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神奇的60個經典定律
- 翟文明
- 1173字
- 2019-01-03 01:46:16
9.鲇魚效應
故事中的秘密
不知你是否聽過沙丁魚的故事。很久以前,以捕魚為生的挪威人,在深海區發現了大量的沙丁魚。他們非常高興,因為沙丁魚一直都能賣個好價錢??墒?,他們卻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沙丁魚還沒等運回到岸上,就口吐白沫、肚皮朝天了。漁民們絞盡腦汁,但仍無計可施。有一天,一個漁民無意中在放沙丁魚的槽中放了幾條鲇魚,結果,沙丁魚都活著上岸了。原來,鲇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在裝沙丁魚的魚槽里放入鲇魚后,鲇魚就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在鲇魚的威脅下,沙丁魚拼命游動,激發了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無獨有偶,日本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我們權且就叫它鰻魚的故事吧。它在日本流傳很廣,據說,還是日本孩子懂事后父母講給他們聽的第一個故事呢。
古時候,日本漁民出海捕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卻非常幸運,他捕撈到的鰻魚都能夠活著到岸。人們都感到納悶,他的船、船上的裝備以及裝魚的船艙也沒什么不同啊,為什么他的鰻魚能一直活蹦亂跳呢?自然,他的魚就能賣上高價,而別人也只能干瞪眼看著。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著,那個漁夫都成百萬富翁了,人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幾年以后,這個漁民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他才把秘密告訴了他的兒子。原來,他在盛鰻魚的船艙里,放進了一些狗魚。鰻魚和狗魚天生就是死對頭,為了對付狗魚,鰻魚就要竭力反擊。敵對雙方都處于緊張的狀態中,自然生的本能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聰明的漁民還通過這種現象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要勇于接受挑戰,只有在挑戰中,生命才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兩個故事其實蘊含的是一個道理:引入競爭可以激活組織或集體的內部活力。后來人們還把這個哲理命名為“鲇魚效應”(“狗魚效應”),并且廣泛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是,人們也并沒有忘記探究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個集體或個人在沒有外來刺激的時候會喪失活力呢?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都在這方面做了努力。他們通過觀察研究發現,使集體或個體喪失活力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懶惰的惡習,另一個是安逸的環境。
因為懶惰,人們對于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總是想走捷徑去得到或忽略它,而不是通過勞動。在偷懶意識的驅動下,人們總會表現出這樣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足夠的刺激,內心沒有危機感的話,就會得過且過,對組織的要求和目標漠不關心,決不會有什么雄心壯志和負責精神。甚至在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寧可讓別人來領導和指揮自己;因為環境安逸,身處其中的人們就不會有危機感,沒有危機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自然也就喪失了進取的活力。二者相比,環境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因為從某種意義講,懶惰也是環境造成的。
既然找到了發病的根源,治病也就不難了。只要創造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集體或個人“缺少活力”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創造競爭環境最好的方法無外乎就是引入一些鲇魚或狗魚,以便發揮“鲇魚效應”或“狗魚效應”。
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青蛙呱呱身體很強壯,但是有一天,呱呱在小河邊玩耍的時候被一個調皮的男孩子逮住了。這個男孩子想用沸水把它燙死,就抓起一只蛙腿,把呱呱扔進一口沸水鍋里,青蛙呱呱受到強烈的刺激,奮力一躍,跳出了沸水鍋,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然而呱呱的悲劇命運還沒有結束。男孩子又想出了一個新花樣:他先把鍋里的沸水倒出,又在鍋里加滿冷水后,把呱呱放進去,呱呱覺得很適應,也很舒服,就不想跳出去??墒悄泻⒆娱_始慢慢給水加熱。水開始變暖了,呱呱感覺更舒服了。慢慢地,呱呱竟然睡著了。水溫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等到呱呱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個故事耐人尋味。為什么青蛙猛一接觸到熱水時能逃脫厄運,而在慢慢加熱的冷水鍋中就不能幸免于難呢?根本原因在于其對所處環境的細微變化覺察不夠,滿足于舒服的眼前環境,對未來的惡劣環境預料不足,以至于喪失了抵御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可見,舒適的環境容易使人忘乎所以、喪失斗志,青蛙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斷送了一生!
