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皇帝全傳(超值白金版)
- 善從
- 5737字
- 2019-01-03 02:31:03
十六國·成漢
武帝李雄
成漢武帝檔案:
生卒年:公元274~334年
父母:父,始祖李特;母,羅氏
后妃:任皇后
年號:建興,晏平,玉衡
在位時間:公元304~334年
謚號:武帝
廟號:太宗
陵寢:安都陵
性格:英勇果敢,有魄力,謙虛
點評:
李雄確實具有卓越的領袖氣魄。
——沈起煒
成漢太宗名叫李雄,是成漢始祖李特的第三子,成漢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繼承父親的事業,創立了一個王朝。他在位時間較長,將成國發展到了最強盛的時期。
李雄生于公元274年,是氐族首領李特的兒子,母親姓羅。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很有英雄氣魄。父親李特在四川起兵時,就封李雄為前將軍。公元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羅尚殺害后,他的弟弟李流繼續領導起義軍。其時義軍被羅尚圍困在成都,朝廷的援軍也正在趕來。膽小的李流見孤立無援,糧草也盡,就準備投降。前將軍李雄對叔叔的做法很反對,就與表兄李離一起,率領義軍,與晉軍決戰。在他的指揮下,不僅晉朝援軍被打敗,連郫城(今四川郫縣)也被義軍占領了。李雄的卓越戰功贏得了李流的賞識,他認為這個侄子很有才能,就把軍權完全交給了李雄。此時,李雄30歲。
李雄率領義軍突出重圍后,得到青城山天師道領袖范長生的資助,解決了糧草短缺的問題。就在義軍重振旗鼓時,許多蜀地百姓也加入了進來,李雄的實力就迅速壯大了。這年九月,李流病逝,李雄就自稱大將軍、益州牧,不久后就占領了成都。公元304年十月,李雄稱成都王,建元建興,定國成都。公元306年,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取成就大業之意,建元晏平。因后期李壽殺李期篡位,改國號為漢,所以歷史上將李雄建立的大成國稱為“成漢”,這是兩晉五胡十六國時期所建立的第一國,李雄就是成漢武帝。
李雄剛剛建立成漢王朝時,根本沒有章程,朝廷亂成一鍋粥,許多大臣為官位高低而爭斗。為了平息爭官鬧劇,李雄采納了尚書令閻彧的建議,建立了百官制度。現在官位沒有人爭了,但剛剛建立了大成國卻陷入了財政危機。為了緩解財政緊張,李雄默許部下賣官。不過賣官雖能暫時增加財力,卻也有無窮的后患,所以很快就被李雄禁止了。
為了真正解決財政危機,李雄從發展農業生產入手,他減輕了徭役賦稅,規定一個成年男子每年交谷子3斛,女子減半交納,有病者僅交四分之一;每戶交絹不過數丈,交綿不過數兩。這種輕徭薄賦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百姓也逐漸殷實。李雄為政比較清明,他不僅發展生產,還選賢任能,興辦學校,放寬刑罰。在他的治下,西蜀地區社會秩序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力也迅速提升。此時的中原正處在烽煙戰火之中,許多中原百姓都入蜀中避難,他們也帶動了西蜀地區的經濟發展。到了公元314年,漢中的揚虎和梁州的張成陸續歸附了成漢,于是,漢中郡、涪陵郡和漢嘉郡都劃入了大成國的版圖。成漢的疆域空前遼闊,東起建平(今湖北境),北到漢中、仇池(陜、甘南部),西到漢嘉(今天全)、沈黎(今漢源),南到寧州(今云南省境),成漢政權也進入了最強盛的時期。
李雄統治時期,成漢戰事很少,國泰民安。不過李雄早年征戰沙場多年,傷痕累累,到了晚年身體就很差了。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李雄表現得很有魄力。雖然他的皇后任氏無子,但庶子卻有10個,不過李雄對這些兒子都不滿意。于是他就決定立哥哥李蕩的兒子李班為太子。雖然大臣們極力反對,但李雄最終還是說服大臣,立了李班。
