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馮嫽

西漢初年,北方的匈奴強盛起來,對漢王朝造成了嚴重威脅。當時,漢王朝無力反擊匈奴,只好對匈奴采取妥協安撫政策。到漢武帝時,漢王朝的國力強大起來,開始著手反擊匈奴。漢武帝一方面派軍隊反擊匈奴入侵,另一方面派使臣聯合西域諸國,夾擊匈奴。這些使臣當中,除最著名的外交家張騫(qiān)以外,還有一個很少被人知道的女外交家,她的名字叫馮嫽(liáo)。

解憂公主的請求

一天,漢武帝正在金殿議事,忽然接到西域烏孫國派使者送來的一封國書,說是嫁到烏孫的江都公主劉細君死了,烏孫國王要求再娶一位漢室公主。

烏孫這個國家,位于北方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里水草豐美、物產豐富,人民以游牧為業。它是西域的一個大國,是西域諸國中唯一能和匈奴抗衡的國家。漢王朝要實現“斷匈奴右臂”的戰略計劃,對于烏孫王的要求自然是應該答應的。但是這次派誰去呢?漢武帝不禁苦苦思索。上次派去的劉細君,由于不習慣西域的生活,成天愁眉苦臉,思念家鄉,結果年紀輕輕的就死了。這回一定要派一個性格開朗的姑娘。漢武帝想起了楚王戊的孫女劉解憂。劉解憂,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整天樂呵呵的。

漢武帝立刻召見了劉解憂,對她說:

“孩子,我準備把你以公主的身份嫁到烏孫,這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你到了那里,一定要和烏孫王好好相處,還要讓烏孫王和周圍的國家好好相處。要知道,你一個人的作用,抵得上千軍萬馬呢!”

解憂高高興興地說:

“為了父皇,為了我們漢家江山千秋萬代,女兒什么都可以做,請您放心。只是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你說吧!”

“請您一定要派我的侍女馮嫽跟我一塊兒去。她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姑娘,既懂史書,又知政事。沒有她,我解憂也會整天愁眉苦臉的。”

“哈哈哈!”漢武帝開懷地笑了一陣,說,“快把那個馮嫽召來。要是她真像你說的那樣,我就派她隨你到烏孫去。”

一會兒,馮嫽被召來了。漢武帝見她不僅生得端莊秀麗,而且口齒伶俐、機智靈活,立即答應了解憂公主的請求。不久,烏孫派來了迎親隊伍,漢武帝又派了一隊送親使者,解憂公主和她的侍者馮嫽乘坐錦車,離別了親人和祖國,一路上曉行夜宿,不久,來到了烏孫王國。

從侍女到夫人

馮嫽隨解憂公主到了烏孫國,就努力學習西域的語言和文化,深入了解西域各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情況。《漢書》上稱贊她“內習漢事,外習西域諸國事”。不久,她成了一個“西域通”,語言、舉止都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域人。解憂公主非常高興,想起出嫁的時候漢武帝的交代,就對馮嫽說:

“離開長安以前,皇上一再囑咐,讓我到西域以后,以烏孫為基地團結好其他國家,可惜我不如你聰明,西域諸國之事沒有你學得快、學得好。你能不能代我到其他各國走一趟,宣揚一下漢朝的威德,交結一下各國君主呢?”

“公主說不如我聰明,那我可不敢當。”馮嫽笑了笑,然后繼續說道,“不過,我理當為漢朝效命。公主既然信任我,讓我去聯絡各國,我自然沒有推辭的道理。”

“好!”解憂公主說道,拿出了漢武帝賜給自己的漢節遞給馮嫽,“你就作為我們漢朝的第一位女使節,去游說(shuì)西域各國吧!”

“遵命!”

于是馮嫽手持漢節,騎著馬,跋山涉水,不畏艱險,風塵仆仆地到西域各國訪問。由于她聰明伶俐、美麗大方、知書識禮、能言善辯,所以每到一處,都會受到當地君臣的熱烈歡迎。就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漢朝來了一位友好的女使者,一致尊稱她為馮夫人。

后來,烏孫的右大將非常賞識馮嫽的才干,深深地愛上了她。馮嫽見右大將作戰勇敢、忠厚善良,也對他很有好感。解憂公主知道了他倆的心思,認為這是挺好的一對兒,同時也有利于民族間的團結,就出面成全了他們,讓他倆結為恩愛夫妻。

