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素書》,有一個美麗動聽的傳說。
漢代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說,秦末韓國貴族張良流亡下邳(今江蘇邳縣)時,在一座橋上遇見一位衣著奇異的老人。老人將《太公兵法》傳授給張良,告訴他:“讀了這部書可以做帝王的軍師……十三年后,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的化身。”張良認真研讀,后來真的做了漢高祖劉邦的軍師。十三年后,張良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見到谷城山下有一黃石。后人便尊稱這位授書老人為黃石公,而這本《太公兵法》,就是《黃石公素書》,簡稱《素書》。
雖然故事頗有傳奇色彩,但確實可以看出這位黃石老人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反秦隱士。宋代學者蘇軾指出:“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些奇人異士,隱居山林,通常被人們稱為“隱士”。他們雖然神龍見首不見尾,看似不食人間煙火,但每逢亂世,必定現身。或傳奇書,或授弟子,借以助人成就霸業。如春秋戰國時代的鬼谷子,身逢動亂之際,教授的五個學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尉繚子,各佐有稱霸雄心的諸侯,上演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黃石公就是這類隱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素書》原文雖然不到兩千字,但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對現代人的啟示意義重大。全書共講了五個問題:
一、闡明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以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
二、闡明了作者的用人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杰三類,是故其無異于儒家的理性意識及道德準則。作者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并且有著指導性意義。
三、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包羅萬象。
四、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作者認為“短莫短于茍得”“足寒傷心,人怨傷國”“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鐘”,這些對于后人參政議政有一定的啟示。
五、闡述了作者的處世之道。作者提出“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都給如何處理好各種關系提供了借鑒。
由此可知,《素書》是為從政者如何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如何把握道德與謀略的關系而寫的,但又不僅僅局限于此。書中這些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壽;用之治國,可以身居高位;用之經商,可以發財致富;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
《素書》原文并不長,詞句雖不十分難懂,但每句話的內蘊卻異常豐富、深邃。本書對原文中比較生僻的字詞皆給出了解釋,每句都附有現代漢語譯文。此外,還用“解讀”的辦法,盡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話的內涵。另外,對《素書》的每個觀點,都從處世、職場、管理三個方面,根據各個領域的特點作了解讀,并附有頗具趣味和針對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說,為讀者增加閱讀趣味。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