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企業家的七個角色
- 姜嵐昕
- 1721字
- 2019-01-03 08:29:39
1.踏上修行的路
商場如戰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彼此之間的競爭不啻于戰場上的搏殺。世界著名的調研機構蓋洛普統計發現:企業經營環境面臨巨變,其復雜程度超出十年前的2.5倍,企業競爭強度比十年前增加3.3倍,企業平均壽命是十年前的20%,企業利潤逐年遞減10%;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0~50年,中國大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8年,中國中小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年……
面臨如此嚴峻的考驗,企業家到底應該扮演一個什么角色來經營自己的企業?怎么樣做好一個企業家?企業家應該如何演繹好自己的人生呢?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先來看看王石與郁亮之間的故事。
當萬科一年的營業額只有幾十億元的時候,王石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他只任董事長,不再任總裁,而是讓郁亮任總裁。
最開始的時候,王石還不太習慣自己的角色轉變,因為沒有人向他請示工作了。很多具體的工作都是郁亮在處理。一段時間后,郁亮來向他匯報工作。當郁亮匯報完之后,王石就問這件事有沒有安排,那件事有沒有規劃,這件事情進行得怎么樣了。郁亮帶著敬佩的語氣說:“董事長,您太偉大了,您都沒有直接管理企業,沒有具體深入工作,依然對我們的工作了如指掌,一切盡在您的掌握之中。”
王石也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于是,每過一段時間,郁亮來匯報工作的時候,他都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久而久之,王石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郁亮再也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有價值感,隨之而來的是無所適從,凡事都要聽聽董事長的意見,看看董事長的想法,揣摩一下董事長的意思,整個決策的效率、團隊執行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都沒有得到最好地發揮。
如果再這樣下去,就會影響萬科的發展,所以王石做了一個決定,他跟郁亮說,“我要到西藏去修行一個月,在這段時間里,你不要跟我匯報工作,不要給我打電話,一切事情請自行作主,如果出了問題,你也不用害怕,即使董事會追究責任,也由我來承擔,因為人是我選的,是我推薦的,出了問題,應該由我來負責。”
沒有想到的是,郁亮在這一個月的時間,既沒有給他打任何電話,也沒有作任何請示和探討,而是全力地推動公司的發展,推動各項事業的規劃。一個月后,王石回到萬科,公司依然井井有條。郁亮發揮了最大的價值和能量,整個團隊的創造力、執行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高,團隊效率得到了巨大地提升。而王石也通過修行讓自己的思維更開闊,智慧得到升華,對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層的思考。
這時,王石才發現,就是因為自己一直待在公司,才導致了團隊的依賴;就因為自己對公司指導太多,導致團隊失去了自我的創造力。王石覺得自己只有離萬科更遠,團隊才能走得更遠;只有讓自己的修行境界變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領團隊,同時給團隊機會和空間,這個團隊才能爆發最大的能量。于是,王石又緊接著去參加各種峰會、論壇,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去哈佛進行為期一年的游學。而郁亮則帶領萬科迎來了高增長時代,并一舉沖破王石之前“不敢想象”的千億元大關。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現在很多企業一年營業額只有幾千萬、幾億、幾十億元,企業家就無法離開自己的公司,離開自己的城市,每天待在公司,每天帶著自己的團隊在那里工作。這樣的企業家還沒有修煉成真正的社會企業家,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就是一個包工頭、一個監工的角色。
所以,我要告訴每一個讀者朋友,要成為社會企業家,你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修行者。何謂修行?人只有不斷超越自己、修正自己,將不正確的通過調整改正,樹立正確的想法、做法、看法,然后讓自己不斷地從局限走向圓滿、從不足走向成熟,從束縛獲得超脫,最終得到更圓滿的境界。
嵐昕箴言
要踏上修行的路,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世界,去擁抱一個更大的世界;并讓團隊處在這個世界的中心,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世界中,自己的世界才會變大。
從老板到社會企業家,走的其實就是一條修行的道路。企業家唯有用修行的心性,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品味最好的生命狀態。在修行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不只是企業和同仁,連競爭對手、自己所在的行業、社會與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與自己合為一體,都是成就自己的資源;當你在修行的道路上時,你不再需要占有和執著,不再只是關注于自己的得與失,你會意識到自己的作用就是讓身邊的世界在你的參與下運作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