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建文帝是自焚而死嗎

明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臨終前他立下遺詔,把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史稱為“建文帝”。第二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由在北平起兵,史稱“靖難”。經過3年苦戰,朱棣終于攻破南京。正當曹國公李景隆等人打開金川門迎接朱棣進城的時候,后宮忽然起了一場大火,建文帝就在這大火中下落不明,其去向至今仍然是一樁疑案。

被載入正史的是最先傳出來的“闔宮自焚說”。

《太宗實錄》記載說,朱棣攻破南京城,率領眾人抵達金川門?!爸T王文武群臣父老人等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看著身邊幾個內侍,建文帝不禁嘆息說:“我還有什么臉面見他?”遂“闔宮自焚”。朱棣進宮后,到處尋找建文帝,最后在一片灰燼中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尸體,有人說這就是建文帝。于是朱棣令人以皇帝的禮儀將其埋葬。奪取皇位這一年,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高皇帝棄群臣,建文嗣位,權歸奸慝,變亂憲章,戕害骨肉,禍幾及朕。于是欽承祖訓,不得已而起兵,以清敦惡。不期建文為漢奸逼脅,闔宮自焚?!奔傩市实乇砻鳎约翰贿^是想要“清君側”而已,根本沒有想到會導致建文帝的自焚。

首位創“焚死”說的是清代的王鴻緒,他在其所著的《明史稿·史例議》中花了大量篇幅專門論述建文帝必定是焚死之說。此外,清代的學者錢大昕在作《萬斯同傳》的時候,也采用了這個說法。至于永樂年間的《實錄》和清代修編的《明史》,也都是重復這個說法。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說大有蓋棺定論之意。

但是,大多數人認為焚死說不可信,他們認為建文帝并沒有喪生火海中。這些人從“正史”的字里行間,找到了另外一些蛛絲馬跡。其中最能引起人們懷疑的即是《明史》。

《明史·恭閔帝本紀》中關于建文帝死亡的記載如下:“都城陷,宮中起火,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人們以此為發端,提出疑問:既然是“不知所終”,怎么能辨認出那個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尸體就是建文帝?而既已發現了帝尸,為何又說是“不知所終”?這種自相矛盾的記載難道不值得人懷疑嗎?更有人認為這段話根本就是含混的話語,因為“帝后尸于火中”似乎可以理解成僅僅得到了皇后的尸體。而康熙帝年間補纂《明史本紀》稱:“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詭言帝尸?!眲t更為明確地道出當時根本就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尸體,不過是“詭言”而已。

于是,另外一種說法就出現了,說在朱棣攻破南京那天,建文帝正欲拔刀自刎,被身邊人救下,然后由程濟等貼身親信22人帶領,從地道或御溝中逃跑了。那么,逃走后的建文帝又匿向何方?有人說他由宮中的主錄僧溥洽為他削發,假扮成和尚,藏匿于某處寺院了。當然,也有南逃至海外的種種傳聞。

眾多說法中流傳較為廣泛的是出家為僧說。有記載說,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后出亡為和尚,晚年還曾經返回京師,去世后埋葬于北京西山。在《明史·程濟傳》中寫道:“金川門啟,濟亡去?;蛟坏垡酁樯鐾?,濟從之,莫知所終。”在《明朝小史》中的記述則更為生動:“高皇大漸時,封鑰一小匣,甚固,密授帝,戒以遇危難始啟。及靖難兵入城,啟之,乃楊應能度牒也。遂削發披緇,自御溝中逃出。”從此,建文帝以僧人身份四處流浪,直到朱棣死后才回歸。建文帝在朱棣死后回歸的故事在明代王鏊《震澤紀聞》及其他明代四家記述中有傳奇般的記載。據說,這個流浪四方多年的老僧在宮內安然地度過了最后的日月,死后葬在北京西山,未加封號,號稱“天下大師”。

記載這段故事的王鏊生于1450年,同“老僧”出現的時間相近,后來又做了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的高官,其說基本可信。

關于建文帝并沒有死的消息在社會上的廣泛流傳,對朱棣來說震動自然很大。他當然知道,自己是冒著“奪嫡”和“篡位”的罪名登上皇位的,正式的皇帝在世或者出逃,對他的帝位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他一方面為了安定人心,不得不煞有其事地發布建文帝已死的詔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根據傳聞中的蛛絲馬跡苦苦尋覓。關于朱棣尋找建文帝的故事自然有很多。

如《明史·姚廣孝傳》說,84歲高齡的姚廣孝病危的時候,永樂皇帝親自到廣壽寺看他,姚廣孝說:“和尚溥洽關押太久,希望能夠放掉他?!变咔⑹钦l?就是皇宮里的主錄僧,他就是傳聞中替建文帝剃頭改裝,被認為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這樣一個和尚被關押16年,可見永樂皇帝對建文帝的下落有多么擔心。《明史·胡瀅傳》則記載了永樂皇帝派遣胡瀅暗察建文帝下落一事。永樂二十一年,以尋訪仙人張三豐為名、通行天下州郡鄉邑遍訪建文帝下落的胡瀅還朝時,已經就寢的永樂皇帝深夜召見他,直到四更才出。這再次暴露了朱棣的緊張。

還有人說鄭和之所以下西洋,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記載:“成帝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看來,朱棣自己也認為“不知所終”才是建文帝結局的最真實的結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文帝的遺跡屢有發現,隨之而來的便是新的疑問和謎團。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北大求學期間,居然在頤和園后面的紅山上,找到了“前明天下大師之墓”。1928年的《藝林旬刊》還刊出了“明建文帝衣缽塔”及云南武定獅山佛寺塑造的“明天下大師像”的照片,照片的圖注肯定地說:“天下大師者,明建文帝也。”看來,建文帝下落之謎,仍然是史學家及對此有興趣的讀者探究的一個話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陵川县| 铜鼓县| 临朐县| 德昌县| 定州市| 宜黄县| 二连浩特市| 冕宁县| 陇南市| 新乐市| 夹江县| 吴堡县| 库车县| 满城县| 马公市| 苍溪县| 高密市| 牙克石市| 东宁县| 四子王旗| 天镇县| 丹凤县| 汕头市| 建宁县| 冀州市| 怀集县| 长岛县| 定州市| 武城县| 梨树县| 临洮县| 桐城市| 乐都县| 青田县| 布尔津县| 吉安县| 吉木萨尔县| 潮安县| 手游|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