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鋒芒畢露
- 天裂大明
- 白學究
- 2465字
- 2016-10-11 10:07:36
當夜幕降臨之時,蒙古軍營火把通明,崗哨林立,肅殺一片。
巴圖魯大汗蘇和巴特爾吃了一只考全羊,又喝著蒙古烈酒,聽軍師李云茂分析敵情。
李云茂時而坐下時而站起來,情緒頗為激動,揮舞著兩只手,嗓音也比平時高出許多,說道:“流民李自成已經占據西安,建國立號,割據陜西,形成氣候,與明朝分庭抗禮。大清占據東北已久,日夜虎視大明,已成大明心頭之患。如今。張獻忠率軍離開湖廣,進軍四川,不日將攻占成都,在崇禎后背又插了一刀。此刻,正是我蒙古帝國再次崛起之大好時機,大汗千萬不能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1632年三月,大清太宗皇太極分兵三路,對蒙古察哈爾部進行了四十一天的窮追猛打,林丹汗率部眾西渡過黃河,來到大草灘,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
不料,1634年夏天,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其福晉蘇泰與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領察哈爾和鄂爾多斯部眾自大草灘返回鄂爾多斯,歸附大清王朝,并將元朝傳國玉璽獻給皇太極,而其盟友喀爾喀卻圖臺吉卻率部眾向西,進入青海西藏。
此時,林丹汗部曲蘇和巴特爾審時度勢,乘機大肆收編滯留于大草原一帶的蒙古殘部,積極發展勢力,經過近十年的征戰殺伐,逐漸稱雄于漠南,特別是打敗大明守軍,占領寧夏衛固原衛之后,勢力急劇膨脹,以原蒙古舊都和林為都城,建立了蒙古國,自封為巴圖魯大汗,妄圖再展成吉思汗的舊日雄風。
扎那扔掉一根羊骨頭,用皮袍袖口擦擦嘴巴,說道:“軍師說說如何拿下榆林城?”
李云茂對這個只知殺戮而不懂政治的蒙古莽漢,心中極為瞧不起,但礙于巴圖魯大汗的面子,不得不表面上尊敬抬舉。聽他問話,略一思索,說:“我看今天明軍并沒有落敗,但鳴金收兵罷戰,其中必有原因。”
“有何原因?”
“以前我軍曾多次騷擾榆林,明軍都閉城不戰,做了縮頭烏龜。可今天卻突然出城,與我蒙古鐵騎大戰一場,又突然收兵,極有可能暗中對我下手。大汗,為防明軍趁夜劫營,今夜我軍不必休息,連夜攻城,看姜讓如何應付?”
蘇和巴特爾一拍大腿,說道:“好,就按軍師說得做。扎那,速傳軍令,現在就立即攻城。”
扎那痛快地答應一聲,大踏步走出大帳。
李云茂走近數步,悄然說道:“大汗,我還有一計,能否當講?”
蘇和巴特爾哈哈大笑數聲,睜大眼睛,說:“你們漢人就是不痛快,特別是讀書人,酸里吧唧的。有什么就說,怕我殺了你?”
李云茂嘿嘿一笑,輕聲說:“大汗還記得姜方嗎?”
蘇和巴特爾吃了一驚,說;“他還活著?”
“我已得知,姜讓的父親姜方就住在榆林城。此人深通兵法戰策,非一般明朝將領可比。今天明軍突然罷戰,極有可能就是他在搗鬼,怕我蒙古鐵騎一舉吃掉明軍。”
“姜方是我的老對手了,阿爾山作戰失敗后,不是已經被崇禎殺了嗎?”
“那是傳聞,信不得。大汗那次巧設伏兵,運用增兵減灶之法,把姜方率領的明軍誘進阿爾山大峽谷包圍圈,如果不是那場暴雨來的蹊蹺,姜氏父子幾人早就命喪阿爾山了。”
“崇禎沒有殺他?”
