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電子政務與社會信息化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

2001年以來,武漢市人民檢察院緊緊圍繞“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工作主題與“科技強檢”要求,嚴格遵循市檢察院黨組制定的“高點定位,高點設計,高標建設,高效應用”十六字信息化建設原則,不斷加大科技強檢工作力度,切實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重點突出信息化應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效促進了全市檢察工作科學發展。2006年10月,市檢察院檢察信息化應用工作在全國檢察機關技術信息工作會議上交流經驗;2007年5月,武漢市監所檢察信息化建設在全國監所檢察工作會議上交流經驗;2011年11月,市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技術信息工作會議上介紹信息化建設工作經驗;2012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敬大力在漢視察期間,對市檢察院信息化建設工作均給予高度評價。

一、武漢市人民檢察院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

(一)市檢察院信息化工作變遷與機構沿革

市檢察院信息化建設始于2001年。2000年全國檢察機關科技強檢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市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成立市檢察院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由辦公室具體主抓落實,初步建成了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局域網,實現了檢察統計工作信息化。

2004年10月,全國檢察機關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一網五庫兩類應用和一個門戶”建設工作(簡稱“1521工程”)。市檢察院籌措經費800余萬元,2003年立項報批,2004年施工建設,2005年建成“三網四室十五大智能系統”,實現了網上辦公、網上輔助辦案、網上教育、網上綜合事務管理等功能。

2007年3月,為了適應檢察改革的要求,突出信息化工作的專業地位,市檢察院黨組將信息化工作從辦公室劃歸檢察技術處負責。

2009年,高檢院提出“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實施”的科技強檢要求,適逢市檢察院立項建設檢察技術新大樓之機。市檢察院黨組抓住機遇,隨即制定“高點定位,高點設計,高標建設,高效應用”十六字信息化建設原則。并爭取專項資金2000余萬元,2008年年底立項設計,2009年施工建設,2010年7月建成集辦公、辦案、會議、網絡、視頻、監控、安保功能于一體的“十大智能化系統”。

2010年7月,專門成立信息網絡管理處(下設網絡應用組、視頻保障組、電子證據組及綜合保障組),負責規劃和指導全市檢察機關信息網絡工作,切實保障信息運維及網絡安全。

(二)重點信息化工作與建設項目及成效

1.重點信息化工作

市檢察院信息化工作主要包括十項內容:一是專線網、局域網、政務網、互聯網的規劃及維護管理和網絡安全工作;二是內網機房、外網機房、網絡控制中心等機房設備的維護管理和機房安全工作;三是檢察專線網應用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規劃、維護管理和上級院下發應用軟件的使用推廣工作;四是全院辦公計算機終端的日常維護、升級和殺毒等工作;五是大樓IPTV、門禁、考勤、大屏等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六是視頻會議技術保障和維護管理工作;七是市檢察院相關信息化建設工作;八是對區院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工作;九是全市檢察信息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十是領導和上級院交辦的其他信息化工作任務。

2.主要建設項目

市檢察院堅持“持續推進建設,突出縱深應用,強化統籌管理,全面確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精心指導信息化項目工程建設。經過艱苦努力,2010年7月,如期建成了“十大智能化系統”。包括:機房網絡系統、會議系統、多媒體培訓中心、多功能報告廳、綜合布線系統、電子顯示屏系統、通信保障系統、大要案指揮中心、樓宇自控系統和安全保衛系統。

3.項目成效

信息化的發展與應用為檢察事業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代表著檢察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方向。上述“十大智能化系統”的建成,實現了樓內通信辦公智能化和網絡系統高度集成化,對于規范法律監督活動,提高檢察機關辦公、辦案、辦會效率,提升檢察隊伍素質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實現了辦公辦案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辦公辦案水平,形成網絡化辦公辦案模式,統一規范執法行為,實現檢察信息資源共享,減少二次錄入帶來的大量重復工作和數據差錯,提高了辦公效率和辦案質量。2013年市檢察機關公文實現了網上起草、呈批、修改、流轉、歸檔,收文網上審閱、簽批、傳閱,逐步取消紙質文件流轉,各種信息發布、情況反映、活動安排、通知公告、文件傳達、理論調研、檢察動態全部在網上進行,在紙質文檔制作的同時,運用電子掃描等信息技術制作成電子檔案備份,建立卷宗檔案數據庫,使攜帶、檢索、提取、調用、加工更為方便快捷,不僅節約了空間,而且保證了安全性、可靠性,特別是統一業務應用軟件的上線運行,辦案工作全部在網上實施,實現了對案件的全程動態監督與制約,提高了案件質量和辦案水平,加大了訴訟監督的力度。

