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會計機構是各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職能機構,會計人員是直接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會計機構,配備合適的會計人員。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辦理會計事務的組織方式

1.單獨設置會計機構

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是指單位依法設置獨立負責會計事務的內部機構,負責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擬定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參與擬訂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實行情況,辦理其他會計事務等。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

2.有關機構中配置專職會計人員

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當在有關機構中配置專職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會計主管人員是指不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的單位里,負責組織管理會計事務、行使會計機構負責人職權的負責人。

3.實行代理記賬

沒有設置會計機構且未配置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根據《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持有代理記賬許可證書的其他代理記賬機構進行代理記賬。

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

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指在一個單位內部具體負責會計工作的中層領導人員。設置會計機構的,應該配備會計機構負責人;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應該在專職會計人員中指定會計主管人員。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

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

會計工作崗位的概念

會計工作崗位是指單位會計機構內部根據業務分工而設置的從事會計工作、辦理會計事項的具體職位。

在會計機構內部設置會計工作崗位的意義如下:

(1)有利于明確分工和確定崗位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

(2)有利于會計人員鉆研業務,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3)有利于會計工作的程序化和規范化,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4)有利于強化會計管理職能,提高會計工作的作用;

(5)是配備數量適當的會計人員的客觀依據之一。

會計工作崗位設置的要求

1.按需設崗

各單位會計工作崗位的設置應與本單位業務活動的規模、特點和管理要求相適應。通常,業務活動規模大、業務過程復雜、經濟業務量較多和管理較嚴格的單位,會計機構相應較大,會計機構內部的分工相應較細,會計人員和崗位也相應較多;反之相反。

2.符合內部牽制的要求

內部牽制是通過實施崗位分離自動實現賬目間的相互核對來保證相關賬目正確無誤的一種控制機制。其主要內容包括:

(1)內部牽制制度的原則,即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物賬分離等;

(2)對出納等崗位的職責和限制性規定;

(3)有關部門或領導對限制性崗位的定期檢查辦法。

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凡是涉及款項和財務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分工辦理,以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出納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出納以外的人員不得經管庫存現金、有價證券、票據。

3.建立崗位責任制

會計機構內部崗位責任制是指明確各項具體會計工作的職責范圍、具體內容和要求,并落實到每個會計工作崗位或會計人員的一種會計工作責任制度。會計崗位責任制是單位會計人員履行會計崗位職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證。因此,各單位應當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

4.建立輪崗制度

對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以促進會計人員全面熟悉業務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會計人員輪崗,不僅是會計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輪換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也有利于增強會計人員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進一步完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主要會計工作崗位

會計工作崗位一般可以分為:

(1)總會計師(或行使總會計師職權)崗位;

(2)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崗位;

(3)出納崗位;

(4)稽核;

(5)資本、基金核算;

(6)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7)職工薪酬、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8)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9)總賬;

(10)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11)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12)其他會計工作崗位。

開展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相應工作崗位,也可以與其他工作崗位相結合。

會計機構中對正式移交之前的會計檔案進行保管的工作崗位屬于會計崗位;但檔案管理部門中對正式移交之后的會計檔案進行保管的會計檔案管理崗位,不再屬于會計崗位。

單位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和政府審計等工作相關的崗位也不屬于會計崗位。

三、會計工作交接

會計工作交接,也稱會計人員工作交接,是指會計人員工作調動、離職或因病暫時不能工作,應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的一種工作程序。

交接的范圍

會計人員工作交接的范圍有:

(1)會計人員臨時離職或因病不能工作、需要接替或代理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或單位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接替或者代理,并辦理會計工作交接手續;

(2)臨時離職或因病不能工作的會計人員恢復工作時,應當與接替或代理人員辦理交接手續;

(3)移交人員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親自辦理移交手續的,經單位負責人批準,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辦交接,但委托人應當對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

交接的程序

會計人員工作調動或者因故離職,必須將本人所經管的會計工作全部移交給接替人員。沒有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調動或者離職。

辦理會計工作交接,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表1-18 會計工作交接程序

續表

續表

交接人員的責任

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員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在其經辦會計工作期間內發生的,應當對這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即便接替人員在交接時因疏忽沒有發現所交接會計資料存在真實性、完整性方面的問題,如事后發現仍應由原移交人員負責,原移交人員不應以會計資料已移交而推脫責任,接替人員不對移交過來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法律上的責任。

四、會計從業資格

會計從業資格的概念

會計從業資格是指進入會計職業、從事會計工作的一種法定資質,是進入會計職業的“門檻”。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證明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下簡稱持證人員)不得涂改、出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適用范圍

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的人員,以及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1)出納;

(2)稽核;

(3)資本、基金核算;

(4)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5)職工薪酬、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6)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7)總賬;

(8)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9)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10)其他會計工作。

單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評審、會計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不得申請取得會計人員榮譽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1.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實行考試制度

會計從業資格實行無紙化考試,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應當一次性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遵循統一指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2.會計從業資格報名條件

申請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會計和其他財經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3)具備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

注意】因有《會計法》第42、43、44條所列違法情形,被依法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1.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機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等中央主管單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等按各自權限負責本部門(本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2.信息化管理制度

會計從業資格實行信息化管理。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持證人員從業檔案信息系統,及時記載、更新持證人員的有關信息。具體包括:

(1)持證人員的相關基礎信息;

(2)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情況;

(3)持證人員的變更、調轉登記情況;

(4)持證人員換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

(5)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6)持證人員受到表彰獎勵情況;

(7)持證人員因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會計職業道德被處罰情況。

3.監督檢查制度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對下列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1)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情況;

(2)持證人員換發、調轉、變更登記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

(3)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和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情況;

(4)持證人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情況;

(5)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4.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制度

持證人員應當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持證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采取學分制管理制度。

5.變更登記制度

持證人員的姓名、有效身份證件及號碼、照片、學歷或學位、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開始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等基礎信息、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持證人員受到表彰獎勵情況發生變化的,應當持相關有效證明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從業檔案信息變更。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在核實相關信息后,為持證人員辦理從業檔案信息變更。

持證人員的其他相關信息發生變化的,應當登錄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指定網站進行信息變更,也可以到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

6.調轉登記制度

持證人員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辦理調轉登記手續。

7.定期換證制度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6年定期換證制度。持證人員應當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期前6個月內,填寫定期換證登記表,持有效身份證原件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換證手續。

8.會計從業資格的撤銷與注銷

表1-19 會計從業資格的撤銷與注銷

五、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與職務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指擔任會計專業職務的任職資格,分為初級資格、中級資格和高級會計資格三個級別。

表1-20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概述

會計專業職務

會計專業職務是區分會計人員從事業務工作的技術等級。會計專業職務分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其中,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為初級職務。

表1-21 各會計專業職務的工作職責和任職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平陆县| 电白县| 永新县| 黔东| 文登市| 岳普湖县| 鹤壁市| 永平县| 沙田区| 铅山县| 扶绥县| 新沂市| 陆河县| 和平区| 普陀区| 乳源| 乌拉特前旗| 天镇县| 峨眉山市| 梨树县| 靖江市| 中卫市| 买车| 荔浦县| 麻栗坡县| 固阳县| 黄冈市| 琼结县| 夏邑县| 上杭县| 子长县| 乳源| 峨眉山市| 钦州市| 望奎县| 汉寿县| 崇阳县| 垣曲县| 葫芦岛市|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