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吃病的形成階段
(1)口吃病隨著心理障礙的形成而形成
口吃病的形成有他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隱蔽性等原因。口吃病形成的每一步,都是以心理障礙的加重為前提的。心理障礙的加重在語言的表現形式上,就是越來越口吃。口吃病的心理障礙和語言表現形式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惡性循環,使口吃病的形成成為一種必然。
(2)口吃病形成的必然性是有外因條件的
其外因條件有著多樣性。如在口吃的環境中生活,不良的語言一次次地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患者身邊人員的提醒:“你怎么結巴了,說慢一點。”口吃的提醒只會使口吃患者更加在意口吃,只會使口吃病的心理障礙更加嚴重。很多口吃患者,不就是在家人的“關心”不口吃而一步步走向口吃病的深淵的嗎?
(3)口吃現象的多少是變化的
但是,口吃現象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口吃病心理障礙的輕重,心理障礙輕重的變化會引起口吃現象多少的變化。有的口吃患者很少有口吃現象,但是他有口吃病的心理障礙,有說話的恐懼,說話偶爾會“卡殼”。“卡殼”是口吃病病態心理在語言上的表現。
口吃病形成的偶然性是指突發事件導致了口吃病心理障礙的產生。如強烈的恐懼和驚嚇會使人語無倫次,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只要通過心靈的撫慰和情感的溫暖,就會恢復正常人的語言功能。但是,有的卻始終走不出恐懼的陰影,常常心有余悸。于是,就逐漸有了口吃病的心理障礙,逐漸地成為了口吃病人。很多事例證明,強烈的恐懼和驚嚇的刺激,不僅使人成為結巴,還會使人成為啞巴。
口吃病的隱蔽性是指口吃病的心理障礙已經產生,其語言上口吃病的特征還不明顯的口吃病的現象。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生活壓力的加重,口吃病其就逐漸地暴露出來。常常聽到有的患者說:“我的口吃病初高中時沒有,上大學時開始,記得是從有一次上講臺說不出來開始的。”
其實不然,這類口吃患者老早就有口吃病的心理障礙,只是不十分明顯。只要有口吃病的心理障礙,不口吃或少口吃只是暫時的。心理障礙是口吃病產生和形成的根本原因。心理障礙是在生活的壓力中顯現出來的。所以,口吃患者在生活的壓力中使口吃現象暴露無遺!
口吃病的形成有內在的因素。誘發口吃病的外因條件只有通過內因的變化才會導致口吃病的形成。如果外因條件不管怎樣的誘發,或者不管他人怎樣提醒不要口吃,只要不往心里去,就不會有口吃病的形成。而事實上,口吃患者都是口吃的在意者。因為,口吃患者對口吃都比較敏感。如家長是口吃患者。其家庭中,為什么有的孩子患上了口吃病,有的孩子沒有患上口吃病呢?其差別就在于:有的對口吃在意,有的對口吃不在意。由此可以斷定:口吃病隨著心理障礙的形成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