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武漢市科學技術局

一、基本情況

市科技局信息中心成立于2007年,由原局屬事業單位更名而來,集中了原科技系統信息化的專業技術人員,專業從事局電子政務及信息化建設、運行與維護工作。

近幾年來,市科技局電子政務與信息化建設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肯定。信息中心緊緊圍繞局中心工作,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電子政務為核心,機關應用為重點,取得了一些成績。局電子政務建設先后被國家、省、市相關部門評為中國城市信息化成果應用獎、中國電子政務創新應用獎、中國政府網站網上辦事精品欄目、“2012年度電子政務創新應用獎”、湖北省電子政務示范工程、政府門戶網站全市前三甲等多項榮譽。基于云計算的科技電子政務平臺研究與運用、武漢市科技服務與辦公平臺建設工程項目等兩個項目先后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信息中心一方面加強電子政務應用建設,另一方面加強隊伍理論水平建設。近年來,由市科技局信息中心撰寫的《基于云計算的科技服務平臺研究與應用》入選《地方電子政務十大應用叢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13年,中心撰稿的文章先后被《電子政務年鑒》、《中國信息界》、《中國科技投資》錄用。

為加強市局信息化建設與領導,規范信息化及電子政務建設程序,局黨組于2007年成立了武漢市科技局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強化電子政務建設與安全保障。

二、2013年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以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為主體,構建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創新服務系統

在現有綜合辦公平臺的基礎上,采用全新的成熟電子政務流程平臺,結合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創新,定制開發了包括項目申報、專家管理、企業管理、成果管理等性能更穩定、功能更完善、管理更方便的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目前已完成項目申報、項目分組、項目審查、專家遴選、項目網上評審、計劃下達、中期檢查、簽訂任務書、后期驗收等功能,并上線運行。

(二)以科技服務中心、綜合辦公平臺和科技服務呼叫中心為支撐,打造服務科技人員優質體系

完善項目申報服務體系,為科技企業、科技專家和科技人員提供更周到、細致的服務。據統計,2013年計劃項目申報期間,信息中心共受理網上申報項目2357項,遴選出1217位專家(最終確認610位)參與網評,發放專家評審費69萬余元,本次項目申報和評審期間共撥出電話2300余次、發送郵件及短信2100余份、接聽電話2380余次。

1.新版科技服務中心承載各類項目申報系統

科技服務中心是市科技局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的對外窗口,既是市科技局的歷年項目申報和查詢、成果登記和查詢、進步獎申報和查詢、專家網評等系統的入口,又是政策信息發布、通知公告發布、相關文檔表格資源下載的通道。新平臺于5月11日上線運行,已經承載了今年的創新基金項目、2013年后資助項目和2014年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的網上申報工作,呈現了界面清晰、友好,系統運行穩定可靠等特點。此外,新版服務中心有效整合了項目申報系統、成果系統、科技進步獎系統、專家網評系統、專家庫系統、企業庫系統、往年項目申報系統,實現了界面的集成、用戶的統一和數據的共享。上線后,全新的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總體架構已形成,與市科技局辦公管理平臺形成兩大支柱。

2.綜合辦公管理平臺改版升級

在現有綜合辦公平臺的基礎上,采用全新的成熟電子政務流程平臺,經過功能設計和實施方案確定、功能開發、系統集成及數據遷移,已經完成了系統測試。新版綜合辦公管理平臺已具備通知公告、文件送審、督辦辦理、文件管理、文檔管理、會議室管理、信息化采購、短信發送和接收等功能模塊,可以滿足局工作需求,目前已經上線試運行。

3.科技服務呼叫中心為科技人員提供專業便捷咨詢服務

武漢科技服務呼叫中心(熱線號碼:85870766)是統一的對外服務熱線,目前有四條中繼線(可隨時擴充),提供五個坐席的在線服務,初步建立了知識庫系統。在申報和評審期間,實行8:30—12:00;13:30—17:30工作時間(含周末等節假日),下班時間實行語音互動及錄音記錄。2013年首次嘗試了話務員集中辦公,24小時接聽專家咨詢電話,隨時解答專家在評審中的疑問,盡快解決各種故障和問題,確保了申報和咨詢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三)門戶外網平穩運行,保障各類業務政務有序高效推進

