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小兒多汗

出汗是人體皮膚調節體溫的重要機制之一,在高溫環境下,活動或玩耍時,大量出汗,汗液蒸發可以散發體內的熱量,同時出汗也能排泄一定的代謝廢物。汗腺的分泌是受自主神經功能的交感神經支配的。小兒多汗可分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可見于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蓋被過多、進食、劇烈運動后等,此時出汗為機體調節體溫所必需,所以稱生理性多汗。值得一提的是小兒時期由于代謝旺盛、活潑好動,出汗常比成人量多,尤其是嬰幼兒皮膚含水量較大,微血管分布較多,出汗也較多。另手足多汗常為體質性,有家族傾向。

病理性多汗往往出現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如平臥、睡眠時,也可見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病理性多汗是疾病的癥狀之一,除多汗外,往往還有疾病的其他癥狀。小兒引起病理性多汗的常見疾病有營養性疾病,如佝僂病、營養不良;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敗血癥;結締組織病,如風濕熱活動期;許多小兒在疾病初愈時往往也出汗較多,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一定關系。

多汗是小兒的常見癥狀,必須正確區分屬生理性多汗還是疾病所致,以免耽誤治療。

(1)多汗出現的時間。身體虛弱的小兒在白天過度活動,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但深睡后汗逐漸消退,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患兒多見這類多汗;而活動性結核病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則不僅前半夜多汗,后半夜天亮前也多汗,故有盜汗之稱;空腹時多汗應注意低血糖;進食時多汗多為生理性或體質性。

(2)多汗的伴隨癥狀。多汗伴易怒、煩躁、睡不安寧、夜間驚啼等癥狀和枕禿、顱骨軟化、方額、雞胸、漏斗胸等骨骼改變者多為佝僂病;多汗伴低熱、食欲減退、消瘦等表現者,應懷疑結核病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多汗伴骨關節游走性疼痛和心率增快等癥狀者,應注意風濕熱。

(3)多汗與年齡。嬰幼兒應注意活動性佝僂病;年長兒應特別注意結核病和風濕病。

(4)多汗的部位。感染性疾病、風濕病等所致多汗為全身性;手足多汗常為體質性,有家族傾向;頭部多汗見于佝僂病和正常小兒。

(程志忠 田琳 陶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新密市| 灌阳县| 社会| 乐山市| 改则县| 自治县| 清流县| 通州市| 徐汇区| 全南县| 镇平县| 鸡西市| 鲜城| 中西区| 五寨县| 新津县| 高青县| 梓潼县| 榆社县| 东宁县| 长白| 北京市| 宁蒗| 运城市| 称多县| 武功县| 收藏| 姚安县| 渝北区| 社旗县| 涞水县| 开平市| 上饶县| 隆化县| 五家渠市| 达孜县| 民乐县| 江达县| 秀山|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