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愛的詛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
- (英)雅基·馬森
- 463字
- 2019-01-03 20:46:54
“可愛”的行家
我們都知道,“可愛的人”容易陷入一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A(通常為好的東西),那就是B(通常為不好的東西)。翻譯一下就是:如果我沒有百分之百的同情,那么我就是一個吝嗇、自私(這里,你還可以加上你自己覺得合適的否定詞)的壞人。這可能導致精疲力竭,以及所謂的“同情疲勞”。如果你認為,只有在你能夠幫助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并答應所有人的請求時,你才是個好人,那么,你必然會感到不堪重負、憤恨和精疲力竭。
我猜,很多人在讀這本書時都會想到所謂的“愛心”行業,依我看,這些天生就是為“可愛之人”而設的行業。但是,正如諺語“飛蛾撲火”的情形一樣,強光最終會燒死很多值得尊敬的好人。
你可能會意識到,前面提到的部分或全部情境都在你身上發生過。一定要記住,支撐它們的觀念和行為舉止都是學來的,因此,你完全可以以一種有利于你的健康和幸福的方式重新學習它們。
后面,我們會簡單地看一下打破魔咒的方法,并找回自己的需求。首先,你可能會愿意花一點兒時間做一下下面的練習,看看作為一個“可愛的人”,你自己又有哪些獨特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