成漢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六月,李雄早年的戰傷又復發了,他頭頂生瘡,膿水流得到處都是。親生兒子們見了都覺得惡心,個個都躲得遠遠地。只有侄子李班日夜侍奉在旁,甚至用嘴為他吸膿水。由此也可見李雄很會識人。李雄病了六天就死了,時年61歲,葬在安都陵,謚號“武帝”,廟號“太宗”。他在位30年,將一個流民政權發展成一個強盛的成漢王朝,實在是功德無量。
哀帝李班
成漢哀帝檔案:
生卒年:公元288~334年
父母:父,李蕩;母,不詳
后妃:不詳
年號:玉衡
在位時間:公元334年
謚號:哀帝
廟號:無
陵寢:不祥
性格:忠厚孝順,謙遜節儉
點評:
李班為人謙遜,尊賢尚儒,十分節儉。
——佚名
成漢哀帝名叫李班,是李蕩之子,成漢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僅有4個月,就被堂兄李越殺死,成為成漢王權的一個過渡。
李班是成漢太宗李雄的侄子,他的父親李蕩是李雄的哥哥。李雄的皇后任氏無子,他雖然還有10個庶子,卻都不喜歡,就決定從侄子中選一個立嗣,他看中了李班。李班不僅謙遜節儉,還特別孝順,平日經常侍奉在太宗李雄身側。李雄執政期間,豪強兼并土地的現象非常普遍,許多貧民都無地耕種。李班曾為此多次向李雄上書,請求平分土地,他的才能很得李雄的賞識。李雄決定立李班為太子之事,遭到了朝臣的集體反對。李雄費了不少口舌去說服群臣,加上李班人品端正,也比較得人心,終于確立了李班的太子之位。
成漢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六月,成漢太宗李雄早年的戰傷復發,頭頂長瘡,膿水四溢,他的兒子們都紛紛嫌棄躲避,而李班卻在床前侍奉湯藥,衣不解帶,甚至用嘴吸出膿水。這些事讓李雄更加相信自己的眼光,臨終前,他傳位給太子李班。李班即位,就是成漢哀帝。
李班憑自己的美德和才干登上了皇位,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能,卻因太過孝順、心慈手軟,給了他人可乘之機。公元334年六月,李雄去世,李班繼位,不過他一心撲在李雄的喪事上,將朝中政事都交給了建寧王李壽處理。李壽是武帝李雄的堂弟,哀帝李班的叔父。此時李雄的兒子、車騎將軍李越也回成都奔喪。他對堂兄稱帝非常不滿,就與弟弟、安東將軍李期謀議,準備伺機除掉李班。李班的弟弟李玝看出了他們的野心,就提醒兄長要小心提防李越等人。不過李班為人孝義,覺得先帝李雄的喪禮還沒辦,不宜趕走他的那些親生兒子,就沒把弟弟的話放在心上。不僅如此,他還對李越兄弟坦誠相待,以示自己的信任,卻把自己的弟弟李玝打發去鎮守涪城。
這年十月的一天晚上,李班正在靈堂哭靈,李越潛進來,刺死了他。李班在位僅4個月,終年47歲。他死后,李期當了皇帝,即成漢幽公。直到成漢昭文帝李壽即位,才追謚李班為哀帝。李班德行出眾,因德而立,又因德而亡,成為成漢王權的犧牲品,令人惋惜。
幽公李期
成漢幽公檔案:
生卒年:公元313~338年
父母:父,武帝李雄;母,冉氏
后妃:不詳
年號:玉恒
在位時間:公元334~338年
謚號:幽公
廟號:無
陵寢:不祥
性格:心胸狹隘,多疑狠毒
點評:
(李氏自相殘殺)從此成國紀綱衛紊亂,雄業始衰。
——唐·房玄齡《晉書》
成漢幽公名叫李期,是成漢武帝李雄的第四子,成漢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心胸狹隘,多疑狠毒,最后落得自縊身亡,成漢政權從他就開始衰落下去了。
李期是成漢武帝李雄與宮人冉氏所生,因為皇后任氏沒有兒子,就認他為養子。這樣李期也算有了嫡子的身份,他長得俊美,又多才多藝,很得李雄喜歡。不過李雄雖然喜歡李期,卻并不認為他適合做太子,同時李雄覺得自己另外的9個兒子也不適合。公元334年六月,李雄病死,臨終前傳位給自己的侄子李班。
