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企業家的七個角色
- 姜嵐昕
- 2200字
- 2019-01-03 08:29:38
2.以終為始
什么是“以終為始”?
很多人為什么事業做不好?因為他們是干一步,看一步,走一步。我們可以比較以下這兩個企業家,看哪一個更容易成功?有100畝地要開發,一個企業家是先干著,怎么樣做不知道,先干著再說;另一個企業家雖然現有的實力只能開發100畝地,但是他卻做了一個10年500畝地的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期3年,先征100畝地來發展,第二個階段為期4年,再征200畝地發展,第三個階段為期3年,再征200畝地發展。哪個企業家更容易成功?當然是第二個!因為他先把終點的目標做好,方向定好,然后“以終為始”地去進行推動。
為什么現在很多大學培養的人才找不到工作?因為很多人盲目地上大學,盲目地選專業,遇到一群盲目的老師教出一群盲目的學生,然后到社會上盲目地就業,最后盲目地工作。他們一切都是盲目的。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先確定好企業,再確定好學校,然后確定專業和老師,最后再確定有這種就業取向和夢想的學生。從終點推向起點,這樣學生從一開始就知道我未來在哪個單位工作,要做什么樣的崗位。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學習,學生畢業后就是企業歡迎的人才,就很容易找到工作。
大部分企業家為什么沒有成功?這些企業家不是沒有成功的能力,而是缺乏成功的定力。這種定力就是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他們太高估了自己最近5年的成就,卻低估了自己未來20年的成就。
從我23歲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就在黃帝陵前發誓,“為世界華人的富強而努力和服務,使華人企業成為世界經濟的脊梁。”從我發誓那天開始,我就告訴我自己,我要終身從事教育和培訓事業。無論遇到多大的誘惑,不管忍受多大的孤單,不管有多少的寂寞,我都愿意為這個使命奉獻我畢生的精力,無怨無悔!如果我不能“以終為始”地去實現這個大愿,堅守下去,我覺得自己都會遭天譴,我做什么都不會成功。
只要我“以終為始”地去堅持,我就一定可以把這個事情做起來。到了今天,我越來越感受到,當我“以終為始”地去堅持這個事情,最后連那些反對我、嘲笑我的人都會因為曾經對我的反對和嘲笑而感到羞愧,給我支持和力量。
陜西著名企業家,咸陽505集團董事長來輝武2003年剛認識我的時候,對我的管理和演講能力很是欣賞,就邀請我去他的公司,許諾送我公司的股份,再加2000萬元的年薪。我沒有去,我告訴他,我的興趣在演講。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來找我,說我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去演講,三分之二的時間去505集團工作。我還是沒有去。他當時很不理解,覺得我講課既累,又賺不了多少錢,而505集團的平臺很大,可以讓我有更大的發展。可是他哪里知道我心中的夢想和追求。
當我一開始就發誓要用一生的力量來從事教育事業,就算死都要死在這個行業;當我下定這樣一個決心的時候,我能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所以,“以終為始”的這種愿力支撐我帶領世華走到今天—十余年的時間,從當初5人的小團隊,發展成為擁有36家分公司和兩所大學,3000多位優秀同仁的集團公司。
很多企業為什么做不大?因為有些人雖然幾年來一直在經營企業,但是卻還在到處找有沒有其他的機會,他們沒有“以終為始”的愿力和定力。員工為什么走?因為他們發現老板都沒有定力,老板都左右搖擺,所以人心就散了。那些做幾個小時就要報酬的,注定只能成為鐘點工;一個月要回報的,只能做工薪族;愿意等一年要回報的,能當好職業經理人;接受過5年才有回報的,能成為投資人;愿意熬10年、20年的,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企業家;愿意熬30年、50年才有回報的人,才能成為大教育家;那些死了以后,思想仍在影響社會的人,才是真正的圣賢。所以,要做好企業,成為社會企業家需要定力和愿力,要拿出一生奉獻企業,奉獻社會,一生就做這個行業。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為大企業家、大教育家,但是我每一天都在鋪墊我的未來;我的每一天,都是以投資未來的眼光決定當下的每一天。這種“以終為始”的心境,讓我在事業的道路上,每一天都在接近我的目標,每一天都在靠近我的終極夢想。我不僅得到了今天所想要的,更對未來有了一個巨大鋪墊和投資。
嵐昕箴言
愿力是持續的力量,定力是生命力。“以終為始”的最大特點是,一個人在創辦企業時,詰問自己:“我最終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創建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什么價值?”
這么多年來,面對那么多誘惑,那么多選擇,我都沒有動搖。所以,我們不要高估了自己當下的成就,更不要低估了自己未來的成就。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和使命,并且30年、50年不變地為之努力,產生的力量絕對是驚人的。這個世上只有破產的企業,沒有破產的行業。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在創辦企業的時候,不是說走一步看一步,以后怎么發展那是未來的事情,而是一開始就想到,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我到底要創辦一個什么樣的企業。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百年夢想、百年愿景、百年不變的使命和追求確立起來的時候,不管企業如何跌宕起伏,不管事業遇到怎樣的坎坷與波折,他的魂始終在那里,他的終極目標依然在那里,他每天創造的價值不僅得到他今天想要的結果,更在為未來做了一個鋪墊和投資。也許最開始的5年、10年,看不到他有多大的變化,但是累積10年、20年、30年之后,他最終得到的價值和成就遠遠超越那些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為什么?因為大的成就絕不是靠一時的機會,而是需要歷史的積淀,而且越積淀到最后,越能爆發出無限的力量。所以,你最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取決于是否能夠堅持“以終為始”地去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