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不僅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哪兒痛不痛,知道哪兒酸不酸,知道哪兒別扭不舒服,也知道哪兒有點不對勁,還因為你身上就有土生土長的大藥:人體的每一個穴位都相當于一味大藥,它們的任何一種功效,都是我們祖先防治疾病的智慧總結,所以,即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建議你拿起罐來學會拔罐,做自己和家人的保健師,畢竟,日常生活中,很多病并非全靠吃藥治療。
拔罐好處多多,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舉例來說,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拔罐的時候,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當然,拔罐并非千篇一律,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這里以走罐為例,走罐具有改善皮膚的代謝和營養的作用,可以促進周圍血液循環,幫助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對關節、肌腱可增強彈性和活動性;同時,還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強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縮;并可加深呼吸,增強胃腸蠕動,興奮支配腹內器官的神經,增進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靜脈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環阻力,減輕心臟負擔,調整肌肉與內臟血液流量及貯備的分布情況。
此外,拔罐也有個手法的問題,比如,緩慢而輕的手法對神經系統具有鎮靜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對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聽起來仿佛很復雜,一會兒是拔罐的好處,一會兒是走罐的作用,一會兒是手法的問題,那么,到底怎么才能使百姓生活中必備的拔罐,既“科”又“普”,既權威又通俗呢?基于拔罐養生的困惑,以及拔罐保健治病的實用性、便捷的操作性和治療的有效性,我們編著了這本《對癥拔罐妙治百病》。本書從拔罐的常識、準備、原則、操作及宜忌出發,對拔罐的常識做了切實具有操作性的說明,同時,又針對拔罐穴位,明確地提出了功效、主治,在此基礎上,分科分病,對內科、外科、男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人體常見病做了拔罐方法介紹,并一一配圖說明,既體現了不同癥狀辨證論治的中醫學理念,又顧及到了沒有專業中醫背景知識的讀者,使他們即使沒有任何拔罐基礎,即使“從零起步”也能按圖索驥、照章行事、祛病強身。
百病起于邪,無論日常保健還是治療疾病,都是一個與體內“邪”“毒”“瘀”對抗的過程,當“寒”“熱”等外邪侵入人體后,外邪和內患相結合就會導致機體氣血阻滯,從而引發身體不適甚至病變。所以,人要健康不生病,只有將“邪毒”徹底拔出,才能掃清體內瘀滯,增強機體免疫力,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拔走病痛,拔除病痛,讓你、我、他,還有她,在拔罐中受益:健康、美麗雙豐收。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