李班是個忠厚孝順的人,他對叔父李雄比李期十兄弟都要孝順。李班即位后,只顧著守孝,將朝中政事全部交給叔父建寧王李壽處理。李期和哥哥李越等人回成都奔喪,李越一直對李班不是親生子卻繼承皇位很忌恨,他就與李期密謀除掉李班。十月的一個晚上,李越潛入成漢太宗的靈堂,將守靈的李班殺死。李班死后,李越就想做皇帝,也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擁護。但是他考慮到李期多才多藝,又是皇后撫養的“嫡子”,就把帝位讓給了李期。
李期就這樣登上了帝位,他改元玉恒。為了感謝讓位的李越,同時也打壓成漢哀帝李班的親屬,他就封李越為建寧王,改封李壽為漢王,還疏遠了以前擁護李班的大臣。一切處理好后,李期以為自己的皇帝位可以坐穩了,就放松下來開始享樂。他只重用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與田褒等人,這些人都是不學無術的小人,尤其是田褒,只是曾勸李雄立李期為太子而已,根本就是草包一個。田褒等人掌控了朝政大權后,就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將那些宗室老臣都排擠出去,看不順眼的就直接殺戮,這樣成漢政權自然就迅速地衰落下去。而李期,除了享樂,就是疑心病越來越重,對朝臣都很猜忌,動則誅滅其全族,整得滿朝文武都驚惶不安。
漢王李壽本是武帝李雄的堂弟,他戰功赫赫,是成漢的開國功臣,受封建寧王,李雄臨終前下詔讓他輔佐李班。李期對他很猜忌,將他貶為漢王,趕去駐守涪城,還不放心,又經常派人監視他的行蹤。李壽為了自保,就暗中與長吏羅恒、解思明等圖謀造反。
公元338年四月,漢王李壽發動政變,率兵1萬多人進攻成都。李壽的兒子李勢在成都任翊軍校尉,他配合父親,打開城門,李壽就順利占領了成都。叛軍包圍了皇宮,并在城中大肆劫掠。李期這時才慌了手腳,急忙派人安撫李壽,還按李壽的吩咐殺了建寧王李越和景騫、姚華與田褒等人。不過李壽并沒有放過李期,幾天之后就廢黜他為邛都縣公,軟禁在別宮。李期見自己落到如此下場,長嘆一聲:“天下主乃當為小縣公,不如死也!”說完就自縊而死,時年26歲,謚號“幽公”。李期在位4年,碌碌無為,他死后,李壽奪取了政權,繼續統治大成國。
昭文帝李壽
成漢昭文帝檔案:
生卒年:公元300~343年
父母:父,李驤;母,不詳
后妃:閻皇后、李氏等
年號:漢興
在位時間:公元338~343年
謚號:昭文帝
廟號:中宗
陵寢:安昌陵
性格:聰明大度,貪婪奢侈
點評:
崇尚奢侈,重賦斂,多勞役。不受勸諫,以血立威,致使朝廷日衰,民心思亂,才至亡國。
——唐·房玄齡《晉書》
成漢昭文帝名叫李壽,是成漢始祖李特從弟李驤的少子,成漢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前期儉樸寬厚,后期驕奢嗜殺,成漢王朝已經走向了末路。
李壽是成漢開國皇帝李雄的堂弟,他自幼聰明好學,性情豪爽,一直跟隨李雄馳騁疆場,很受李雄的器重。李雄稱帝后,就封他為前將軍,征東將軍,總領軍事。父親李驤死后,李壽又被封為大將軍,大都督,扶風公,建寧王。李壽為成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博得了“賢相”之名。公元334年,武帝李雄病逝,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侄子李班,并詔命建寧王李壽為輔政大臣。不想李班僅坐了4個月的皇位,就被李雄的親生兒子李越殺了,皇位被李越的弟弟李期奪得。李期上臺后,就封李越為建寧王,將李壽貶為漢王,趕出成都去駐守涪城。
因為李壽立過大功,又是曾經的輔政大臣,所以,即使駐守涪城,皇帝李期對他也不放心,經常派人監視他。李期的堂兄李始為人心狠手辣,他覬覦李期的皇位,就想與李壽聯合起兵攻打李期,李壽沒有答應。李始就惱羞成怒,跑到李期面前詆毀李壽,想置他于死地。李期雖然想殺了李壽,不過卻不是現在。因為李期的皇位是殺了李班奪來的,李班死后,他的弟弟李玝就投降了東晉,與成漢為敵。李期正要借李壽的兵力對抗李玝,自然就暫時不理會李始的誣陷。
