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識常見胃腸疾病(1)
- 腸胃病養生保健知識888問
- 王靜
- 4914字
- 2016-10-26 17:14:01
1 腸胃病的種類有哪些?
1.從病的急慢來看:
腸胃病可分為急性腸胃病及慢性腸胃病。而所有急性的胃病都可以稱之為急性胃病,如急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等。可以明顯地看出急性胃炎的總體特征是發病急驟、迅速,無明顯性的征兆,這種疾病容易確診。
2.按胃病發病的部位分類:
腸胃病按發病位置主要分為胃潰瘍、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竇炎、胃下垂、幽門螺桿菌等。這種分類和急性慢性沒有關系,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只要是這種胃部癥狀的位置不同就可以歸于不同種類。
3.按胃病的癥狀分類:
胃病的癥狀多種多樣,根據癥狀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胃病類型。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癥、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
4.按胃病的病因分類:
很多胃腸疾病是由遺傳因素或先天因素引起的,胃的遺傳性疾病是基因遺傳造成的,如:先天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梗阻等等。有家族發病傾向的消化性潰瘍,在發病率中比一般人高三倍。
2 慢性腸胃病能治好嗎?
1.對于腸胃病的治療來說,可以通俗地講“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后進行系統治療,并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及時得到專業的治療加上飲食調養,胃病還是能治好的。
2.慢性腸胃病一定要在飲食原則上以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并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癥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饑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3.如果長時間食用過涼冷的食物飲料,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于炎癥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后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于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3 胃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1.疼痛。疼痛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表現形式也很復雜,如隱痛、刺痛、絞痛等。
2.氣脹。氣脹也是胃病最常見癥狀之一。其表現為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正常地排出,而導致氣脹。
3.食脹。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胃部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是因為腸胃蠕動過慢,而導致食脹。
4.舌淡無味。如果脾受困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沒有食欲。
5.口苦。口苦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癥狀,是膽氣上泛的表現。
6.面色。長期患有胃病的人,面色很容易萎黃。
4 腸胃病有什么表現?
1.氣脹。腸胃病的表現中就有氣脹。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2.舌淡無味。腸胃病有什么表現?很多患者都會有舌淡無味的癥狀。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3.疼痛。腸胃病患者最為典型的表現還是疼痛。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導致疼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很復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4.食脹。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5.口苦。這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癥狀,是膽氣上泛的表現。西醫檢查可能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6.舌苔顏色。腸胃病有什么表現?正常的舌頭,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光澤,有潤澤,舌苔薄白。胃病初期,舌苔黃,口有異味,此為實證。時間久后,舌苔轉白,便秘者舌質肥厚,疼痛者舌質有瘀斑。
5 胃腸疾病的常見三大病因是什么?
1.糜爛:糜爛是黏膜層的淺凹陷,其深度未穿過黏膜肌層。肉眼呈紅色點狀淺凹陷,直徑一般小于0.5厘米。糜爛可發生于十二指腸各部,可分為急性糜爛和慢性糜爛,合并出血則為出血性糜爛。鏡下觀察,糜爛深淺不同,淺者僅及腺頸部,深者達黏膜肌層,但未穿過該層。糜爛底部有少量壞死組織,糜爛底部和邊緣有多數中性粒細胞浸潤。一般糜爛愈合后不留瘢痕。
2.急性潰瘍:急性潰瘍是指穿過黏膜肌層,深至黏膜下層的潰瘍。可由糜爛發展而來,直徑一般小于1厘米,邊界清楚。鏡下見黏膜及黏膜肌層已全部破壞消失。潰瘍底部附著少量壞死組織,表面有少量纖維素及多數中性粒細胞滲出,可伴有出血。潰瘍邊緣黏膜充血,有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
3.慢性潰瘍:15%的腸胃病為多發性,可伴發消化道潰瘍。肉眼觀察潰瘍底部,較清潔,有少量滲出物及壞死組織附著。潰瘍出血時在潰瘍底部可見凝血塊。鏡下觀察:潰瘍底由4層組織構成,炎性滲出物層,有中性粒細胞及纖維素細胞;其下為一層無結構的凝固性壞死組織,壞死組織層下為肉芽組織和瘢痕組織。
6 哪些情況是腸胃病的早期癥狀?
1.飯后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這種情況要考慮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
2.經常在飯后2小時左右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點東西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秋冬季節容易發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這類情況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炎癥。
3.飯后腹部脹痛,常有惡心、嘔吐,偶可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或過去無胃病近期才出現,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這種情況應高度警惕,因為有可能是胃癌。
7 哪些癥狀說明患有腸胃病?
反酸、噯氣、燒心、胸骨后疼痛,考慮胃食管反流病。
飯后飽足或脹滿、噯氣但不反酸、食欲不振、體重逐漸減輕、臉色輕度蒼白或灰色,可能患有慢性胃炎、胃下垂。
飯后立即腹瀉,腹瀉,便秘,大便多水、有黏液,患有慢性過敏性腸炎的可能性很大。
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常常吐血,并伴有貧血、體重減輕、不思飲食,在臍或心口摸到硬塊,被認為是胃癌。
8 飯后如何自查腸胃病?
1.飯后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中老年人要考慮到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胃下垂。
2.進食時有胸骨后受阻、停頓、疼痛感,且時輕時重者。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3.飯后出現泛酸、燒心、噯氣、胸骨后痛(平臥或身體前屈或腹壓增加時更明顯),要考慮胃食管反流病。
4.飯后上腹痛,或有惡心、嘔吐、積食感,癥狀持續多年,常在秋季發作,疼痛可能有節律性,受涼、生氣,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誘發,可能是胃潰瘍。
5.常常于飯后2小時胃痛,或半夜痛醒,進食后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可能有十二指腸潰瘍或炎癥。
9 在生活中患腸胃病的原因有哪些?
