阳市| 荔浦县| 延津县| 吉安县| 新余市| 潍坊市|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