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什么是詩歌精神?——阿多尼斯詩選中譯本序

楊煉

什么是詩歌精神?當我想到這個句子,自己都啞然失笑。在號稱后現(xiàn)代的今天,誰敢這樣提問呢?對于習慣肢解詩歌器官的學者,這個問題太籠統(tǒng)了。對于熱衷以小圈子劃分地盤的詩人團伙,這個問題太寬泛了。簡單地說,它太“大”了,大得容不下流行的詩歌分類學。這個問題,不是要在一首詩里翻讀出一段時間、一種觀念、一個流派。恰恰相反,它之提出,正在于真正的詩人對任何分類法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信任?;蛟S,發(fā)明“詩”——“寺中之言”——這個漢字的人,也已一舉造就了我們的命運:像一名巫師,從混沌中發(fā)掘萬物的關(guān)聯(lián),又在關(guān)聯(lián)中醒悟真諦。我們知道,確實存在某種貫穿了所有詩歌的東西。每當我們調(diào)動生命的全部能量,聚焦于一個句子,就通過寫,在貼近它、確認它。我們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將整個融入它。這是為什么我寫得越多、越久,離所謂“當代”越遙遠,卻感到屈原、杜甫日益親近;同時,也對是否“中國”愈不在意,因為詩歌比國界、語種深遠得多,它的精神血緣,毫無障礙地流注于不同語言之間,構(gòu)成一個只有詩人能被允許進入的國度。和《離騷》的縱橫神話、歷史、現(xiàn)實、自我比,和《神曲》的穿透地獄、凈界、天堂比,“詩歌精神”一詞太大了嗎?或相反,遠遠不夠?對那個潛藏于詩人心底、不停向地平線驅(qū)逐我們、同時保持著最高沉默的“剝離了神靈的神秘主義”(阿多尼斯語),我仍在像老子一樣“強名之”。這個寒冷的冬日下午,我在倫敦寓所近旁的公園散步,心中沉吟著電話里那個聲音:阿多尼斯請我為他的中譯詩選寫一篇序言。

詩人相遇,總是既偶然又必然。我之認可阿多尼斯是一位朋友,絕非因為他被稱為當代阿拉伯語詩歌的代表人物。基于中文的經(jīng)驗,我們已經(jīng)很了解,所謂“代表”能誤會得多遠。和阿多尼斯交往,一言以蔽之,有種精神上的全面滿足。兩個詩人,跨越地域、年齡、語言、文化,那思想上的充分契合,唯一用得上的形容詞是:美。不僅僅是巧合吧,“阿多尼斯”在希臘神話里,恰恰是令維納斯神魂顛倒的美少年。我和阿多尼斯的第一次見面,是在2003年8月首屆約旦國際詩歌節(jié)上。誰能拒絕這樣的誘惑呢?在“9·11”之后,到死海邊那個火藥庫一樣的地點,探訪世界上最古老卻也最陌生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一,讓抽緊的神經(jīng)因為神秘而加倍興奮!事實也不讓人失望:死海上的載沉載浮,“摩西谷”講述的《圣經(jīng)》故事,古羅馬大理石的廢墟,阿拉伯市場的五光十色,沙漠明月下激情迸濺的貝都因民歌……可惜,這類異國情調(diào),對于背后站著中文背景的我,有趣但是不夠。我并非僅僅到此旅游而來,正像我不希望外國詩人只把對我作品的理解,停留在文化觀光層次上一樣。再借用屈原,我想接觸當代阿拉伯詩歌的“內(nèi)美”。特別是,在中東糾纏成死結(jié)的現(xiàn)實處境下,一位阿拉伯詩人怎樣做到精神上充分獨立同時藝術(shù)上自覺保持豐富?就是說,拒絕被無論什么原因簡單化。這與其說在問別人,不如說干脆就在問我自己。這問題壓根就是“中國的”,沒有那些中文語境中痛苦的記憶,我也不必尋找它山之石。更進一步,這問題不僅是文學的,更是思想的。它不容忍取巧和回避,而直接檢測一位詩人的精神質(zhì)地。你如果沒深思在先,對不起,就沒法掩飾頭腦中那片觸目的空白!懷著這個隱秘的愿望,我在約旦見到了阿多尼斯。我至今記得,在安曼侯賽因國王中心的詩歌節(jié)開幕式上,老詩人端坐于一張阿拉伯地毯(是飛毯嗎?),吟誦之聲低昂蒼涼,緩緩流出。周圍上千聽眾屏息凝神。那張音樂的飛毯,托起所有人,包括我這個此前和阿拉伯文無緣的中國“鬼佬”,上升,平移,逾越黃沙碧海。后來,我了解到,阿多尼斯那一晚朗誦的是一首關(guān)于紐約的長詩。

