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潛行梟雄
- 天裂大明
- 白學(xué)究
- 2134字
- 2016-10-11 10:07:36
夜色在晨曦中漸漸褪去,北方深秋的黎明異常清冷。
大明王朝胡楊臺知府王玉杰摟著新娶的夫人丁茹娟,蜷縮在被窩里,睜著雙眼,沒有絲毫睡意。
盡管他一夜沒睡,困得要命。但昨夜?jié)M清睿親王多爾袞的特使索郎格的一席話還在耳邊隆隆作響。
“我知道大人的志向不在明朝的區(qū)區(qū)一知府。我來時睿親王特地吩咐,如果王大人能與我大清聯(lián)手,事成之后,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都?xì)w大人,還可封為定西王,成為繼孔友德,耿精忠,尚可喜之后的大清第四位漢人王爺。”
王玉杰輕輕推開茹娟潔白光滑的胳膊,嘆了一口氣,繼續(xù)閉著眼睛回想。
“王大人不想與我大清聯(lián)手,也不要與我大清為敵。大人的底細(xì),睿親王知道得一清二楚,大人以前曾在李自成賬下聽令。”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王玉杰心中怒罵,隨即翻身下床,喝了一口水,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提筆寫字。
這是他常用的宣泄怒氣的方法。片刻之間,飽蘸濃墨,筆走龍蛇,寫下了兩行質(zhì)樸厚重的隸體大字: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種大業(yè)一壺茶。
寫完,稍坐片刻,又喝了幾大口茶水,大聲喊道:“快請溫師爺?shù)綍孔h事。”
衙門后院有一排數(shù)百年的胡楊樹,高大粗壯,凋零的樹葉在清晨的寒風(fēng)中凌空飛舞。
在書房見到溫師爺?shù)臅r候,王玉杰已經(jīng)完全恢復(fù)了平日儒雅和善的面貌。
溫師爺四十來歲,精明干練,久歷宦海,閱官無數(shù),把知府大人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藏在心底。
“如今局勢動蕩,四方不寧。闖賊占據(jù)西安,一改往日只取不守的流寇戰(zhàn)法,建制稱王,設(shè)官守土,收買人心,不可小覷呀。”
王玉杰緊盯著溫師爺?shù)碾p眼,沉沉地說道,“鮮賊率軍進(jìn)入四川,欲在天府之國建立政權(quán)。朝廷昨天下旨,要我準(zhǔn)備糧草餉銀,供應(yīng)征剿大軍。不知師爺有何妙策應(yīng)對這混亂的局面?”
溫師爺沒有立即回應(yīng),故作沉思之狀。他心中清楚,這些都是官場上的面子話,王玉杰早已安排妥當(dāng)。
自從第一次見到這位朝廷任命的知府大人,溫師爺就通過從生死之交飛天虎李波以及其他渠道收集的情報中分析得出,這是一個城府很深,老辣奸猾的人,不能像對待以前的知府那樣對待。
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須改變手段,巧以應(yīng)付,以靜制動,以不變應(yīng)萬變,才是上策。
王玉杰踱著方步,走到窗前,望著寒風(fēng)中依然偉岸挺拔的胡楊樹,心想,借朝廷剿寇之名,籌集足夠的糧草餉銀,還愁招不來賣命的人?還愁亂世中不能出人頭地?插旗招兵旗,自有吃糧人嘛。要做狂風(fēng)暴雨中的胡楊樹,不做和風(fēng)麗日下的小花草。
這是他在闖王李自成身邊當(dāng)親兵頭領(lǐng)之前,在老家陜西渭南稱王稱霸時就立下的志向,否則,也就沒有今天的大明王朝的王知府。
想到“王知府”三個字,王玉杰詭秘地笑了。這三個字里隱藏了多少秘密呀,只有他最清楚。
溫師爺盤思良久,輕聲說;“既然朝廷下旨,那就遵照辦理。”
王玉杰喝了口茶,沒有出聲。遵照辦理?說得輕巧。胡楊臺鎮(zhèn)這幾年儲存的糧草餉銀確實不少,都能給那些只知燒殺搶掠百姓,見了流寇就望風(fēng)而逃的官兵?
崇禎皇帝不了解戰(zhàn)場上的實際情況,一個勁兒地下旨要糧要銀子。到頭來,只苦了天下老百姓,逼得他們不得不加入造反大軍。
李自成為什么從商洛山進(jìn)入河南,就能夠一呼百應(yīng),幾年時間就能定都西安,建立大順王朝呢?說到根子上,還是李巖的口號提得響。“均田免賦”,這四個字就吸引了天下人的心啊。
孟子早就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天下叛之。可惜,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少頃,王玉杰又問道:“再無其他辦法?”
溫師爺笑著說:“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拖。”
“拖?”
“對,拖。如今流賊四處鬧事,朝廷顧得了頭顧不了腳,捉襟見肘,朝令夕改,何不拖一拖?”
王玉杰略一沉思,說:“世事難料,崇禎爺又變化多端,讓做臣子的一時不能適應(yīng)。”
“如今四川告急,說不定哪一天遼東又起烽火,兵馬又得調(diào)往遼東。”
“如果洪承疇洪總督?jīng)]有調(diào)往遼東,孫傳庭孫督師又沒有戰(zhàn)死潼關(guān),那該多好呀。闖賊還能夠建都西安,飛揚撥扈?”
“可惜可嘆呀,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多事之秋,楊嗣昌楊尚書又自殺身亡,鮮賊又急攻成都,朝廷無人可用,無兵可派,完全處于兩難境地,也難為崇禎爺了。”
崇禎十四年即1642年,原大明六省軍務(wù)總理熊文燦失職,無奈之下,兵部尚書楊嗣昌親自出京督師,采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網(wǎng)”之策圍剿鬧事流民。
不料,被大西張獻(xiàn)忠以走致敵戰(zhàn)術(shù)牽制,疲于奔命,毫無成效。后張獻(xiàn)忠趁機攻破軍事重鎮(zhèn)襄陽。
當(dāng)時楊嗣昌已患重病,聽聞襄王朱翊銘被殺,因自感有愧于崇禎爺?shù)男刨嚩纷镒员M身死。
王玉杰說道:“楊尚書之父楊鶴也曾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以知兵事而著稱,真是虎父無犬子。”
“楊尚書不僅知兵,也是作文高手,曾以一首《西江月》嚇退了鮮賊,可有此事?”
王玉杰說有此事,接著朗聲讀道:
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往來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zé)o狀。云屯雨驟師集,蛇豕奔突奚藏?許爾軍民綁來降,爵賞酬功上上。
溫師爺聽完,連連叫好,說:“有魄力有氣勢,果然是一個文武全才之人。”
王玉杰長嘆一聲,繼續(xù)說道:“如此有才華又敢于擔(dān)當(dāng)之人,死后卻被朝廷問罪,令人不解。”
楊嗣昌自殺之后,崇禎爺甚是悲痛,命兵部右侍郎丁啟睿代為督師,且傳諭廷臣,曰“輔臣二載辛勞,一朝畢命,然功不掩過,其議罪以聞。”同時,跟隨楊嗣昌剿賊的定國公徐允禎等人,被崇禎以失陷城寨罪斬首。
就在兩人嘆息之時,管家急匆匆地走進(jìn)來,把一封信遞到知府大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