1.脾胃虛弱、病后脾胃受損:
中陽不振,寒從內生,以致脾不運化,胃失和降,而發生疼痛。胃陰素虛或病久陰傷,胃失濡養,胃氣不和亦能發生疼痛。
2.脾胃不好:
由憂思惱怒、肝氣失調、橫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氣為主。一是由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導致,宜用溫通、補中等法,以恢復脾胃的功能。
3.胃痛的病因:
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種原因,是可能患了胃腸疾病,多見胃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等,患者應該做具體檢查來查找病因,避免錯失醫治的良機。
4.飲食不當:
飲食不良或藥物過敏都可能造成胃腸疾病。
10 胃腸炎的具體危害有哪些?
胃腸炎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干凈和不規律。胃腸炎的危害很大,并且會出現很多的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會由于嘔吐和腹瀉而出現電解質和液體的丟失,可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敗血癥等危害。當失水超過體重的5%時,就會隨之出現一系列問題;缺鉀時,可出現全身軟弱無力,反射減弱,或有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也可能出現呼吸肌麻痹及腸麻痹等癥狀。
11 哪些原因導致腸胃病?
1.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尤其現在上班族人群,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及暴飲暴食,長期喝烈酒,濃茶,濃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腸胃炎的直接原因。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導致腸胃病的主要原因,人長時間的精神過度緊張和憂慮,沮喪等情緒,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不注意勞逸結合,都會成為本病的誘因或使病情加重的壓力過大,導致腸胃紊亂,所以平時大家要多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大起大落,不卑不亢,積極樂觀地生活。
3.遺傳因素。到現在看來,腸胃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尤其是男性的親屬中發病率高于一般人,患病的可能性更大,有時可見到一些家族中幾代人都患有消化性潰瘍病。
4.食用被細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也會引發腸胃病。
12 哪五大人群要警惕腸胃病?
1.上班族
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平時運動量少,進食不規律,使胃腸組織供血不足,營養供應發生障礙,這時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抵抗力減弱,反酸、飽脹、噯氣等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調整,就有可能形成胃潰瘍、胃炎等一系列的疾病。
2.酒桌族
酒精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腫,更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刺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引起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燒心、胃痛、胃酸、胃脹、嘔吐、食欲差等癥狀。
3.開車族
開車時,血液被供應到緊張的肌肉、大腦里,流到腸胃的血液不多,長時間駕車的人經常吃過飯就開始開車,頻繁出現這種情況極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因此專業駕駛員平時應當多注意自己的腸胃功能。
4.出差族
經常出差,不斷面對舟車勞頓,適應不同的環境,調整作息習慣,比其他人更易出現腸胃的健康危機。此外,經常出差者如果有水土不服、飲食不得當等,極有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5.老年族
專家表示,上了年紀的人由于胃腸功能的減弱,容易出現脹、堵、悶的情況。餐后食物長時間不能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內飽脹。胃內飽脹會使橫膈的活動受阻,引起呼吸困難,增加心臟負擔,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之類的癥狀。
13 哪三大職業容易帶來腸胃病?
1.交警
交警七成以上患胃病。由于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長期處在噪音、汽車尾氣中,健康嚴重受到危害。交警患胃病人數高達72%。普通人分泌的胃液PH值為2,而緊張環境中生活的人,分泌的胃液PH值高5倍,對胃黏膜的傷害顯而易見。
2.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早上工作在兩三點鐘,白天要各街路巡視,清掃零散垃圾。一天處于流動工作中,用餐很不規律,易導致腸胃病的病發。
3.新聞從業者
新聞從業人員,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從平面媒體的采、編、校對、排版到電視媒體的采、編、導、播,每天面臨著工作壓力、精神壓力。同時,工作時間的特殊性和隨意性,導致飲食不規律、生活不規律,因此,媒體從業者也成為胃病高發群。
14 為什么男性更容易患腸胃病?
1.煙酒過度
吸煙不僅損傷肺功能,對胃的損傷也不小。尼古丁從多個方向傷害胃黏膜:尼古丁可收縮血管,使胃黏膜的血液供應減少,其完整性受到破壞;在尼古丁的攻勢下胃的進口變得松弛,有腐蝕性的膽汁反流到胃里;它可抑制合成對胃黏膜有修復作用的前列腺素;它還促進胃酸分泌,在胃黏膜屏障被破壞的基礎上,直接腐蝕胃黏膜。所以吸煙過多的人容易患上胃炎。
2.吃飯太“趕時間”
狼吞虎咽是男人典型的吃飯形象,但這會毀了胃的健康。吃飯太快就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甚至過于粗糙的食物還會直接磨損胃黏膜。
3.依賴藥物
男人好像更恐懼醫院,寧愿私自服用強力止痛藥,也不肯就醫。大多數止痛藥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合成前列腺素來止痛。前列腺素這種物質會使“痛感”信號放大,讓我們感到疼痛異常,抑制了它,就等于減弱或消除了痛感。
4.飲食沒規律
男性的社會壓力大,他們在天生強烈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的驅使下,很容易成為工作狂,更容易“廢寢忘食”,而饑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會對有規律的消化系統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
5.經常夜宵
睡前吃任何東西都會損傷胃,包括喝牛奶、果汁等。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分會引起胃酸分泌,它們很快被胃排出,空蕩蕩的胃里只剩下胃酸,無用武之地的胃酸就順理成章地去腐蝕胃黏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