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負載均衡和高可用技術

隨著業務的發展以及用戶訪問量的不斷增加,運維系統往往會遇到單臺服務器無法承載全部請求和處理負荷的情況。同時,對于系統的可用性(Availability)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業務的壓力能夠基本均衡地分布到不同的服務器上,同時減少單臺服務器宕機導致的業務連續性不可用的時間,是運維工程師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后續4章,筆者將對目前運維工程師需要熟悉和掌握的重要負載均衡(Load Balance)技術和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同時指出其中的最佳實踐方案,并結合案例配置,讓讀者能夠獲得更貼近工作實際要求的技能。

本章將概要描述各種負載均衡技術和高可用技術的原理,使讀者在閱讀后面的章節內容時能夠有充足的知識和技術儲備。

作為技術鋪墊,首先對ISO的OSI七層互聯參考模型進行簡單歸納,見表3-1。

表3-1 ISO的OSI七層互聯參考模型

通過對網絡進行分層,可以獲得以下成果。

·人們可以很容易地討論和學習各層協議的規范細節。

·層間的標準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塊化。

·創建了一個良好的開放互連環境。不同的硬件廠商、不同的軟件產品可以使用相同的協議進行互聯和互操作。

·降低了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使產品開發的速度更快。

·每層利用緊鄰的下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各層的功能。

OSI七層互聯參考模型,是分析問題的重要參考。通過對每一層的深入理解,才能對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獲得清晰的認識。以下內容使用到了該模型提到的相關概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治多县| 隆化县| 荣成市| 鄂托克前旗| 康保县| 札达县| 枞阳县| 司法| 和平区| 玉门市| 临湘市| 寿宁县| 马山县| 白山市| 临沧市| 清原| 盐源县| 永德县| 湘潭县| 常山县| 南和县| 太保市| 梓潼县| 措美县| 海原县| 汉阴县| 西乌| 察雅县| 陕西省| 南江县| 绵阳市| 怀宁县| 广州市| 泸州市| 江源县| 翁牛特旗| 遂溪县| 舟山市| 定兴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