(2)規范了法律監督活動。信息網絡技術使辦案流程、辦案過程的各個環節得以規范設置和全程監督控制,使每一步都有詳細的操作記錄,形成了規范的辦案信息處理監控系統。通過信息系統聯網、網上舉報、專線接待、檢務信息發布、視頻會議、網上教育培訓等,促進了干警言行規范,依法辦事,避免了關系案、人情案的發生。轉變了傳統的辦公辦案方式和管理方法,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信息共享、交換和開發利用,大大提高了檢察機關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執法辦案效率。

(3)提供了執法活動安全屏障。智能會議系統、多媒體培訓中心、多功能報告廳、電子顯示屏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大要案指揮中心等智能系統的配備,既滿足了現代化智能辦公的客觀需要,又兼顧了檢察系統工作的保密特點。多媒體培訓中心以培訓業務為主導,兼顧考試等特殊應用,具有教師機遠程操控學生機、實時教材分發、專業課程編輯、紙質實物投影展示等多項功能,能更高效、更直觀、更科學地開展多媒體教學。多功能報告廳和視頻會議室具備舉辦各種會議、學術報告、舞臺表演、數字立體聲電影放映、VOD卡拉OK點播和完整的視頻會議功能。電子顯示屏系統具備動畫播放、幻燈片放映、電視收看、信息搜索等功能。投入使用以來,各項功能得到全面實現,為豐富干警文化生活、傳播檢察信息正能量發揮了積極作用。大要案指揮中心以武漢市院審訊指揮中心為軸心,通過專線網、指揮調度系統、網絡監控系統、審訊系統支撐平臺,建成覆蓋全市的遠程審訊指揮系統,使上級院可以遠距離地對下級院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下級院亦即可實時向上級院請示、匯報工作,既節省了人力和財力,又實現了保密的工作要求。

(4)加強了檢察隊伍建設。將信息化與業務工作和隊伍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建立新型的辦案工作和隊伍管理模式,逐步實現執法的規范化和管理的科學化。把辦案工作和隊伍管理的基本規范和要求細化為前后相連、環環相扣的工作流程,實現網上的動態管理、實時監督的質量控制,形成科學規范的長效管理機制,從根本上解決隊伍管理和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2013年,武漢市檢察機關人均電腦擁有量達1.5臺,實現了網絡全覆蓋,滿足了檢察隊伍建設的剛性需求。

(三)投資金額與運行維護情況

2001年以來,市檢察院圍繞信息化建設,通過上級院撥款和市人民政府支持,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000萬元。運行維護工作,主要由網絡管理處承擔,費用從市檢察院年度辦公經費中據實列支。

近年來,為了保證信息化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市檢察院先后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諸如《武漢市人民檢察院網站管理規定》、《武漢市人民檢察院計算機管理規定》、《武漢市檢察機關視頻會議管理規定》、《武漢市人民檢察院計算機網絡系統保密規定》、《中心機房管理制度》、《固定電話使用管理規定》、《關于武漢市人民檢察院電子證據受理范圍及工作流程的通知》、《武漢市人民檢察院視頻會議的保障及應急方案》等,從制度層面上有效保證了網絡的安全高效運行。

二、2013年度檢察信息化建設情況

2013年,科技強檢和檢察信息化建設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市檢察院緊緊圍繞辦公辦案工作需要,以信息化應用為重點,突出抓了檢察信息化建設,主要辦了13件大事。

(一)信息化建設工作

1.2013年2月,完成了市檢察院老辦公大樓信息化改造工作。對6個部門(辦公室、反貪局、反瀆局、技術處、老干處、案管中心)83個房間249個信息點作了調整、遷移和開通。

2.2013年4月10日,市檢察院辦案區24小時視頻監控存儲系統建成并通過驗收,實現了省、市、區檢察院三級一體化指揮、監控和互動,進一步規范了執法辦案活動。

3.2013年10月28日,市檢察院偵查信息查詢室建成并通過驗收。該項目投資90余萬元,歷時4個月,經過偵查指揮中心、信息網絡管理處的共同努力,其功能及其技術標準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4.2013年11月22日,市檢察院司法鑒定中心建成并通過驗收。該中心實驗室面積1000余平方米,投入資金1400余萬元,2011年立項啟動,歷時兩年竣工,通過半年的運行調試,2013年該項目已達到“湖北領先,中部第一”。

