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我國會計法律制度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以及會計年度、記賬本位幣、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財產清查、會計檔案管理等方面對會計核算進行統一規定。

一、總體要求

會計核算的依據

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指各單位在生產經營或者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包括引起資金增減變化的經濟活動。

注意】并不是所有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都需要進行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例如,簽訂合同或協議的經濟業務事項。

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資料進行會計核算,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對此,《會計法》作出了禁止性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一旦違反,即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因為以不真實甚至虛假的經濟事項作為會計核算的基礎,據此提供的會計資料不僅沒有可信度,相反會誤導使用者,侵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1.會計資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

會計資料是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形成的,記錄和反映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的會計專業資料,主要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

會計資料作為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經營者進行管理和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資料所記錄和提供的信息也是重要的社會資源。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

2.提供虛假的會計資料是違法行為

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對會計資料最基本的質量要求,是會計工作的生命線,各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執行,保證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真實性和完整性。

表1-4 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概述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表1-5 偽造、變造會計資料和提供虛假財務報告

二、會計憑證

會計憑證是指記錄經濟業務發生或者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是登記賬簿的依據。每個企業都必須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進行賬簿登記,如實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會計法》對會計憑證的種類、取得、審核、更正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三、會計賬簿

會計賬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賬頁組成的,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系統、連續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會計賬簿是會計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

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是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四、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①資產負債表;②利潤表;③現金流量表;④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⑤附注。

財務報表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報表真實、完整

各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有關財務會計報告提供期限的規定,及時對外提供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報表一并提供。

五、會計檔案管理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會計檔案的內容、管理部門、歸檔、移交、查閱、保管期限及會計檔案的銷毀等內容均有明確規定,各單位必須遵照執行。

會計檔案的內容

表1-6 會計檔案的內容

會計檔案的管理部門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負責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會計檔案的歸檔

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當由會計機構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歸檔。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的移交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會計機構保管1年,期滿之后,應當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當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的,交接雙方應當辦理會計檔案交接手續。移交會計檔案的單位,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列明應當移交的會計檔案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內容。交接會計檔案時,交接雙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所列內容逐項交接,并由交接雙方的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經辦人和監交人應當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

會計檔案的查閱

各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涂畫、拆封或抽換。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會計檔案查閱、復制登記制度。

我國境內所有單位的會計檔案不得攜帶出境。駐外機構和境內單位在境外設立的企業(簡稱境外單位)的會計檔案,同樣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的會計檔案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視頻講解

表1-7 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會計檔案的銷毀

表1-8 會計檔案的銷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卓资县| 榆中县| 五台县| 西林县| 陇西县| 怀柔区| 宝山区| 高安市| 泽普县| 红桥区| 隆德县| 琼中| 正蓝旗| 辽中县| 宁波市| 苏尼特右旗| 邯郸县| 根河市| 屏东县| 田东县| 侯马市| 松阳县| 灵寿县| 色达县| 海安县| 杂多县| 珠海市| 安新县| 浏阳市| 建德市| 华坪县| 肥西县| 聂拉木县| 潮安县| 东丽区| 莱州市| 喜德县| 镇远县| 濉溪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