我和阿多尼斯在約旦做的對話《詩歌將拯救我們》[1],堪稱當代漢語詩人和當代阿拉伯詩人的首次思想相遇。我說“詩人”,而沒說“詩歌”,是因為對我來說,那篇對話不期而然凸顯出的,與其說是詩歌狀況,不如說是兩個相距遙遠的文化中,獨立思想者相似得令人瞠目的處境:我們和自己語言、文化的緊張關(guān)系,我們被外部世界簡單化的遭遇,更重要的是,我們選擇的極為相似的應對立場。這里的“首次”,指的是我們終于擺脫歐美媒體的轉(zhuǎn)手,而第一次由兩個詩人面對面、心對心地直接交流,在貌似輕松頑皮的語調(diào)中,帶出心里深厚的沉積。我無意在此復述整篇對話,但只要稍事梳理話題的線索,讀者就不難感到這短短幾千字的分量。我們的對話從語言之思開始,阿拉伯語對事物觀察的方式,翻譯成中文簡直就是“意象”和“比興”。語言不直接談論現(xiàn)實是因為其實沒有“現(xiàn)實”,因此,語言本身即全部隱喻。中文和阿拉伯文的獨特性,帶來各自文化轉(zhuǎn)型中的復雜性,但這復雜常常被外部世界簡單化為擁護或打倒,取消詩歌內(nèi)在的豐富,迫使它淪為宣傳。這是另一種詩歌的商品化。真正的詩人必須對此充滿警覺,同時,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覺,包括通過明晰的批判去更新它。具體地說,既不借流行的政治口號販賣自己,又堅持自己對現(xiàn)實的明確態(tài)度。各種權(quán)力體制同樣在假文化之名扼殺獨立思維,而反抗這種扼殺,使詩與人本質(zhì)合一。和阿拉伯環(huán)境相比,中國詩人面對現(xiàn)實的內(nèi)心抉擇就輕松太多了,但請想象,一個詩人要有多大勇氣,才敢對擁有億萬追隨者的宗教神本主義的思想控制說“不”,那聲音和黑暗的無邊無際相比多么微弱!這樣的詩人必定是流亡者,但他的“流亡”一詞,被賦予了主動的、積極的含義,那其實是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本來的精神定義。也因此,“孤獨”成了“獨立”的同義詞?!熬嚯x”提供了反思自己母語和文化的能力。生存挑戰(zhàn)的急迫,反證出詩歌對存在的意義。它決不只是裝飾品,它是每個詩人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仍是我們古老文化的鮮活的能源。歸結(jié)到底,人性之美蘊含了詩歌之美。這美麗不依賴外在時間。詩歌本身就是時間。它終將安頓我們,盡管歷盡劫難。

