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通關考點全知道

第一章 邏輯填空

□ 實詞辨析★★★

□ 成語辨析★★★

□ 虛詞辨析★

第二章 閱讀理解

□ 主旨概括題★★★

□ 意圖判斷題★★★

□ 細節理解題★★

□ 詞句理解題★

□ 代詞指代題★

□ 態度觀點題★

□ 標題填入題★

□ 篇章閱讀★

第三章 語句表達

□ 語句排序題★★

□ 病句辨析★★

□ 歧義句辨析★★

以上為本模塊重要考點概括,建議考生每完成一個考點的學習后,回到本頁,將已經掌握的考點打上“√”以快速查找自身不足,進行針對性練習。

(注:★★★表示高頻考點,★★表示中頻考點,★表示低頻考點)

視頻精講

行測考試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不是詞語的簡單累積,也不是語法規則的簡單識記,而是需要具備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本部分視頻講解將通過對考試大綱和歷年考情的分析,告訴您如何才能快速而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內涵,從而使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成為考試中的得分關鍵。(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第一步——讀大綱

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涉及詞語運用、句子表達、閱讀理解與運用等文字方面。其題型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題型:選詞填空。這種題型先呈現一個句子,在某些關鍵詞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從題后所給的四個詞中選出一個詞填入句中,從而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最連貫、最完整。

第二種題型:語句表達。主要考查考生對語氣、語序、語法結構等在言語表達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種題型: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考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言語材料的語法、語義、修辭所提供的線索進行一定的分析、綜合和推理。

——摘自《深圳市2016年公開招考公務員筆試科目考試大綱》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從具體的題型來看,選詞填空部分側重對實詞的考查力度,考生在復習時應對此加以重視。語句表達部分主要考查語句排序、病句辨析、歧義句辨析閱讀理解部分主要考查片段閱讀,題型以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細節理解題為主。

在備考的過程中,建議考生一方面將近些年的考試真題進行系統的梳理,對各種題型及答題技巧做到了然于胸,另一方面也要構建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以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

第二步——知考情

2014—2016年深圳市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題量表

從上表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近三年深圳市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題量保持穩定,選詞填空、語句表達、閱讀理解每年分別考查10道。

(2)各類題型所占比例比較穩定。具體來說,在選詞填空中,實詞辨析占有較大比重,特別是2014年10道選詞填空均考查實詞辨析;在語句表達中,病句辨析占比較大,對語句排序的考查有所減少;在閱讀理解中,細節理解題占比超過一半,對意圖判斷題的考查有所增加。

(3)除上述常考題型外,成語辨析、歧義句辨析、代詞指代、態度觀點等題型考查的可能性也很大,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這些題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步——學備考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文字材料的準確理解能力與恰當規范的表達能力。雖然這與考生自身的語言學基礎有很大的關系,但借助方法與技巧可以在分數上有一定的提升。在著手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過程中,考生要注意培養作答的思維。話題、傾向、照應三大思維貫穿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所有考點,濃縮了解答言語題目的全部技巧

從題型角度而言,考生在備考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選詞填空的備考,不僅要掌握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成語的辨析方法,還要學會分析語境中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語義關系,做到有理有據地解答選詞填空題,在真題練習中培養正確規范的語感,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對于語句表達的備考,掌握語句表達相關的基礎知識以及語句表達銜接、連貫的基本方法,掌握解決此類題目的應試技巧。

(3)對于閱讀理解的備考,一是要能夠快速確定題目類型、明確考點,二是要真正做到快速閱讀、快速答題,三是要能夠熟練掌握相應題型的解題技巧。

第一章 邏輯填空

視頻精講

親愛的讀者,本部分視頻講解為邏輯填空這一常考題型的學習導讀,希望您能通過視頻的講解和對教材的學習,掌握邏輯填空解題之要義(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邏輯填空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核心題型之一,根據考試真題來看,它是傳統意義上的選詞填空,此處的“詞”是廣義的理解,包括實詞、虛詞和成語。深圳市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邏輯填空部分以考查實詞和成語為主

