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學(xué)三書彩圖館
- 任媛媛
- 1378字
- 2019-01-03 23:02:20
金jīn
【姓氏來源】
金姓的起源主要有四:
其一:出自少昊金天氏。相傳少昊是東夷族的首領(lǐng),上古五帝之一,為黃帝的己姓子孫。少昊死后被尊為西方大帝,因古人有五行的學(xué)說,西方屬金,所以少昊又稱金天氏。少昊的后裔中有以金為姓的,稱金氏。
其二: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 之后。漢朝時,匈奴休屠王有子叫日
,漢朝初年時,歸順漢武帝,后來是漢室非常重要的輔國大臣。他曾鑄造過銅人像用以祭天,因銅像人又稱金人,因此被賜姓“金”氏,稱金日
,其子孫后代遂也世世代代稱金氏。
其三:為劉姓改姓為金氏。唐末五代時,十國之一的吳越國其開國之王叫錢镠,因“镠”與“劉”為同音字,為了避嫌,就將吳越國中的劉氏改為金氏。

少昊像
其四:出自他族或改姓。如南北朝時,羌族中有金姓;唐朝時,新羅國有金姓;明朝永樂年間,蒙古歸順明朝,賜姓金氏;另元時有金覆祥,其先本為劉氏,后改為金氏,以及清代文學(xué)評論家金圣嘆,本姓張,后改姓金氏。
【郡望堂號】
金姓的郡望主要有彭城郡、京兆郡等。
彭城郡:西漢時改楚國為彭城郡。東漢時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南朝時改為郡。
京兆郡:漢時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市西北)。三國轄區(qū)改為京兆郡。
金姓的堂號主要有“彭城”、“京兆”、“鴻文”等。
【繁衍變遷】
金姓發(fā)源地較多,少昊帝在山東曲阜登帝,其后代世居山東。新羅與高句麗、百濟三國國王均為金姓。漢朝時有金日 家族居住陜西,世代為官。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金姓人中有移居到甘肅的。唐朝,金姓已經(jīng)成為山西、四川部分地區(qū)的大姓。宋朝到明朝這一時期,居住在南方的金姓人散居在浙江、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地區(qū);居住在北方的金姓人,多聚集在河南、河北、遼寧等地。從清朝嘉慶年開始,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qū)的金姓氏族陸續(xù)遷至臺灣,繼而遠(yuǎn)徙海外。
【歷史名人】
金圣嘆: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人,著名的文學(xué)家、文學(xué)批評家。主要成就在于文學(xué)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都有評點。
金農(nóng):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清朝著名書畫家兼詩人,“揚州八怪”之一。
金岳霖:字龍蓀,中國哲學(xué)家、邏輯學(xué)家,是最早把現(xiàn)代邏輯系統(tǒng)地介紹到中國來的邏輯學(xué)家之一。
【姓氏名人故事】
忠孝金日
金日 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西漢初期,霍去病將軍出兵攻擊匈奴,大獲全勝。渾邪王便說服休屠王共同降漢,但是休屠王中途反悔,渾邪王便殺了休屠王,率領(lǐng)休屠王手下四萬余人投降漢軍,14歲的金日
因為父親被殺無所依靠,只能和母親弟弟一同淪為官奴,被安置在黃門署養(yǎng)馬。
漢武帝宮中設(shè)宴,詔令閱馬助興,見金日 體形魁偉、容貌威嚴(yán)地牽著馬從殿上過時,漢武帝感到很驚訝,一問才得知金日
是休屠王的后代,就拜他為馬監(jiān)。又因為金日
孝敬母親,做事謹(jǐn)慎,從不越界,深受武帝信任,成為親近侍臣。金日
有兩個兒子,聰明伶俐深受武帝的喜愛,常常留在身邊嬉戲。長子因為與宮女嬉戲,被金日
親手所殺,武帝因此對金日
更是敬重有加。

金日 忠孝兩全。
后來江充因為巫蠱之禍被殺,江充的好友馬何羅欲為江充報仇,便行刺武帝,早有警惕的金日 擒住馬何羅,保護(hù)了漢武帝的安全。漢武帝病重時,囑托霍光和金日
一同輔佐太子,并封其為秺侯,但金日
堅決不受。一年后,金日
也因病辭世,漢昭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賜謚號敬侯。金日
在維護(hù)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民族團(tuán)結(jié),以及鞏固西漢政權(quán)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