從滿清的八旗子弟的身上也能看到前面這只青蛙的影子。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曾經多么驍勇剽悍,鐵蹄所到之處無不匍匐稱臣,但當他們成了統治階層后,八旗子弟不但沒有了危機意識,還全身心地沉醉于安樂享受之中??墒?,享樂的結果卻大出他們的意料之外:強大的清王朝怎么就滅亡了呢?
青蛙和八旗子弟的教訓告訴我們現代人:個人乃至企業都應學會居安思危,加強危機意識,否則,后悔也來不及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很多IT企業在向國際拓展方面都遭遇了不少尷尬。先是思科跨國界將中國日益崛起的華為公司告上法庭,接著是《傳奇》網絡游戲在中國的獨家運營商盛大網絡被韓國Actoz公司單方面毀約,終止了與盛大網絡就《傳奇》網絡游戲的授權協議。
單獨地看,也許大家會覺得這是個正常的市場動作過程,但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看出,其中也存在共性。那就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因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對國外企業來說就顯得很弱了,因此才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類似華為和盛大的困境。這就需要中國企業尤其發展勢頭強勁的IT企業要迅速適應WTO的競爭環境和商業法則,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免在不知不覺中斷送性命。
引進鲇魚要講究方法
1997年前后,山東養蝦業突遭蝦瘟,蝦民的生意一落千丈。漁民們想了無數辦法,都未見效。最后,膠南市李家東村漁民找到了克服蝦瘟的辦法:在蝦塘里同時放養蝦的克星——黑魚,這樣蝦就要拼命游動,“生命在于運動”,蝦越游的歡,越有利于克服瘟疫。
用人也是一樣。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生存久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就會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并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樣極易讓人產生惰性、厭倦感,甚至還會倚老賣老。因此有必要找些“鲇魚”、“土虱”加入公司,制造一些緊張氣氛。當員工們看見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職業殺手”時,便會有緊迫感,并加快步伐。這樣一來,企業自然而然就會生機勃勃了。
不過,鲇魚效應雖然很有效,使用的時候卻要注意方法:
首先,要注意投放的數量。
漁民的蝦池共有10畝,倘若只有一條黑魚,蝦兒們就不會有危機感,可照樣過著“不運動不動腦子”的惰性生活。但是如果投放太多的話,結果可想而知,恐怕收獲的就只是黑魚了。
其次,如何對待這些引進的“另類魚”。
毋庸置疑,鲇魚也好,狗魚也好,黑魚也罷,對池塘中原有的魚來說,絕對是“另類”,吃蝦的魚的“思維”與“行為”肯定與蝦不同。所以,作為管理者,對于“另類”一定要有寬容大度的心態。
再次,必須注意引進的時間。
只有在團隊環境、工作內容、性質、成員數量、骨干人員的待遇、職位等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變化、調整的時候,或者是已經出現“休克魚”并達到一定數量、已經影響到團隊的狀態和目標的實現的時候,才能引進鲇魚。
如果把握不好火候,“鲇魚效應”也會產生副作用:
1.引進“鲇魚”時間不當的話,會導致員工對公司認同感的降低。他們會因為失去對公司的信任,故意和公司對著干或者消極怠工。
2.引進“鲇魚”的數量過多的話,會引起恐慌,不但會加重員工心理負擔,還會引起優秀人才流失。
3.員工還會對“鲇魚”產生提防心理,以至于會影響到團隊的戰斗力,破壞良好的企業文化。
“鲇魚效應”一旦產生副作用時,不妨試一試下面的方法:
* 杜絕、澄清小道消息。
* 緩行“鲇魚”提出的各項措施。
* 找骨干員工談話。
* 提高骨干員工的待遇。
* 表彰骨干員工。
* 給骨干員工委以重任。
* 適當安排休假。
* 組織能融洽“鲇魚”和“休克魚”關系的團隊活動。
不做休克魚
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曾播過這樣一個片子:非洲有一種被稱為“殺驢蝠”的蝙蝠,專愛吸驢的血。這種蝙蝠很有智慧,當它們飛落在驢身上時,驢會抖動身體或搖擺尾巴驅趕它們。這時,聰明的蝙蝠就用細小的舌尖輕輕地舔驢,驢感覺越來越舒服,就忘了驅趕蝙蝠了。蝙蝠就開始心安理得地吸驢的血,一只吸飽了,另一只接著吸,直到驢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干血而死去。