堅持每日“讀網”制度,保障門戶外網的穩定和安全。2013年,共新增“青桐計劃”、“中小企業信用保險E計劃”外鏈、“學雷鋒三關愛”公益廣告、“武漢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實時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等專題專欄14個。據統計,全年網站點擊量為32萬人次。

同時,開展局門戶網站改版預研。對局門戶網站作了大量的總結和資料整理,并針對局系統各部門進行了系統地調研及需求收集,重新設計了一套欄目架構,對部分欄目進行刪除、拆分、合并、新增;清除部分過期信息以及無人維護的交叉欄目、停辦欄目;新增了公眾舉報互動模塊、提供外部用戶信息發布接口、支持手機瀏覽等功能。目前調研報告,功能和性能需求說明書均已完成。

(四)打造一流的科技專家管理服務系統,提升科技咨詢服務水平

一流的科技管理專家服務系統是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創新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為更好地配合科技管理工作,使項目評審更加科學、公正和嚴謹,市科技局信息中心對專家庫進行了升級改造。

1.完善充實專家信息,提高信息準確度

在專家所在單位的配合下,市科技局信息中心對已在庫5000名專家信息做了再次信息確認,對專家聯系方式、郵箱等重要信息進行了更新,完善了專家學科領域、成果專利、著作論文等信息,對已退休、工作單位變更的專家進行了標記或信息變更,在庫專家總數達到4251人。

2.增補企業專家和異地專家,提高評審公平度

將已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立項的企業項目負責人增補進入專家庫,企業專家已達655人,占15.4%。同時,邀請了合肥、長沙等地150名異地專家入庫。

3.專家實行分級管理,遴選程序更加規范

將在庫專家分為戰略專家、核心專家、普通專家、備選專家,專家分級納入專家遴選條件,保障了重點及產業化項目的評審。

4.密切聯系專家,完善與專家的溝通機制

組織召開專家庫建設工作座談會,吳志振局長在會上與來自在漢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科研處的負責人進行懇談。此外,在項目評審結束后,隨機抽取200余名參評專家進行電話回訪,進一步征詢了對網評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五)助力四城市科技合作,為推進科技資源相互開放和共享做了初步嘗試

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暨長沙、合肥、南昌、武漢科技合作協議》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科技合作聯席會會議紀要》的精神,為推進科技資源相互開放和共享做了初步嘗試。

1.建立四市科技局科技專家資源共享聯絡機制。與合肥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南昌市科技信息中心、長沙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各地負責專家庫工作的機構建立了聯系,就業務流程和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合作事宜進行討論與協商。

2.受南昌市科技局委托,順利組織開展了南昌市2012年度科技進步獎項目的異地初評工作。

3.開展了2014年度計劃項目評審專家異地評審試點工作。通過長沙、合肥和南昌市科技局邀請了72位異地專家,參加了12個組243個項目的評審工作。

4.專家資源共享交流和代理專家管理的探索。由四市科技局分別提出優勢學科和領域的專家、稀缺學科和領域的專家進行一定數量的專家資料交換,以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的合作。

(六)加強局中心機房運維管理

局中心機房作為支持信息化應用的平臺,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心在對機房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對運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7×24智能監控值守,保證機房運行信息及時送達。二是遠程定時巡檢服務——提前預警,消除隱患,定時進行機房全部或重點設備,重點測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與處理。三是定期現場巡檢服務,自動安排巡檢計劃,按計劃對監控系統及監控對象進行現場巡檢,排除隱患。四是快速故障處理服務——準確定位,高效處理,第一時間發現并準確定位故障,快速啟動規范的故障處理流程。五是機房運行分析服務,精細化管理,根據監控系統的數據和事件信息,定期分析機房運行情況。六是中心機房數據災難備份,引入模塊化數據中心概念,并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2013年對中心機房進行升級改造,已完成了部分模塊化建設。

(武漢市科學技術局 胡曉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赫章县| 永昌县| 湘潭县| 北辰区| 阿城市| 台山市| 南昌县| 固阳县| 壤塘县| 铁岭市| 商城县| 洛扎县| 五峰| 丹东市| 宜昌市| 仪征市| 台江县| 禹州市| 乐业县| 承德县| 嘉定区| 毕节市| 金昌市| 化德县| 梁山县| 汤阴县| 英吉沙县| 通州市| 萝北县| 常山县| 沙坪坝区| 射阳县| 绥江县| 视频| 德兴市| 察雅县| 宝兴县| 宜兴市| 获嘉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