邏輯填空考查考生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的能力,其出題方式往往是命題者設置一段150字左右的閱讀材料,要求考生從所給的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一項(依次)填入畫橫線處,從而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得體。邏輯填空主要涵蓋三種題型:實詞辨析、成語辨析、虛詞辨析。

實詞辨析分為近義詞辨析和語境理解。近義詞辨析主要從語義輕重、慣用搭配、感情色彩、句法功能等幾方面考查;語境理解則強調根據語境選擇詞語,主要測查考生對語段的深度理解和對語段內部邏輯關系的把握。

成語辨析重在考查同義成語、近義成語的辨析,同時強調語境的管轄與約束,是近年來考試命題的熱點。對這一考點的復習,要注重對成語的深層次理解。

虛詞辨析主要考查考生對介詞、連詞、副詞等虛詞的運用能力,考查內容以常見的關聯詞為主。因此,備考重點應放在關聯詞語的運用方面。

邏輯填空解題思路框架圖

實詞辨析

考點直擊

實詞辨析法 命中考題的根本

(一)實詞辨析法之一:實詞的理性意義

理性意義又叫概念意義,它是詞負載的核心意義。辨析實詞的理性意義是做實詞辨析題的根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詞義輕重、詞義側重、搭配范圍。

常見理性意義一覽表

常見語義輕重辨析

妨害>妨礙;

哀求>懇求>請求;

阻止>阻攔>阻礙;

缺陷>缺點>瑕疵;

剖析>分析;

渴望>期望>希望;

悲憫>憐憫>同情;

通病>矛盾>弊端

“或輕于泰山,或重于鴻毛……”“哎呀,你說錯了!快掃描右側二維碼,看名師教你怎么分辨輕重!”

視頻精講

真題實例

以真題驗證考點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善心、誠心、恒心——劉真茂感動、感染和__________了當地幾十個村莊的村民積極投入到愛林護林當中來,形成了強大的群防群護力量。

②影視創作不接地氣兒,故事就是無源之水,無法__________出精彩。

視頻解析

③在一周時間里,習近平主席密集開展雙多邊活動,廣泛接觸各界人士,生動__________了我國負責的大國形象。

A.感化,詮釋,演繹

B.感召,演繹,詮釋

C.感化,演繹,詮釋

D.感召,詮釋,演繹

感化側重感染情緒,感召側重感化召喚。根據①中的“當地幾十個村莊的村民積極地投入到愛林護林的行動中來”,可見已經形成“召喚”,排除A、C。演繹側重藝術作品,詮釋:說明,解釋。②說的是“影視創作”,排除D,而根據③中習近平主席開展活動則用“詮釋”比較合適。因此,本題答案選B。

2.(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這些文學巨匠__________了古典主義、現實主義、人文主義等眾多派別,他們的作品很直觀地反映了由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法國文化的輝煌,也淋漓盡致地__________了社會的現實狀況。

A.包涵,映射

B.涵蓋,映射

C.包涵,折射

D.涵蓋,折射

視頻解析

包涵:客套話,請人原諒。涵蓋:包括,包容。比如,“作品題材很廣,涵蓋了社會各個領域”。因此第一空填入“涵蓋”更合適。映射:照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和實質間接反映出來。因此第二空填入“折射”更合適。故選D。

3.(深圳2015)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__________了過去,瞻望了未來,但最重要的還是活在當下。

②她們總會利用一些精巧的搭配讓那些略帶休閑風格的衣服在正式__________看起來與大環境也挺和諧。

③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14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說,聯合國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__________。