甘擔重任

馮嫽隨解憂公主在烏孫定居后不久,烏孫國因為王位的繼承問題,接連發生內亂。原來,烏孫人把國王稱作“昆彌”。解憂公主出嫁的時候,在位的昆彌名叫軍須靡,解憂公主和他結婚后不久,軍須靡得了重病,百般醫治無效,死了。這時候,解憂公主還沒生孩子;軍須靡和另一個妻子生的孩子叫泥靡,又因為年紀太小,不能治理國家。于是,王位暫時傳給軍須靡的叔伯兄弟翁歸靡。按照烏孫國的規矩,解憂公主又和翁歸靡結了婚。

解憂公主和翁歸靡年齡相當,兩人感情很好。翁歸靡為人和氣,身體肥胖,烏孫人都叫他“肥王”。后來,解憂公主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她還輔助翁歸靡治理烏孫,使烏孫達到了繁榮富強的鼎盛時期。

轉眼很多年過去,泥靡長成了一個健壯的青年,可是,“肥王”卻變得很蒼老,好像比公主大得多,而且身體很不好,大概不久于人世了。死,他并不怕,他擔心的是王位的繼承問題。按照原來商定的,他應該把王位還給哥哥的兒子泥靡。可是這個泥靡性格殘暴,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王,整天為非作歹,干盡壞事。翁歸靡和解憂公主商量,決定借助漢朝力量,把王位傳給他們的大兒子元貴靡。可惜,計劃還未實現,翁歸靡就病死了,王位還是落到了泥靡手里。

泥靡做了烏孫王以后,果然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百姓們怨聲載道,都叫他“狂王”。公元前53年,解憂公主和漢朝使臣商議,決定在一次宴會上把“狂王”殺掉。誰知干得不利索,“狂王”負傷逃脫了。這時候翁歸靡的一位匈奴妻子生的兒子烏就屠依靠匈奴的支持,趁機渾水摸魚,殺了“狂王”,逃到深山,準備勾結匈奴自立為王,奪取烏孫天下。烏孫一時出現了倒向匈奴的危局。

當時,漢王朝駐在西域的都護鄭吉,把這些情況報告給在位的漢宣帝。漢宣帝派了將軍辛武賢率兵一萬五千名,西出敦煌,準備配合鄭吉夾擊烏就屠。鄭吉覺得用兵征剿不是個好辦法,決定先派人前去勸降。可是,誰能擔起勸降的重任呢?鄭吉和解憂公主都想到了馮嫽。

于是,鄭吉把馮嫽請來,向她說明了原委,并征求她的意見。馮嫽聽后一口應承下來。鄭吉不得不再三提醒她說:

“兩軍對壘,到對方去勸降,這可是個相當危險的差事。請夫人仔細考慮,如有難處,我可另派人去。”

“就這樣定了吧!”馮嫽爽快地回答道,“我知道這是件危險的差事,可為了漢朝的安寧,也為了烏孫國的安寧,我愿意擔此重任。”

“那我一定要加派兵將護送,確保你的安全。”鄭吉說罷就要調兵遣將。

“不用!”馮嫽連忙阻止道,“請都護派一兩名不帶兵器的隨從給我就行啦!”

就這樣,已經五十多歲的馮嫽騎上快馬帶著少數隨從,輕車簡從地向烏就屠盤踞的深山馳去。

女大使勸降

馮嫽一行剛闖進深山,烏就屠就得到了手下哨兵的報告。他先派出一隊精兵前去攔截,然后自己全副武裝,帶領一大隊士兵殺氣騰騰地趕了過來。可當他和馮嫽照面以后,不禁驚呆了。原來,烏就屠是右大將的好友,平時對馮嫽也很尊敬,今日見馮嫽親自前來,料想必有要事,就趕忙策馬迎上前去說道:

“夫人此來,不帶兵馬,想必定有事告訴我吧?”

“我來是想助你一臂之力呀!”馮嫽不動聲色地說。

“助我?歡迎!歡迎!”烏就屠高興極了,連忙把馮嫽引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問,“不知夫人怎樣助我一臂之力?”

“對朋友的幫助,莫過于忠告。”馮嫽懇切地說道,“今日我特地趕來,是想勸你立即放下刀槍,歸順漢朝!”

