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利福霉素類

(一)利福平(Rifampicin, RFP, R)

1.藥代動力學

(1)本品口服吸收可達90%~95%。利福平穿透力較強,能進入細胞,迅速分布于全身各臟器和體液中以肝、膽、腎、肺濃度較高。不易透入腦脊液,但腦膜炎時,腦脊液中濃度可達血中濃度的20%。還可分布入結(jié)核空洞、痰液、胎體中,利福平的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為89%。

利福平是藥酶誘導劑,提高藥酶活性,也加快利福平本身的代謝,因而連服1~2周后血中濃度和半衰期明顯減低,14天內(nèi)血藥濃度可降低40%。

利福平主要經(jīng)膽汁和尿排出,膽汁濃度可達200mg/L,部分經(jīng)肝腸循環(huán)再吸收。尿中排出15%~30%,其中1/3~1/2為原形,其余以糞便排出。利福平不能經(jīng)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2)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口服利福平600mg,其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Cmax(17.84±4.86)mg/ml, T1/2為(5.17±2.10)h, Tmax為(1.84±0.68)h, AUC為(126.67±34.02)μg/ml。

2.藥理作用

利福平為利福霉素類半合成廣譜抗菌藥,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抗菌活性。對革蘭陽性、陰性菌和結(jié)核分支桿菌均有抗菌活性。

3.作用機制

利福平與依賴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亞單位結(jié)合,抑制細菌RNA的合成,防止該酶與DNA連接,從而阻斷RNA轉(zhuǎn)錄過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對結(jié)核分支桿菌和其他分支桿菌,在宿主細胞內(nèi)、外均有明顯的殺菌作用。

4.耐藥性

利福平耐藥特點與耐藥機制為108個細菌中存在一個突變耐藥菌。本品單用易產(chǎn)生耐藥菌,與其他抗結(jié)核藥物合并用藥可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如與異煙肼并用,對這兩個藥均耐藥的菌株突變發(fā)生率為二者耐藥突變率的乘積,即108×106=1014。細菌對利福平的耐藥機制主要是由于RNA聚合酶β亞單位的編碼基因rpoB基因出現(xiàn)特異性突變,導致利福平不能與RNA聚合酶結(jié)合,從而引起細菌耐藥。

5.劑量與用法

一般于早晨空腹頓服。成人每日8~10mg/kg,體重≤50kg者每日量450mg,體重≥50kg者每日量600mg。兒童每日10~20mg/kg。

6.制劑與規(guī)格

利福平膠囊:0.15g、0.3g。

利福平片劑:0.15g。

口服混懸液:20mg/ml。

7.不良反應(yīng)

(1)肝臟損害。患者可出現(xiàn)氨基轉(zhuǎn)移酶升高、黃疸和肝大等,其氨基轉(zhuǎn)移酶多表現(xiàn)為一過性無癥狀的升高,在治療過程中可自行恢復。老年人、嗜酒者、營養(yǎng)不良者、兒童和肝膽疾病患者易發(fā)生肝臟損害。利福平與異煙肼合用可增加肝毒性。與對氨基水楊酸鈉合用也可增加肝毒性。

(2)消化道不良反應(yīng)。常見上腹不適、厭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發(fā)生率約為1.7%,一般不影響繼續(xù)用藥。

(3)精神系統(tǒng)障礙。可出現(xiàn)頭痛、嗜睡、眩暈、疲乏、肢體麻木、視力障礙和共濟失調(diào)癥狀。與乙胺丁醇合用有增加視力損害的可能。

(4)過敏反應(yīng)。可出現(xiàn)藥物熱、皮疹、蕁麻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減少、溶血、紫癜和急性腎衰竭等。

(5)大劑量間歇治療偶可出現(xiàn)流行“感冒樣征候群”,表現(xiàn)為畏寒、寒戰(zhàn)、高熱。

(二)利福噴汀(Rifapentine, RFT、DL-473)

1.藥代動力學

(1)利福噴汀藥代動力學特點。其半衰期比利福平長,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比利福平高,同時其組織中濃度以及組織與血清濃度之比高于利福平。

(2)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口服利福噴汀4mg/kg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為:Cmax為(4.84±1.16)μg/ml, Tmax為(6.94±2.15)h, T1/2為(17.56±5.39)h,消除速率參數(shù)(k值)為(0.043±0.015)/h, AUC為(154.55±51.01)μg/ml。