A.上溯 場所 場合

B.回溯 場所 場所

C.上溯 場合 場所

D.回溯 場合 場合

視頻解析

①句,“上溯”指逆著水流往上游走,或從現在往上推過去的年代;“回溯”指回顧、回憶。由句意可知,①句應填入“回溯”,排除A、C兩項。“場合”指一定的時間、地點、情況;“場所”指活動的處所。根據句意,②③句均應填入“場合”。故本題選D。

(二)實詞辨析法之二:實詞的色彩意義

有些實詞中的近義詞從詞義本身來說相同或接近,但是由于它們本身所帶有的文、白、雅、俗以及感情上的傾向、情調色彩等不同,使得它們也相應地適用于不同場合。具體而言這些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和形象色彩。

常見色彩意義一覽表

真題實例

以真題驗證考點

1.(深圳2015)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網壇女將鄭潔幾經 ,才進入國家隊。

②我將于18日 去上海參加比賽。

A.轉折 啟程

B.周折 起程

C.周折 啟程

D.轉折 起程

視頻解析

①句,“轉折”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改變原來的方向、形勢等,或指文章或語意由一個方向轉向另一個方向;“周折”指事情進程中的反復和曲折,多用來形容事情不順利。①句意在說明鄭潔進入國家隊的不易,應填入“周折”,排除A、D兩項。②句,“啟程”和“起程”均指上路、行程開始,“起程”對于動身、出發的時間和指向更明確,如“18日起程”“今日起程”;而“啟程”則泛指行程,不強調具體時間。②句中有明確的出發時間,應填入“起程”,排除C項。故本題答案為B。

2.(深圳2015)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我想于寒假中乘空來這里小住半月,以便盡量地__________高寒幽寂的禪味。

②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們也會__________地舉起美的萌芽,決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輕易降落。

③那一片剛播種不久的麥田,已經有了許多綠意,似乎在對季節進行著頑強__________和挑釁。

A.領略 堅強 抗議

B.領略 頑強 抗爭

C.領會 堅強 抗爭

D.領會 頑強 抗議

視頻解析

①句,“領會”指領略事物而有所體會;“領略”指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根據橫線后的“禪味”可知,應填入“領略”,排除C、D兩項。③句,“抗爭”指對抗、斗爭;“抗議”指對某人、某團體、某國家的言論、行為、措施等表示強烈反對。此處形容麥田剛播種就冒出了綠意,用“抗爭”更符合句意,排除A項。驗證②句,填入“頑強”符合句意。故本題選B。

考點直擊

實詞語境分析法 命中考題的根本

語境就是詞語所處的語言環境,也就是上下文。語境分為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內部環境是指特定的閱讀段落和特定的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外部語境則指存在于言語片段之外的社會環境。在做題中,考生需要關注的主要是詞語的內部語境,也就是要關注片段中對選項有提示性效果的信息,其中包括帶有一定感情色彩、語義輕重、表達風格或指向含義的具體詞匯,也包括句子之間表達邏輯關系的關聯詞語,甚至標點符號。由于大多數題目不是選擇單一詞語,一道題目中往往多種關系并存,因此需要綜合分析

(一)語境分析法之一:邏輯關系

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關聯詞語表示,常考的邏輯關系有遞進關系、轉折關系、因果關系、并列關系等。把握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找到語境中的提示信息,并且確定提示信息與要填入的詞語是形成正向照應還是反向照應,從而判斷要填入詞語需要具備的特征。

常見邏輯關系一覽表

(二)語境分析法之二:語義關系

如果語境中沒有出現關聯詞,或者要填入詞語的特征根據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無法判定,那么可以通過橫線的位置來把握要填入的詞語和橫線前后詞句的語義關系,由此來尋找提示信息,從而判斷要填入詞語的特征。

常見語義關系一覽表

真題實例

以真題驗證考點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央視優秀的主持人不在少數,但是幾十年如一日受到觀眾喜愛,尤其是受到孩子__________的并不多,鞠萍姐姐絕對算是最成功的一位。

②“9.11事件”發生后,因快速有力的反應,時任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其強勢作風當時__________稱贊。

