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學習成績更優秀:學生必修的學習習慣、方法和工具
- 戴東
- 2344字
- 2019-01-04 04:51:49
第二章 心態管理——心態決定一切
法則一:積極的心態
每個人都需要積極的心態
來到這個世界的每個人,其天資都相差無幾。但在長大之后,各自的生活現狀卻千差萬別。學習的過程更是如此,有的人越學越快樂,越學越進步。而有些人卻越學越覺得乏味,越學越退步,最后千方百計地想放棄。
為什么有人害怕學習、逃避學習、厭倦學習呢?
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感覺!你覺得學習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
人類永遠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
人與人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根本的不同,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觀念。而觀念決定著行為,行為會養成習慣,習慣塑造了性格,性格決定著命運!
心態決定一切

你對待這本書的態度,會決定這本書對你的價值!
兩個推銷鞋子的推銷員來到非洲。結果發現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其中一個叫苦連天,這么個地方鞋子怎么賣得出去呢?于是打包回家了。另一個卻喜出望外,他激動地說:“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么我的市場該有多大啊!”
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了出殯的棺材。其中一個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了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真是倒霉,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揮之不去。結果,文思枯竭,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一開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財’嗎?好兆頭,看來我要鴻運當頭了,一定高中!”于是他心里十分高興,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泉涌,果然一舉高中。回到家里,兩人都對家人說:“那棺材真是好靈!”
兩個推銷員、兩個秀才,他們所處的環境相同,經歷的事件相同,為什么結果不同,命運不同呢?因為有人積極主動,有人消極被動。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一念之差,兩種人生
心態決定了我們所說的話、我們的行為、我們對別人的態度。我們所做的決定,決定了我們的人生!
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了上海,一個去了北京。可是在候車廳等車時,都改變了主意,因為鄰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了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還是北京好,掙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還沒有上車,不然真掉進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還是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么不能掙錢的?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會失去一次致富的機會。
于是,他們在售票處相遇了,便互換了票。
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很好。他初到北京的一個月,什么都沒干,竟然沒有餓著。不僅銀行大廳里的純凈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場里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看廁所可以賺錢,甚至,弄盆涼水讓人洗臉也可以賺到錢。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賺到錢。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認識和感情,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向難得見到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當天他往返六次,竟賺了50元錢。一年后,憑“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
在常年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個新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暗黑,一打聽才知道,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他看好這一空白,買了些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清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員工,業務也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乘火車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場。在北京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遞瓶時,兩人都愣住了,因為五年前,他們曾經換過一次車票。
不同的心態,造就了兩個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每個人都是自己觀念的囚徒,并且自己擔任監獄長!

每個人都要種下一棵積極的心態樹
人生像兩棵樹,一棵是消極樹,另一棵是積極樹!
“消極樹”上結滿了34個果子:自滿、僥幸、放棄、虛榮、無聊、自卑、虛偽、放縱、絕望、索取、自私、混日子、自大、氣餒、怕苦、猶豫、冷漠、急躁、憤恨、找借口、浮躁、抱怨、拖沓、嫉妒、憂慮、易怒、懶惰、脆弱、被動、貪婪、狹隘、自閉、空談、懦弱。
為什么失敗?從古至今,失敗的人總是和失敗的習慣結下不解之緣!
“積極樹”上也結滿了34個果子:決心、愛心、合群、無私、自律、平常心、創新、進取心、寬容心、理解、幽默、領袖、責任感、信任、信心、務實、虛心、雄心、企圖心、貢獻、堅強、真誠、恒心、拼搏、豁達、樂觀、開朗、成就感、果斷、沉著、勇氣、榮譽感、熱情、激勵。
成功在不同人的眼睛里標準是不一樣的。但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功者都共同具備以上優秀的習慣!
兩棵樹,果子數量相同,質地不一,享用起來自然大相徑庭。希望親愛的同學們,可以把兩棵樹畫出來,并將圖畫放在明顯的地方,時刻對照并查看自己的言行,利用這個活生生的教材,激勵自己。