5.2013年6月,市檢察院率先實行專線網升速擴容工作,并成為全省檢察機關首家完成擴容任務的單位。2013年,市檢察院至省檢察院的專線網帶寬升級至100M,市檢察院至各區檢察院的帶寬升級至70M。

6.2013年12月7日,市檢察院投資90余萬元(不含萬里紅軟件費用),耗時近1個月,完成涉密系統分級保護,并一次性通過省保密局現場測評驗收,確保了網上辦公辦案的保密安全。

7.2013年12月底,全市16個基層檢察院中,除個別“兩房”在建單位外,已有13個基層檢察院共投資經費400余萬元,完成了視頻會議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了720P到1080P的升級,保證了更好的視頻會議效果。

8.2014年1月1日,經過近一個月的配置、調試和試運行,武漢市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軟件正式上線運行,這標志著市檢察機關辦案工作信息化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信息化應用工作

1.2013年10月,按照高檢院和省檢院的統一部署,市檢察機關全面實行了分級保護,從技術和物理層面加強了保密工作。

2.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降低了會議成本,節省了人力財力。2013年,共保障視頻會議63場,組織全市檢察機關視頻會議聯調43次。實現了與高檢院、省檢院相關會議的同步,保證了上級會議精神第一時間在市檢察機關傳達和貫徹。

3.司法鑒定實驗室建成投入使用,技術檢案實現了新增長。2013年,市檢察院充分利用司法鑒定中心的人力資源和先進設備,積極開拓檢驗鑒定案源,增大傳統鑒定案件數量,著力服務于全市檢察技術工作。積極拓展電子證據、心理測試等新型技術手段在檢察執法辦案中的應用。全年共辦理檢驗鑒定案件109件,文證審查案件532件,提供技術協助1712件。

4.信息技術協助案件辦理拓展了新領域。2013年,市檢察院積極適應新刑訴法、民訴法的要求,依托司法鑒定中心實驗室、偵查指揮中心查詢室等,充分發揮其功能,積極拓展新領域、開展新業務。依托電子證據實驗室設備和自身技術力量,完成存儲介質檢驗、密碼破解、手機等小型數碼設備檢驗等業務,全年辦理相關技術檢案36件。偵查指揮中心查詢平臺與市房產局、工商局、公安局、人民銀行、公務員局、衛生與計劃生育局、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等單位專線接入,開辟快速查詢通道,定期拷貝相關信息。建立健全“六大庫”(即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身份庫、案件線索庫,典型案例庫、要案案例庫、偵查謀略庫、偵查人才庫),并接入了行賄檔案查詢系統。市檢察院偵查信息平臺覆蓋范圍已形成相當規模,全部聯通后,可查信息單位數量將達50多家,且可實現與省檢察院“上下一體,相互補充”。

組織領導機構變更情況一覽表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信息化建設成果部分圖片展示:

圖2-1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智能化辦公辦案大樓

圖2-2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專線網機房部分場景

圖2-3 最高人民檢察院柯漢民副檢察長在省、市檢察院領導的陪同下,聽取信息網絡管理處王爍處長介紹機房設備情況(右一為市院孫應征檢察長,右二為省檢院王鐵民副檢察長,左三為最高檢柯漢民副檢察長,左二為市院周佳念副檢察長,左一為王爍處長)。

圖2-4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網絡控制室場景

圖2-5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多功能廳部分場景

圖2-6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會議室全景

圖2-7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中層干部會議室部分場景

圖2-8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司法鑒定中心

圖2-9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電子證據實驗室部分場景

圖2-10 最高人民檢察院曹建明檢察長在省檢察院敬大力檢察長的陪同下視察市檢察院辦案區(左一為曹建明檢察長,左二為敬大力檢察長)

圖2-11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聽取市檢察院檢察長孫應征關于辦案區情況的匯報(前排左二為曹建明檢察長,左三為孫應征檢察長)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 王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万盛区| 比如县| 子长县| 江都市| 镇平县| 澄江县| 黄陵县| 黑水县| 甘德县| 繁峙县| 阳原县| 邢台市| 柞水县| 新龙县| 获嘉县| 龙口市| 阳高县| 获嘉县| 康平县| 海伦市| 美姑县| 金坛市| 延边| 治多县| 宁阳县| 隆尧县| 沙坪坝区| 桦甸市| 云南省| 古田县| 伊宁市| 咸丰县| 南京市| 吴旗县| 司法| 嘉鱼县| 安宁市| 万全县| 满洲里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