而李壽,卻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知道皇帝早晚也不會容得了他。為了自保,他一面借口邊境形勢緊張,不去成都朝見李期;一面與長吏羅恒、解思明等準備謀反。公元338年四月,李壽率兵1萬多人,以兒子李勢為內應,攻陷了成都,廢了成漢幽公李期,又將李雄的其他兒子殺個干凈。李壽奪得大權后,在稱王還是稱帝的問題上,曾經有些猶豫。最后讓巫師卜卦,卜得“可當幾年帝”。于是就自立為帝,改元漢興,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
李壽即位初期,還有點武帝李雄的作風,勤于政事,崇尚簡樸,不過沒多久,就變得奢侈腐化了。他大興土木修造宮殿,勞財傷民無數;他還采用鑄造小型錢的辦法來加重對百姓的剝削,他鑄造的漢興錢又薄又小,與通行的錢幣重量不符,以此來搜刮民脂民膏。李壽的貪婪很快就激起了老百姓的反抗。而李壽享受久了,性情也變得暴戾,對看不順眼的人就直接殺戮,弄得朝野怨聲載道。不過還沒等到民眾朝臣起來討伐,李壽就病死了。
李壽死于漢興六年(公元343年)八月,他在位5年,終年44歲,葬于安昌陵,謚號“昭文帝”,廟號“中宗”。成漢國勢從他這里日趨衰微了。
歸義侯李勢
成漢歸義侯檔案:
生卒年:? ~361年
父母:父,昭文帝李壽;母,李氏
后妃:李皇后
年號:太和,嘉寧
在位時間:公元343~347年
謚號:無
廟號:無
陵寢:無
性格:心胸狹隘,冷酷殘暴
點評:
李壽和其子李勢統治期間,由于荒淫奢侈,政治日壞,國勢衰敗。
——詹子慶《中國古代史》
成漢歸義侯名叫李勢,是成漢昭文帝李壽的長子,成漢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貪婪殘暴,荒淫好色,成漢政權也從他手上滅亡了。
李勢是昭文帝李壽的長子,母親李氏是李壽的側室。由于李壽的皇后閻氏無子,就將李勢養在自己身邊。公元338年四月,李壽起兵造反,討伐成漢幽公李期。李勢時任成都的翊軍校尉,他打開城門,放父親的軍隊進來。李壽造反成功后,稱帝為成漢昭文帝,即封李勢為太子。成漢漢興六年(公元343年)八月,李壽病亡,李勢即位,就是成漢歸義侯。
李勢稱帝后,改元太和,尊閻氏為皇太后,妻子李氏為皇后。李勢為人心胸狹隘,冷酷殘暴。他沒有兒子,弟弟李廣請求當皇太弟,他卻怎么也不答應。大臣馬當和解思明出來為李廣求情,說:“陛下的兄弟本來就不多,如果與李廣反目,您的處境就變得很危險了!”不料這話就引起了李勢的疑心。他不僅將馬當和解思明殺掉,還夷滅其三族。他對兄弟李廣也不放過,命太保李奕去攻打李廣,逼得李廣自殺身亡。李勢殘殺兄弟,屠戮重臣的行為引起了朝臣的極大不滿,李勢又趁機將看不順眼的大臣全部翦除,弄得朝中人人自危。
李勢不僅心眼小,心地毒,而且貪財好色。只要是他看中了誰的財物或妻妾,就直接殺人奪財劫色,許多大臣都被他害得家破人亡。而他又經常居于宮闈享樂,不理國事,一些奸佞小人就趁機操縱朝政,為非作歹。李勢的這些行為弄得成漢上下離心,無人再支持他,最后連太保李奕也因他濫殺宗室大臣而起兵造反了,李勢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等到李勢血腥鎮壓了叛亂,國內已是民怨沸騰,加上南方少數民族進入蜀地,滋擾成漢,成漢政權就搖搖欲墜了。
成漢內亂,東晉大將桓溫就看到了機會,他決定出兵滅掉成漢。成漢嘉寧二年(公元347年),桓溫率領水軍討伐成漢。晉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了成都,李勢嚇得趕緊出城逃跑。他帶著少數親信逃到葭萌城,可桓溫攻占成都后很快就追來了。李勢見走投無路,只好裸著背,讓士兵將自己綁起來,去向桓溫投降。李勢后來被送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封為歸義侯,成漢自此滅亡。
李勢在位4年,他的殘暴加速了成漢的滅亡。成漢從公元304年武帝李雄建國至公元347年李勢降晉而亡,經5帝,共44年。李勢投降后,過了14年亡國之君的安穩日子,于公元361年死于建康,葬處不明,歷史上稱他為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