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克洛斯維諾爾”珍寶之謎

200多年以來,渴望得到“克洛斯維諾爾”號沉船上巨額財寶的人,始終沒有停止過他們的海上探寶活動。因為這個傳奇式的海難事故中所提到的財寶之多,實在太吸引人了。據(jù)說船上有金剛石、紅寶石、藍寶石和翡翠19箱,價值51.7萬英鎊;金錠,價值42萬英鎊;金幣,71.7萬英鎊,除此之外,還有難以估算的白銀。

好望角

這個故事要追溯到1782年6月15日。那天,一艘3桅大帆船“克洛斯維諾爾”號離開錫蘭港,鼓著滿帆在煙波浩瀚的印度洋上航行。船上有150名乘客,以及數(shù)以萬計的金銀財寶。

8月4日,當航行到非洲東南角沿海時,一陣強勁的風暴把船吹向海岸。帆船在風、浪和潮水的共同作用下,迅猛地向著懸崖峭壁沖擊。盡管船長采取了應急措施,還是無濟于事,木船被撞得粉碎。船上的人倉皇跳入大海,掙扎著上了岸。不久,這艘千瘡百孔的帆船,便帶著巨額的財寶和幾個未能上岸的水手,葬身海底。遇難地點距好望角約939千米。

一部分登岸的水手情況也不妙。岸邊是荒無人煙的熱帶森林,生存是很困難的。他們?yōu)榱藨?zhàn)勝死神,分成3個小分隊在山林中掙扎,以野菜充饑,希望能向好望角靠近,以求生計。但不幸的是,一些人死于野獸之口,另一些人又死于野菜中毒。到達好望角時,只剩下6名幸存者了。事后,他們把海難經(jīng)過和叢林歷險寫成書,流傳于世,引起轟動。但是,最使人們感興趣的,卻是那船上的巨額財寶。它們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探寶者前往尋覓。

1787年,有人首次對沉船進行搜索和打撈,但因找不到沉船的確切位置,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1842年,一位船長與10位馬來西亞潛水員合作,在沉船海域?qū)ふ伊?0個月,終于發(fā)現(xiàn)了沉船殘骸,并踏上了沉船甲板,但未能掀起沉重的貨艙蓋。他們向英國皇家海軍求助,也由于當時潛水技術(shù)的落后而無能為力。過了不久,沉船漸漸被泥沙掩埋了。1905年,一些水下探寶者組成“克洛斯維諾爾號”打撈公司,雇用了一批打撈人員前去勘查,用鉆機取樣法找到了沉船。在鉆取的泥沙中有250枚古錢幣,并從船上層甲板上取下了13門大炮,總算是有了不小的收獲。但埋藏在深處的財寶,由于當時無法長期潛入水下作業(yè),所以沒有找到。

1921年,又有人組織“打撈公司”。由于發(fā)起人曾是一位陸上黃金采礦者,熟悉礦井隧道開鑿方法,于是準備從岸邊開鑿隧道通往海底,再在船底打洞撈金。足足花了3個月時間,經(jīng)過艱苦的鑿巖作業(yè),才在40米深處開鑿了一條210米長的隧道,終點正好在沉船底下9米深處。當向上開鑿時,還未接觸船體,比較松軟的海底沉積層就塌陷了,海水涌進了隧道。曾有一名勇敢的潛水員進洞,摸到了木質(zhì)船底,但潛水員因無法在水下久留而無法撈金。巨額開支沒有得到補償,結(jié)果打撈公司被迫破產(chǎn)。隨著時間的流逝,隧道也塌崩堵塞,漸漸消失了蹤跡,最后沉船位置也無人知曉了。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尋找海底沉寶的夢并沒有破滅。隨著打撈能力的提高,一些人還想重整旗鼓,似乎有不拿到沉寶誓不罷休的決心。然而,“克洛斯維諾爾”號現(xiàn)在究竟在哪里呢?它上面究竟有沒有如此巨量的財寶?這些財寶是否已偷偷地被人撈走了呢?這對渴望尋寶的人們來說,仍然充滿著無盡的謎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分宜县| 望城县| 长丰县| 建水县| 治多县| 长白| 镶黄旗| 长治市| 句容市| 金湖县| 孝义市| 朔州市| 游戏| 阿鲁科尔沁旗| 淅川县| 双牌县| 化州市| 同江市| 白沙| 西乌珠穆沁旗| 合水县| 水城县| 安吉县| 日喀则市| 方城县| 夏邑县| 眉山市| 玉环县| 江津市| 东丽区| 康保县| 青岛市| 汶上县| 大关县| 北京市| 增城市| 怀安县| 榆社县| 上高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