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
晏嬰(yàn yīng, ? ~公元前500年),又叫晏平仲,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相國(大臣里面權力最大的官)。作為國君的主要助手,晏嬰節儉樸素,關心人民的疾苦,敢于當面批評國君的錯誤。他知識豐富,反對迷信,聰明機智,能言善辯。人們都尊敬地叫他“晏子”。有一本叫《晏子春秋》的書,專門記錄了晏子的故事,其中有很多至今還在流傳著。

“我家不窮!”
有一天,齊景公的一位大臣有事去晏子家,正趕上晏子在吃飯。晏子請客人同他一起吃,可是飯是按晏子一個人的飯量做的,結果客人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后來這位大臣把這件事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吃了一驚,說:“啊,晏子家里這么窮么?”
隨后,齊景公派人給晏子送去許多錢和糧食,還給晏子帶話說:“這些錢和糧食,是專門給您招待賓客用的。”
晏子堅決不收。齊景公又接連兩次派人來送,都被晏子謝絕了。齊景公有點不高興,晏子就去向他解釋說:“我家并不窮。一個大臣為國家辦事,得到報償。他拿這些報償去為百姓造福,那就是替君主來治理百姓了。如果一個大臣要把君主給他的報償都獨個藏起來,那他再富有也不過像一只箱子罷了。最后他死了,財產還是要換新主人的。這種替別人看管錢財的傻事,聰明人是不會干的。我只要有飯吃,有衣穿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