2.藥理作用

利福噴汀為半合成廣譜殺菌劑,體外對結(jié)核分支桿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濃度(MIC)為0.195~0.39μg/ml,比利福平強2~8倍。

3.作用機制

同利福平。

4.耐藥性

同利福平,與利福平呈交叉耐藥。

5.劑量與用法

600mg每周1次,或必要時450mg每周2次,頓服。兒童口服量酌減。

6.制劑與規(guī)格

利福噴汀膠囊:0.15g。

利福噴汀片劑:0.15g。

7.不良反應(yīng)

不良反應(yīng)同利福平,但較輕微,與其他利福霉素有交叉過敏反應(yīng)。

(三)利福布汀(Rifabutin, Ansamycin, LM-427, RBU, RBT)

1. 藥代動力學

利福布汀口服在胃腸道吸收很快,服藥300mg,4h后血藥濃度為0.49μg/ml,半衰期長達16~48h。高脂溶性,滲透性好,分布廣泛,巨噬細胞內(nèi)和組織內(nèi)濃度為血漿濃度的5~10倍,其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為71%~94%,對肝微酶的誘導作用較利福平低60%,對聯(lián)合用藥影響小。利福布汀在肝臟通過氧化和去乙酰化作用形成20多種代謝產(chǎn)物,約8%以原形從腎臟排出。

2.藥理作用

利福布汀是利福霉素衍生而來的半合成抗生素,對各型分支桿菌的作用均強于利福平,尤其對鳥型復合分支桿菌(MAC)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3.作用機制

利福布汀的主要抗菌機制同利福平,作用于DNA依賴性RNA多聚酶。另外,對細菌細胞DNA的合成還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因而對利福平耐藥株具有抗菌活性。

4.耐藥性

與利福平具有不完全交叉耐藥性。

5.劑量與用法

每次服150~300mg,每日1次。

6.制劑與規(guī)格

利福布汀膠囊:150mg。

7.不良反應(yīng)

利福布汀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小于1%,主要為胃腸道反應(yīng)、皮疹、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偶出現(xiàn)血小板機能不全、流感樣綜合征、溶血、關(guān)節(jié)痛、骨髓炎和呼吸困難。尚不能完全確定的不良反應(yīng)包括驚厥、麻木、失語和特異性T波改變。

(四)立復欣[利福霉素鈉注射液(Rifamycin Sodium Injection)]

1. 藥代動力學

靜脈滴注立復欣500mg后,高峰血濃度16~30mg/L,半衰期5~7h,膽汁中可達血濃度100倍。立復欣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強于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和氧氟沙星(其MIC數(shù)值為氧氟沙星的1/20)。

2.藥理作用

本品為半合成利福霉素類中的廣譜抗菌藥。對結(jié)核分支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3.作用機制

立復欣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菌體內(nèi)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從而影響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質(zhì)代謝,導致細菌生長繁殖停止而達到殺菌作用。

4.耐藥性

立復欣與其他類抗結(jié)核藥物間無交叉耐藥性。

5.劑量與用法

成人:每次500mg,配于5%葡萄糖液250ml中,每日2次。

兒童:用量為每日10~30mg/kg體重,每日2次。

靜脈推注:成人1次500mg,每日2~3次,緩慢推注。

6.制劑與規(guī)格

立復欣5ml:0.25g(25萬U)

7.不良反應(yīng)

(1)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一過性肝臟損害、黃疸、轉(zhuǎn)氨酶增高。

(2)可引起白細胞減少。

(3)尿中可出現(xiàn)管型,腎臟損害。

(4)過敏性皮炎。

(5)出現(xiàn)眩暈、平衡失調(diào)、耳鳴及聽力下降。

(6)惡心,食欲缺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米易县| 昭苏县| 临安市| 徐州市| 繁昌县| 衡东县| 安宁市| 吉隆县| 玉屏| 达日县| 曲阳县| 武义县| 许昌县| 界首市| 台前县| 正蓝旗| 且末县| 柘荣县| 台东市| 唐河县| 台北市| 冷水江市| 龙江县| 和硕县| 建阳市| 当阳市| 奎屯市| 万全县| 镇江市| 武强县| 吉林省| 措勤县| 和静县| 平阳县| 黎城县| 天等县| 静宁县| 老河口市| 赫章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