③楊麗萍深入人跡罕至的蠻荒野嶺,竭盡心力__________民間最本真的歌舞精神,與現代舞有機融合,編導出云南原生態舞劇《云南映象》。

A.追隨,倍受,擷取

B.追捧,備受,采摘

C.追隨,倍受,采摘

D.追捧,備受,擷取

視頻解析

追隨:跟隨;追捧:追逐捧場。因此第一空填“追捧”。倍受:表示相對某一數量的變化;備受:完全、全面、普遍。因此第二空選擇“備受”。擷取:采取、選取,有采擇精華之意;采摘:摘取。因此第三空明顯選“擷取”。所以,本題選D。

2.(深圳2015)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由達成共識到制訂計劃,__________歐盟在軍事一體化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領導既然這樣要求,我們也只能__________而為之了。

③實踐證明,人的大腦愈用愈發達,不用則會__________。

A.表明 勉勵 蛻化

B.說明 勉力 蛻化

C.說明 勉勵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視頻解析

從②句入手,“勉勵”指勸人努力,鼓勵;“勉力”指努力,盡力。根據句意,橫線處所填詞語帶有自身努力、盡力之意,故應填入“勉力”,排除A、C兩項。再看③句,“退化”指生物體在進化過程中某一器官變小,構造簡化或功能減退甚至完全消失的現象,也泛指事物由優變劣,由好變壞;“蛻化”指蟲類脫皮,比喻腐化墮落。③句意在說明人的大腦若不用則會簡化,應填入“退化”,排除B項。驗證①句,填入“表明”符合句意。故本題選D。

3.(深圳2015)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那時處處都是歌聲和__________的胡琴聲,圓潤的喉嚨,確實是很少的。

②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__________遐想。

③一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宅院,在這個現代氣息無所不在的時代中,它帶著幾分__________,想必此處已很久無人造訪。

A.凄厲 悠然 寂寞

B.凄厲 怡然 寂靜

C.凄涼 悠然 寂靜

D.凄涼 怡然 寂寞

視頻解析

①句,“凄厲”形容聲音凄涼而尖銳;“凄涼”形容環境或景物寂寞冷落,也指凄慘。此處形容“胡琴聲”,用“凄厲”更恰當,排除C、D兩項。再看③句,根據后文“想必此處已很久無人造訪”可知,應填入“寂寞”,排除B項。驗證②句,填入“悠然”符合句意。故本題選A。

成語辨析

考點直擊

命中考題的根本

成語辨析的考點可以分解為兩點:

第一,成語誤用類型分析,由于成語約定俗成、相對固定,成語使用往往有特定的范疇,而考試常考容易用錯的成語,因此考生要能夠歸納成語誤用類型。

第二,成語語境分析,分析考察成語使用的上下語境,這是考生選擇正確答案最為重要的支撐,和實詞填空一樣,成語也需要落實到語境,做到正確得體地使用。

解題密鑰真題實例

高分必殺技

成語結構固定,意義完整,作用相當于實詞,其使用上必須符合特定的語境,否則就產生錯誤。成語常見的誤用類型,分為望文生義、張冠李戴、褒貶誤用、語境不合、語義重復五種

(一)望文生義

成語的望文生義指只按照成語的字面意思去牽強附會導致成語誤用。但是成語的意義是整體的,而不是它的組成部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因此應弄清成語的來源及其故事的內容,理解成語的本義,辨明成語的細微差異,避免望文生義

如:“小方寫的工作報告文不加點,字跡潦草,讀起來真叫人頭疼。”句中的“文不加點”指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這里的“點”表示刪去,改動、修改的意思。而例句將“點”理解為標點,將成語誤解為“文章不加標點符號”。

成語在其使用和發展的過程中,會衍生出其他的含義,而成語本身的意義則不再使用。因此,我們對成語的理解不應該僅是字面意義,而應弄清成語的來源及其故事的內容,理解成語的本義,辨明成語的細微差異,避免望文生義。