積極心態樹
種下『積極心態』,收獲34種積極的碩果

消極心態樹
種下『消極心態』,滋生34年消極的苦果
如何轉換心態
為什么那么多頂尖的成功人士能夠把壓力當成動力、把障礙當成最愛,把挫折當成存折呢?因為他們知道障礙不是來阻擋他們的,是來幫助他們成功的。
(1)方法一:將“我不能”埋葬
無論做什么事情,不要說“我不能”或者“太困難”,你的態度將會決定你成功的高度。
琳達是美國密歇根小學的一位年輕老師。她教學生第一堂課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在紙上寫出所有自己認為“我不能”的事情。
孩子都低著頭十分認真地填寫。分別寫著:“我無法將足球踢進對手的球門。” “我不會做3位數以上的除法。”“我沒辦法讓黛比喜歡我。” “我仰臥起坐做不到10次。”“我短跑的速度超不過比爾。”“我不能只吃一塊餅干就停止。”……
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填滿了一整張紙,琳達讓他們把紙投入到一個空的鞋盒內,然后帶領大家到運動場的一個角落,用泥土把它們“埋葬”。
以后,每當有學生無意說出“我不能”的時候,琳達便指著墻上掛著象征“我不能”已死亡的標牌。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已經死了,進而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法。后來,她所教的這個班的31名學生,在事業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有的還成為政治、經濟領域的杰出人士。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為怕失敗,于是,先給自己找一個理由、一個后退的臺階。當我們為“我不能”掘下墳墓,面前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我們的未來也一定會充滿陽光。
(2)方法二:用夢想點燃動力
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第二次考了55分;馬云第一次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這些都不妨礙他們繼續為夢想努力,所以失敗不可怕,考試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丟失了夢想!
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裕。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樣?”
富和尚說:“你打算怎么去呢?”
窮和尚說:“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條船沿著長江而下,現在還沒做到呢,你憑什么去?!”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富和尚深感慚愧。
富和尚所占有的優勢遠遠大于窮和尚,他富有,可以租船,窮和尚沒錢,只能用雙腳走路,靠化緣到達南海。可是窮和尚實現了去南海的愿望,而占優勢的富和尚最終只有羞愧的份兒。
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說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一次行動勝過千百遍的胡思亂想。不管你想得到什么,最重要的是積極地付諸行動。
有夢想才能有未來,連想都不敢想,或想了而不去做,是不可能成功的。
(3)方法三:太好了
從前有位國王非常喜歡他的大臣,國王無論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時間都是想見到他。因為這個大臣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說“太好了”。
有一天,國王在舞劍時不小心把大腳趾給割斷了,流了好多血。在最痛的時候,國王立刻想到了這位大臣,并把他找來。
國王說:“我變成這個樣子了。”
大臣說:“太好了!”
國王鼻子都要氣歪了。心想:我都變成這個樣子了,你還說太好了。國王說道:“你說什么?”大臣說:“太好了!”
國王一氣之下把大臣關到監獄里,心想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你再說“太好了”,我還把你關進去,如果你說“不好”,我就放你出來。可是大臣依舊還是說“太好了”。
國王一氣之下把大臣繼續關起來,然后自己去狩獵。他獨自騎馬到森林深處,然而卻迷路了。
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一群野人,將他的衣服全部扒光,扔在大木桶里面,開始給他洗澡,原來野人要吃了他。但是,野人們有個習俗,絕對不吃不完整的人,他們看到國王少了個大腳趾,就把他放了。國王非常開心,看到自己的腳,邊走邊想,我的腳趾掉得可真好!
國王回到皇宮之后,第一時間想到了大臣,立即把大臣放了出來,并對這位大臣說:“真的對不起,你說得真好,我的腳趾掉得真是太好了,救了我一命。你生不生我的氣啊?你怨不怨我啊?”
大臣說:“太好了,太好了!” 一副很開心的樣子。
國王問:“為什么?”
這位大臣說:“國王,如果你不把我關進監獄里,你去狩獵一定會帶著我。你對我那么好,我一定跟隨你左右,被抓的就是我們兩個,你沒腳趾頭我還有腳趾頭呢。”
很多事情當時看起來“驚天地、泣鬼神”,很多事情當時看起來壓得你喘不過氣,讓你覺得當時就是末日。但是過了5年、10年、20年之后,這些事情還像當初你想的那樣嗎?所以,開心一點兒,快樂一點兒。其實,任何事情都是上天給你的禮物。
在你遇到打擊和挫折的一瞬間,不妨對自己說一句“太好了”,就可以讓你立刻從消極變得積極。
比如,平時考試沒考好,你可以對自己說:“太好了,我找到了問題所在,終于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了。”比如,老師或家長指責了你,你可以說:“太好了,他們在意我,才指正我,改變會讓我成熟。”比如,作業很多,你可以說:“太好了,這是一次挑戰,我會高效、準確地完成!”

(4)方法四:正常和福氣
我經常會在訓練中問學員:“今天我在上樓時摔了一跤,正常不正常?”
大家說:“正常。”
“我今天丟了一百元錢,正常不正常?”我又問。
同學們繼續說:“正常。”
我接著問:“今天我的課講得不好,正常嗎?”
同學們理解地說:“正常。”
我反問:“如果我沒有摔跤呢?如果我沒有丟一百元錢呢?如果我講得很好呢?”
我認為那就是福氣了。
我們往往會同情別人、原諒別人,卻很少學會原諒自己。記住,在這個世界,你最應該原諒和討好的人就是你自己!
當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正常和福氣的時候,你的心態就轉向了積極的一面。
積極心態自我訓練法
一、每天起來,對鏡中的自己微笑,對身邊的人、家長、同學、老師微笑,讓牙齒天天曬太陽。
二、改變語言,建立積極的心態。
1.不要說“太糟了”,而要說“太好了”。
2.不要說“我不行”,而要說“沒問題”。
3.不要唉聲嘆氣,而要積極思考解決。
三、將你能做到的和你不能做到的寫在紙上。
把積極的你能做到的每天大聲念一遍。
把消極的你做不到的“埋葬”或認真地“銷毀”。
自我檢測

注:每周一次檢測,21天為一個周期。
105天會讓你收獲一個積極主動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