那么,什么是詩歌精神?答案是否已隱含在這里了?那就是:以“詩歌”一詞命名的、持續(xù)激活詩人的精神。阿多尼斯在《談詩歌》中開宗明義:“我的作品力求超越細節(jié)抵達整體,同時揭示有形與無形的事物?!边@時,他其實是在要求,我們應該從他的詩作里,讀出無數(shù)本互相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的書。語言學的,文學的,文化的,歷史的,現(xiàn)實的,政治的,天文地理的,甚至愛情和色情的。一句話:整個生活。這種視野,讓我直接想到屈原的《天問》:“曰邃古之初,誰傳道之?”一句話已把質(zhì)疑定在了創(chuàng)世紀的起點,而一個“曰”字,又圈定了人在語言中的先天局限。我也想起初次讀到葉芝《幻象》時的震撼,它讓我懂得:得有一個多么深邃宏富的精神宇宙,才支撐得起一首詩的寥寥數(shù)語!說到底,詩歌就是思想。雖然,那不等于邏輯化的枯燥陳述。我在別處說過,誰要做一個當代中國藝術(shù)家,她/他必須是一個大思想家,小一點兒都不行。因為我們的歷史資源太豐富、文化困境太深刻、現(xiàn)實沖突太激烈,對自我的提問太幽暗曲折,僅僅一個漢字的迷宮就滿布陷阱,要想“自覺”,談何容易!我還沒讀過阿多尼斯的四大卷哲學與文化巨著《穩(wěn)定與變化》,但,他的主題直逼核心:阿拉伯世界的時間觀如何以巨石般的穩(wěn)定,壓倒了變化的可能。這簡直就在對中國詩人說話:文革后,我們睜開眼睛時,與其說看見了“時間的痛苦”,毋寧說根本就是“沒有時間的痛苦”。所謂怪圈,究竟有沒有“圈”?或干脆原地未動?那么,看起來燈紅酒綠的現(xiàn)在呢?這個“有形”背后是何種“無形”?一本本書深處潛藏的“原版”是什么?歷史活著、疼痛、困惑、終至肯定,真正的文學,哪有不“宏大”的敘事?

一個問題中的問題:我們還有向自己提問的能力嗎?沒辦法,詩歌精神就是把每首詩變成《天問》,變成史詩。命定如此,否則什么都不是。

阿多尼斯對我說:“我最重要的作品是長詩?!边@又心有靈犀了。長,不是為長而長,那是詩意深度對形式的選擇。長詩之美,正在他強調(diào)的“整體”。猶如群山中有流云、有瀑布、有密林,你能貼近去欣賞每片葉子的美,但沒有一個局部能代替整體。長詩要求詩人擁有如下能力:完整地把握經(jīng)驗,提取哲學意識,建構(gòu)語言空間,最終一切統(tǒng)合于音樂想象力。用阿多尼斯的話:“它的各個層面都是開放的。”就是說,它必是一種語言的觀念藝術(shù),且讓每個細部充滿實驗性。一次,我開玩笑說:我們得小心區(qū)別“玩意兒”和“鎮(zhèn)國之寶”。一位當代阿拉伯或中國的詩人,絕不應僅僅滿足當一位首飾匠,靠裝配幾個漂亮句子取樂。詩歌是有“第一義”的,那就是修煉出純正靈魂的人,香草美人(阿多尼斯?)之人。聽其言,閱其文,如聆仙樂,汩汩灌來。此中精彩,豈是膚淺的雕琢能夠勝任的?我們該寫值得一寫的詩,“配得上”這動蕩時代的詩。在我和阿多尼斯之間,哪有“文化的沖突”?離開了冷戰(zhàn)的或阿拉伯——西方式的群體對抗模式,我們把公約數(shù)定在“個人的美學反抗”上,這被分享的詩意,蕩漾在比語言更深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全球化之間,至少這種全球化是我向往的:詩歌精神的全球化。當一位美國詩人和一位伊拉克詩人一起朗誦,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作品多么像。同理,讓阿多尼斯和我最愉快的,莫過于能從對方的字里行間讀出“我自己”:不安,震蕩,追尋,超越。永遠出發(fā),卻永無抵達。一次次瀕臨“從岸邊眺望自己出海之處”[2],把所有旅行都納入一個內(nèi)在的旅程,去書寫一生那部長詩。

詩歌精神的語法,貫穿在這部大書之內(nèi),通透璀璨。它,是我們唯一的母語。

倫敦,2009年1月6日

為你推薦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fā)。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yōu)質(zhì)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zhuǎn)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yè)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yōu)質(zhì)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万宁市| 林芝县| 南阳市| 静安区| 古浪县| 密山市| 方城县| 揭西县| 泸西县| 西盟| 安阳县| 天全县| 策勒县| 莎车县| 鹤壁市| 岳西县| 寻甸| 蓬溪县| 乾安县| 沁阳市| 东兰县| 陕西省| 万荣县| 龙江县| 瑞昌市| 泰兴市| 寻乌县| 普兰县| 辽阳市| 化德县| 垦利县| 岳普湖县| 习水县| 镇坪县| 梁平县| 扶沟县| 杨浦区| 宜川县| 田林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