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布的預言
通常,對于預言或預知信息的報告僅限于事件發生之后,但是,偶爾也有事前被公布的預言。
把自己的命運與“泰坦尼克號”連在一起的英國著名記者史狄德,曾寫了一篇客船撞擊冰山的小說,講述撞擊冰山的客船因攜帶的救生艇不足而釀成悲劇的故事。作者在小說的最后還加了一段預言性的話:“如果客船沒有配備足夠多的救生艇出海航行,那么這樣的事故說不定真的會發生。不!應該是肯定會發生。”
顯然,史狄德心里已有預感,但他是否預知了自己的未來還不能確認。事實上,在“泰坦尼克號”事件中,正是因攜帶的救生艇不足而使很多人遇難。史狄德小說里的事情真的變成了現實。可悲的是,史狄德自己也是遇難者之一。
也有預言被報紙偶然公布的情況。1978年12月6日,蘇格蘭報紙刊登了標題為《預言者無票乘車》的消息,內容是威爾士一名失業的預言者愛德華·皮爾遜(當年43歲)12月4日乘從因弗內斯到珀斯的火車,因沒有買票受到州法院起訴。據說他乘火車的目的是去找環境大臣,報告格拉斯哥將受地震襲擊的消息。
顯然沒人相信地震會發生,因為英國發生地震是很罕見的事,它只是失業者無票乘車的一個借口而已。可是,幾周后的一個夜晚,大地震果真襲擊了格拉斯哥,并對蘇格蘭各地的建筑物造成巨大損害。預言者愛德華·皮爾遜因此成為大名人。

格拉斯哥
聞名天下的預言家
諾查丹瑪斯(1503年12月14日-1566年7月2日),原名米歇爾·德·諾特達姆(法語:Michel de Nostredame),是法國籍猶太裔預言家,精通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留下以四行體詩寫成的預言集《百詩集》一部。有研究者從這些短詩中“看到”對不少歷史事件,如法國大革命、希特勒的崛起及重要發明如飛機、原子彈的預言。
有關諾查丹瑪斯顛沛流離的6年中的生活情況,人們不甚了解。根據他后來的著作推測,其間他經常旅行在洛林、威尼西亞、西西里等地,在各地結識了不少的藥劑師,并為他們鑒定藥品的優劣品質。他還將菲利普斯的一些倫理學與哲學的論文集由希臘語譯成了法語。社會上流傳諾查丹瑪斯有著非凡的預言能力也正是在這一時期。

諾查丹瑪斯畫像
1555年,諾查丹瑪斯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預言集,預言的時間跨度是從他所生活的時代直至世界末日。《諸世紀》這一題名與“百年”的概念沒有關系。而是因為每一部預言集由百首自由體詩或四行詩構成,故而得名。他打算寫1000首詩,編成10部預言集。但不知何故,第七部并未完稿(也就是說收入的預言詩未達到1000首)。當整理他的遺稿時發現,他曾經還想寫第十一部與第十二部,但未能實現便離開了人世。

諾查丹瑪斯雕像
詩是以晦澀難懂的文體寫成的,其中有法語、普羅旺斯方言、意大利語、希臘語以及拉丁語等,時間順序也故意被打亂,估計是為了逃避教會的加害而這樣做的,因此,詩中所隱藏的真正含義及秘密,非語言專家是難以破解的。
1555年,當他未完成的預言集公開出版后,諾查丹瑪斯在法國乃至歐洲名聲大震。出版物選用了他的前3部(300 篇)及第四部的部分內容。在當時,書是昂貴的奢侈品,只有貴族或有錢人才能買來閱讀,而普通的平民多半是文盲,預言集在宮廷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因為其中有一句似乎預見到了國王的死。
應卡特琳娜·德·梅迪西斯王妃的招請,諾查丹瑪斯于1556年 7月14日前往巴黎。因為王妃的特別關照,原本需要8周的旅行僅用了1個月就順利抵達。諾查丹瑪斯在圣米謝爾的一處旅店找到了住處。王妃恨不得立刻見到諾查丹瑪斯,于是第二天一早便招他進宮。在當地警察署長的帶領下,諾查丹瑪斯接受了王妃的召見。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人對這次召見做過任何記錄。二人的會談長達兩小時。據傳說,王妃向他詢問了暗示國王之死的四行詩,并對諾查丹瑪斯的回答表示滿意。事實上,卡特琳娜至死都一直很相信諾查丹瑪斯的預言。

諾查丹瑪斯
國王亨利二世對諾查丹瑪斯并不感興趣。雖然接見的時間極短,但仍然賞賜了他100枚金幣。王妃后又追加了30枚。對諾查丹瑪斯來說,這點賞賜實在是太少,因為他來巴黎的路費就花去了100多枚金幣。然而值得安慰的是,他的住處被移到了大主教的豪華住宅。在巴黎滯留的2周里,他會見了許多慕名來訪者,并利用占星術,給其以預見性的忠告。
之后不久,諾查丹瑪斯受到巴黎警方的追查,其理由是他以魔法惑眾。為此他不得不慌慌張張返回薩朗。可當他回到故里時,卻被作為名士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回到故里后,因患痛風及關節炎,他幾乎沒有做多少像樣的工作。大多數時間用于接待來訪者或著書立說。1568年,也就是他去世兩年之后,他的著作才得以公開出版,其實在此之前,他很多的預言早已被他人引用,說明他的部分書稿在出版之前就已流傳于世,而諾查丹瑪斯對此并不十分在意。
諾查丹瑪斯之所以對他的預言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保持沉默,大概是由于國王駕崩(1559年)所致,因為事實驗證了他預言的正確性。盡管如此,他仍對這一預言感到有些不安。為了不至于引起各界的恐慌,他對社會上流傳的預言只好保持沉默。但就在次年(1560年),迎娶蘇格蘭女王瑪麗為王妃的弗朗索瓦二世撒手人寰。從此宮廷中的人也公然引證預言詩。
諾查丹瑪斯著作的初期版本中,包括《諸世紀》在內,顯得十分的混亂。那是因為那些著作最初被分成兩部分,分別于1555年與1568年印刷所致。1555年所印的那一部分,連印刷日期都沒有。正因為如此,難免有一些被篡改過的、與真正的初版相隔數百年之遙的“初版”在世間流傳。
《諸世紀》出版的數量之多自然不必多言。但除圣經之外,再版達400余年而仍不絕版的書,恐怕除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之外就再也沒有了,他所喚起的人們的關心是絕無僅有的。
《諸世紀》也好,對《諸世紀》所做的注也好,大約30冊的書籍在他死后的各個世紀,從未中斷過出版。甚至在法國大革命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那樣不同尋常的時期,那些書籍仍然在大量出版發行。其中雖然有許多惡劣者,放棄公正的判斷,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篡改原文。也有人以批判的、懷疑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書籍。然而,卻沒有一個人企圖全面否定諾查丹瑪斯的正確的預言中所閃爍的星光。

諾查丹瑪斯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