“如果崇禎殺了他,他還能活到今天?姜方只是被崇禎下了大牢,關了兩年。崇禎念他是個領兵作戰的能人,又放出來了,如今待在榆林城。”
“此人是個老狐貍,小瞧不得。”
“大汗說得極為有理。此人一天不除,榆林就一天拿不下來。”
“如何除掉此人?”
李云茂附在蘇和巴特爾耳邊,輕言幾句。蘇和巴特爾聽完,高興地大笑起來,連聲說道:“好計謀好計謀。快去把金額爾墩尼找來,這事就讓他去做。”
此時,蒙古鐵騎攻城的吶喊聲如草原上的狂風暴雨,清晰地傳入大帳。少頃,金額爾墩尼則悄無聲息地走進大帳。這是一個身材很魁梧的典型的蒙古大漢,武功高超,善使一柄九天飛輪,百步之內,取對方人頭,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而且,又是固原衛胡楊臺一帶長大的蒙古人,對巴圖魯大汗非常忠心。
李云茂把自己的計謀以及巴圖魯大汗的決定告訴了他。金額爾墩尼聽完點點頭,默默無聲地走了出去。
蘇和巴特爾酒足飯飽之后,說:“走,去看看將士們打得如何。”
此刻,榆林城上城下,火把高照,吶喊聲如同雷鳴一般。蒙古士兵架起云梯,爭先恐后地登梯攻城,一波接著一波,連續不斷,而城頭的明軍紛紛放箭,箭如雨下,把對方緊緊打擊下去。
榆林城頭,姜讓緊繃著臉,神色冷峻,和副總兵趙旭東并排而立,密切注視著戰場的變化。
按照以往的經驗,蒙古鐵騎很少強攻城池,大多數情況下,都以野戰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而這次卻主動攻城,況且還是夜間,不得不小心應對。
又一波攻城浪潮被明軍壓制了下去,一批蒙古士卒又倒在了城下。蒙古人似乎意識到了明軍的厲害,抑或需要休息,改變策略,暫時停止了進攻。頓時,戰場上出現了難得的寧靜。
姜讓冷冷地對中軍說道:“吩咐弟兄們,抓緊時間搬運弓箭滾石,準備對付蒙古人的下一波進攻。”
中軍即刻領命而去。趙旭東疑惑地問道:“大人,我看今晚的情況有點不對勁兒?”
“具體說說。”
“白天我們撤退時,蒙古人沒有追趕,反而晚上大規模攻城,好像在迷惑我們,會不會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呢?”
姜讓緊張地思考起來。兒子姜武化妝成普通逃難百姓,已經奉命出城去和陽搬救兵了,是不是被敵人發覺了?不會。他心中安慰自己道,此事只有父親兒子自己三人知道,就連副總兵趙旭東也不清楚,蒙古人怎么知道呢?再說,兒子姜武大膽機靈,武功高超,不會輕而易舉被敵人捉到,那么,蒙古人到底想干什么?
父親傳授的兩條計謀,當下非常實用,可要等到二弟三弟從大同陽和發來救兵,才可以實施。目前只能拼死抵抗蒙古人的進攻,別無他法。
想到這里,姜讓輕輕地搖搖頭,說:“確實有點可疑,但敵人有何企圖呢?”
趙旭東看了他一眼,苦笑著說:“我只是一種預感而已。”
姜讓沒有再追問下去。他清楚,此時的趙旭東也具體說不出敵人真正的用意是什么。走一步看一步,先保住榆林城再說。
少頃,蒙古鐵騎又開始攻城了,勢頭比前幾次減弱了不少。很多士卒站在明軍弓箭射程之外,大聲呼喊著,縱馬來往馳騁,營造出一種即將大規模進攻的態勢。
榆林城頭的明軍紛紛緊張行動起來,做好迎擊敵人的準備。
姜讓和趙旭東在城頭來回檢查巡視,不時吩咐士兵提高警惕,防止敵人偷襲,又大聲激勵他們,鼓舞士氣。
剛轉過城角,借著火把的昏暗之光,姜讓發現其管家急沖沖地跑了過來,心中頓時一驚,急忙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