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學三書彩圖館
- 任媛媛
- 1171字
- 2019-01-03 23:02:18
施shī
【姓氏起源】
施姓的起源主要有四:
其一: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惠公之子姬尾的后裔,以“祖”字為氏。據相關史料記載,春秋時期魯國魯惠公之子,名尾,字施父,人稱施父尾。據說他擅長音律,通過別人賞樂姿態之變化,看人的生死。其后世子孫以施父字為姓,為施姓。
其二:出自上古施國,以國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夏時諸侯有施氏,施國滅亡后,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氏,稱施氏。
另有一說出自子姓,為商民七族之一?!蹲髠鳌飞嫌涊d,周初,衛康叔管轄“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锜氏、饑氏、樊氏和終葵氏等。施氏主要為制旗幟的工匠,其后代遂稱施氏。
其三:出自方姓,為避難改姓,為明朝方孝孺同族方氏?!缎帐显~典》上記載,明朝名士方孝孺,因為拒絕為明成祖朱棣起草登基詔書,被誅十族。其同族外逃避難,改為施姓,因“施”字拆開為“方人也”。
其四:出自他族改姓。明清時期,云南土司有施姓;云南白族中有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其漢姓為施姓。
【郡望堂號】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
【繁衍變遷】
施姓主要起源于先秦時期的魯國,即山東地區。因此,施姓最開始活動在山東、安徽地帶。之后逐漸南下,一部分進入湖南、貴州,另有一部分遷徙至四川和云南等地,成為西南地區施姓的主要聚集地。唐朝時期,在浙江地區形成了施姓的郡望——吳興郡。宋朝時,施姓就已經散播到江南各個地區,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并在西部川鄂和東方浙蘇皖地區形成了兩大聚集區。明朝以后,浙江成為施姓的第一大省,江西、福建、江蘇都有分布。
【歷史名人】
施之常:春秋時魯國人,是魯惠公第八世孫,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西施:原名施夷光,居西村苧蘿,故名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
施耐庵: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明朝著名作家,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
施閏章:清代文學家,安徽宣城人,順治年間進士,任山東學政,曾為蒲松齡的老師。博覽群書,工詩善文,享有盛譽。著有《學余堂文集》二十八卷。
施瑯:字尊侯,號琢公,明末清初著名將領,平字鄭氏,攻克了臺灣。

美人西施。
【姓氏名人故事】
施全廟的由來
在杭州城十五奎巷中,有一座施將軍廟,供奉的是南宋殿前司小校施全。
根據《湯陽縣岳飛廟志》記載,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后,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施全對秦檜的惑主誤國、殘害忠良也感到十分憤恨。因此在岳飛被害后的第九年,施全持刀藏身于眾安橋下,等待著秦檜上朝路過時,上前行刺。施全斬斷了秦檜轎子的一根立柱,卻沒能殺死秦檜,結果被秦檜手下逮捕。秦檜親自審理施全,施全大罵秦檜道:“全天下的人都想要殺敵御虜,只有你不肯,那我就只好殺了你!”秦檜聽了非常生氣,就下令將施全處以極刑,斬于市。
杭州城的百姓對施全的義舉十分感動,就在岳飛廟山門對面,建立了施全祠,紀念這位忠心耿耿的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