“啊?您這是什么意思!”烏就屠吃驚地問。

“你現在就這么一點兒人馬,連烏孫國都奪不下,可已經得罪了漢朝。如今大漢皇帝派兵前來征剿,已經到了敦煌,馬上就要把你團團圍住。到那時候,你還能活命嗎?你是右大將的好朋友,也就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有難,我能袖手不管嗎?……”馮嫽說著,動了真情,禁不住哭了起來。

“夫人,夫人!”烏就屠見馮嫽真心實意為自己,很受感動,“您說該怎么辦呢?”

“只要你不再鬧事,我可以請求漢朝皇帝給你個封號。”

“好吧,我聽您的!”

一場即將燃起的戰火,就這樣平息了。不久,漢宣帝召回馮嫽,正式任命她為使節,代表漢王朝去處理這件事情。按照漢宣帝的旨意,封解憂公主的長子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并且把人口和牧地分開,大昆彌領十分之六,小昆彌得十分之四。從此,烏孫國同時有了兩個國王。漢王朝沒費一兵一卒,就平息了這場戰亂。馮嫽得到了漢宣帝的充分信任。西域人民避免了一場刀兵之苦,對馮夫人也更加尊敬了。

三進烏孫

公元前51年,烏孫大昆彌元貴靡因病逝世,他的兒子(就是解憂公主的孫子)星靡繼承了王位。這時候,解憂公主已經快七十歲了,因思鄉心切,征得漢宣帝同意后,她和馮嫽一起回到了漢朝都城長安。

誰知沒多久,漢宣帝又收到了大昆彌星靡發來的告急文書。原來,星靡是個秉性怯弱的國君,祖母解憂公主和馮嫽一走,他治理不住國家,小昆彌烏就屠趁機聯合匈奴欺侮星靡,反對漢朝。漢宣帝得訊后非常著急,究竟是派兵鎮壓,還是遣使安撫,一時拿不定主意。消息傳到馮嫽那里,她不顧自己也已經年近古稀,主動上書宣帝,要求再次出使烏孫。

漢宣帝立即召見馮嫽,對她說道:

“您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大半輩子生活在異域客地,現在好不容易回到長安,應該過過清靜安逸的日子,為什么還要主動請求到烏孫去呢?”

馮嫽行了一個君臣大禮,然后爽朗地回答:

“啟奏萬歲!臣婦確已上了年紀,本想在萬歲駕前過幾年清閑日子。可是,想到烏孫國動蕩的局面,臣婦怎能安得下心,睡得著覺?解憂公主和臣婦一生,一直致力于漢朝和烏孫國的友好,如今怎能眼看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事業毀于一旦呢?臣婦年老了,可心還未老,愿意再次去烏孫,完成兩國友好交往大業!”

漢宣帝見馮嫽言辭懇切,非常高興,就派了一百多名騎兵護送她前去。這已經是馮嫽第三次出使烏孫了。第一次是隨解憂公主出嫁到烏孫,第二次是奉漢宣帝之命平定烏孫內亂。

第三次到烏孫后,馮嫽以她出色的外交才干,很快就恢復了烏孫的局勢。她還向漢宣帝建議,對積極輔佐大昆彌的官員進行獎勵,封賞他們漢朝的官衣印綬。從此,烏孫的官員兼受漢朝的封賞,都一心一意替大昆彌出主意,想辦法,很快又使烏孫國繁榮富強起來。原來那些因傾向匈奴而逃亡在外的人,也紛紛回國安居樂業。

馮嫽不僅在烏孫活動,還抽出時間,到周邊各國去宣揚漢王朝的政策主張,使整個西域的和平安定局面維持了很久。而馮嫽本人,由于年事已高,晝夜操勞,不幸死在任上。

馮嫽作為中國古代婦女,不留戀小家庭生活,為國家大事外出奔波,是十分難得的。她不顧個人安危,處處以國家利益為重,事事從民族和好著想,不愧為一位有膽有識的外交家,是我國古代婦女的杰出代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乃东县| 普陀区| 理塘县| 汝州市| 曲麻莱县| 吉木萨尔县| 石家庄市| 曲靖市| 历史| 武平县| 宁城县| 永和县| 昆山市| 赤水市| 饶平县| 马边| 科技| 洛宁县| 嘉祥县| 东阿县| 麦盖提县| 井研县| 涿鹿县| 白银市| 抚州市| 瓮安县| 赫章县| 岚皋县| 昔阳县| 阳江市| 乐至县| 瑞金市| 大英县| 连城县| 广河县| 阳原县| 新河县| 漳浦县| 项城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