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 E)

1.藥代動力學

(1)乙胺丁醇口服后經胃腸道吸收75%~80%,達峰時間2~4h。在體內各組織中分布廣泛,可濃集在紅細胞(紅細胞內濃度可達血藥濃度的2~3倍)、腎、肺、唾液和尿液中,在胸水、腹水濃度極低,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的血藥濃度20%~80%,表現分布容積1.6~3.9L/kg,蛋白結合率約10%~30%。血清除半衰期2.5~4h,腎功能減退可延長7~15h。約10%~20%的本品在肝臟代謝,經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排泄。給藥后約50%~90%藥物以原形在24h內經腎排出,約15%為無活性代謝物,腎清除率(CLa)為5.93~8.45ml/(kg·min)。在糞便中以原形排出約20%,乳汁中的藥物濃度約相當于母體血藥濃度。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可清除本品。

(2)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口服800mg, Cmax為2~5μg/ml, Tmax為2~4h, T1/2為4~5h。

2.藥理作用

乙胺丁醇為人工合成抑菌性抗結核藥,對生長繁殖期細菌具較強活性,對靜止期細菌幾乎無作用。對各型分支桿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3.作用機制

乙胺丁醇可能滲入分支桿菌體內干擾RNA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的繁殖。也有學者研究發現,本品作用靶分子是阿拉伯糖基轉移酶,此酶調節阿拉伯豐乳聚糖(AG)和甘露聚糖的生物合成。本品抑制阿拉伯糖基轉移酶而影響細菌細胞壁分支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肽聚糖復合物的形成,引起細菌細胞形態學變化。

4.耐藥性

乙胺丁醇耐藥性特點為106個細菌中存在一個突變耐藥菌。臨床用藥3~4個月可出現耐藥。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無交叉耐藥性。

5.劑量與用法

成人每日0.75~1.0g(15~20mg/kg)。

6.制劑與規格

乙胺丁醇片劑:0.25g。

乙胺丁醇膠囊:0.25g。

7.不良反應

(1)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視神經毒性,早期表現為視力模糊、眼球脹滿感、異物感、流淚、畏光等,嚴重者可出現視力減退、辨色力減弱,也有引起失明的報道。對視神經的毒性與劑量相關。

(2)胃腸道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

(3)過敏反應有瘙癢、皮疹、關節痛、頭痛、眩暈。

(4)其他。全身不適、精神反應、肝功能異常、粒細胞減少癥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咸丰县| 柘城县| 于都县| 万年县| 富源县| 青阳县| 互助| 门源| 彝良县| 米脂县| 双流县| 台北县| 岗巴县| 荃湾区| 玉山县| 广水市| 汤阴县| 尖扎县| 陆川县| 麦盖提县| 长宁区| 邹平县| 长岛县| 大姚县| 当阳市| 陇南市| 新干县| 彰化市| 鞍山市| 遂昌县| 盈江县| 武强县| 江安县| 文成县| 清水县| 十堰市| 峨边| 舟山市| 大余县| 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