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科學名家名作中的為什么
- 隋國慶
- 917字
- 2019-01-03 23:45:42
比薩斜塔上的較量,怎樣促成《運動的對話》的誕生?
《運動的對話》又名《兩門新科學》,是伽利略于1638年在荷蘭出版的一本力學、運動學方面的名著。該書是采用三人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寫得十分有趣。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相對性原理和自由落體定律,為以后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也為20世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590年,年僅25歲的比薩大學教授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一個經典理論提出了懷疑。亞里士多德說:如果把兩件東西從空中扔下,必定是重的先落地,輕的后落地。而伽利略卻認為是同時落地。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古圣人。在那時,一切科學、哲學問題,全部包括在他的學說里,他的思想被奉為金科玉律,對他的理論表示懷疑那是離經叛道的行為。
當伽利略提出這一懷疑后,自然沒有人相信他的話,不少人還紛紛指責他。于是,他決心搞一次實驗,讓人們親眼看看。
亞里士多德的崇拜者們為了叫伽利略當場出丑,要求他在大學的全體教授和學生面前做這一實驗,以使他在比薩大學永世翻不過身來。伽利略很樂于接受這個挑戰。
說也奇怪,這比薩城里有一座塔,拔地之后,卻向一邊斜去。這塔建于1174年,開始還是直的,但建到3層時開始偏斜,只好停工。過了94年后人們終不死心,又繼續施工,最后共修了8層,高54.5米,重14200多噸。沒想到這個偶然的施工錯誤,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勝——比薩斜塔。伽利略的這個實驗,就將在這個舉世聞名的斜塔上進行。
實驗的日期到了,斜塔周圍圍滿了人,有的是來看熱鬧,有的則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
時間到了,伽利略一只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鉛球,另一只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鉛球,慢慢地爬上了塔頂。當伽利略把兩個鉛球同時從塔頂拋下時,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正像林利略所說的,兩只鉛球同時落地。
這一結果震驚了看熱鬧的人群,也使準備看笑話的人目瞪口呆。盡管事實勝于雄辯,那些因循守舊、吃亞里士多德理論飯的人仍懷恨在心,1592年,他們找借口把伽利略趕出了比薩大學。
伽利略雖然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丟掉了飯碗,但是他寫下了《運動的對話》一文,提出了物理學上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定律:自由落體定律。
自由落體定律導致了以后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發現,使伽利略成了公認的“近代物理學的鼻祖’、“近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近代科學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