類似的故事在明朝作家劉元卿的《猱》中也有記述:猱的體形很小,但爪子卻十分鋒利。猱經常爬到虎背給老虎搔癢,就在老虎舒服得飄飄欲仙時,猱已經在老虎的頭上挖了個洞,可老虎卻未覺察。老虎的腦髓于是成了猱的美味佳肴。
不知不覺多可怕,不是被人挖走腦髓,就是被人吸干鮮血,所以千萬要保持頭腦清醒,絕不能做“休克魚”,否則怎么被淘汰出局的,恐怕連自己都不知道。
“休克魚”是指魚池里的魚被喂養時間長了以后就失去本性,不再主動游動去尋找食物,而是停在水中,等著喂養,或是被飼養人員趕著被動地游弋?!靶菘唆~”長得很慢,而且容易生病死去。
要想不做“休克魚”,就要時刻存有危機意識,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湯姆和彼得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彼得就趕緊從背后取下一雙輕便的運動鞋換上。湯姆一看便著急起來,罵道:“你換鞋干什么?即使你穿上運動鞋跑得再快,你也跑不過老虎?。 ?/p>
彼得邊穿鞋邊對他說:“不用跑過老虎,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可以了?!?/p>
可憐的湯姆迅速看了一下周圍,竟然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地方。
寓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危機就是最大的危機,跑得更快一些已成為生存的必需。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優勢可能會在明天消失甚至變為劣勢,環境中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對你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要有一種對環境時刻保持警覺并隨時做出反應的危機意識,要在危機來臨之前就做好準備。否則,只能等著被“吃掉”。
要想不做“休克魚”,還要勇于改變。
毛毛蟲從小就被訓練要學會跟隨大蟲,毛毛蟲的家族里流傳著一句名言:“永遠跟隨成功者和有經驗者?!币淮淮^去了,它們跟隨的習性已經深入骨髓,至于跟隨的原因早已經忘卻了。
大水把毛毛蟲家族到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頭領帶著大家轉來轉去,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它一直轉呀轉,其他毛毛蟲也跟著轉呀轉,一只小毛毛蟲說:“咱們旁邊的草叢不是很適合我們嗎?” 別的蟲白了它一眼,誰也不說話,又轉了幾圈。小毛毛蟲忍不住了,于是它獨自走了,剩下的毛毛蟲繼續跟著轉,直到個個精疲力竭而死。
小毛毛蟲咋咋舌:“好可怕?!敝挥懈淖冇^點的它活下來了。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亞洲最佳CEO韓穎說:“敢于改變,才會變得更好”, “想要成功就要有改變的勇氣”。
韓穎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財務部,任財務分析員,他負責的項目從沒低過5億美元。但是他不安于現狀,9年后,他丟掉了那個讓人眼紅的“鐵飯碗”,去了中國惠普公司。
在惠普,他仍然負責財務工作。在工作中,他仍然不能“安于現狀”,而是主動創新,勇于改變。他發現,發工資時,300多人的工資,如果逐一核實,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錯,于是,下班后他就去了公司附近的銀行,希望能為公司300多個員工每人開個戶,這樣員工們的工資就可以直接由銀行劃撥,員工只要憑折就可以領取工資了。銀行負責人很猶豫,因為之前沒人這么做過。韓穎費盡口舌,對方才點頭答應。
“你改寫了公司5年手發工資的歷史,這種勇氣和創新精神值得嘉獎!”這是惠普(中國)外方領導知道事情之后對韓穎說的話。當年韓穎被評為惠普公司年度優秀職員,1993年擔任惠普公司中國區財務經理,1996年再次晉級,任惠普公司中國區首席財務官和業務發展總監。
韓穎的成功離不開勇于改變的精神。永遠不要害怕改變,改變里就有成功的契機,它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機會,更好地走向成功。
此外,還要善待你的對手。
對手之間,是一種對立,也是一種統一。對手能給人壓力,也能給人動力。壓力越大,由此而激發出的動力就越強。沒有了對手,也就沒有了活力。換一個角度,對手強大,就會促使你更強大;對手優秀,你就得更優秀。這樣,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壯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