常見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有:

(1)如數家珍:對列舉的事物或敘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但熟悉的對象不能是自己收藏的寶貝。

(2)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3)無所不為:什么壞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贊揚,如錯說成“以無所不為的勇氣……”

(4)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5)噤若寒蟬:形容不敢做聲,與寒冷無關。

(6)長袖善舞: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不能用來形容善于表演,或者善于交際、公關。

(7)對簿公堂:指原告被告雙方在法庭上受審問、被質訊之義。在這里“對簿”的意思是受審訊。現在多誤用為當事雙方在法庭打官司和對質。誤用:夫妻為爭奪孩子撫養權對簿公堂。

(8)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不能理解為首要的。

(9)側目而視:形容憎恨或畏懼而又憤恨;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

(10)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11)如坐春風: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到熏陶。

(12)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13)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處境危險。

(14)不一而足: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一一列舉。

(15)不二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16)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達到一定的造詣。

(17)不知所云: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18)山高水長:原比喻人的風范或聲譽像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19)從長計議:放長時間慢慢商量。指不急于作出決定,慢慢商量解決。不是從長遠規劃的意思。

(20)計日以待: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不能形容時間緊迫。

(21)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這里的“點”指涂上一點,表示刪去,不能理解為“標點”。

(22)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這里的“不刊”指不可更改,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

(23)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不能理解為大雨成災。

(24)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這里的“大方”指大道理,不能理解為“不吝嗇”。

(25)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不能理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26)名山事業: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傳的事業。指不朽的著作。這里的“事業”不能理解為人所從事的職業。

(27)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后,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有什么好玩賞的了。后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這里的“明日”指重陽節后,不能理解為“明天”。

(28)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不能理解為某處的風景迷人。

(29)求田問舍: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不能理解為買田購房。

(30)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形容山勢陡峭。這里的“表里”指內外,不能理解為“外表和里面”。

(31)不名一文: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這里的“名”指占有,不能理解為“值得”。

(32)陽春白雪: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雪。

(33)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條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不能用在帶有積極感情色彩的語境里。

(二)張冠李戴

有些成語適用對象和范圍是特定的,具有很強的單一性,如果對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或范圍缺乏了解,便會使陳述對象和被陳述對象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造成誤用

如:“最終為虎照蓋棺定論的不是網友發布的《老虎臥瀑圖》年畫照片,也不是某網站公布的民間機構的鑒定報告,而是由陜西省監察機關責成公安機關經過2個多月的調查取證,從根本上推翻了周正龍拍攝活體野生華南虎真實性的基礎。”

上述例句中的成語“蓋棺定論”修飾的中心詞是“虎照”,出現了成語誤用。“蓋棺定論”指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到死后才能做出結論。只能用來形容人,而不能用來形容物。

類似例句中成語誤用的現象叫“張冠李戴”,這是因為有些成語適用對象和范圍是特定的,具有很強的對象性,如果對成語表達的習慣對象或范圍缺乏了解,便會使陳述對象和被陳述對象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造成誤用。

常見容易張冠李戴的成語有:

(1)淋漓盡致: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表現得很徹底。不能用來形容“批判”的程度,也不能用來形容內心的感覺或認識,還不能用來形容“運用”“應用”。

(2)匠心獨運:形容文學藝術等方面構思巧妙。不能用來形容制造工具等。

(3)改弦更張:改革制度,變更方法。容易和“改弦易轍”相混淆。“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

(4)浩如煙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不能用來形容商品。

(5)巧奪天工: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適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東西。不能用來形容自然事物。

(6)相濡以沫:困境中相互救助。不只用于夫妻之間。

(7)危如累卵: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只能修飾抽象的事物,不能形容具體事物。

(8)信手拈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地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么思考。

(9)妙手丹青:指優秀的畫家。不能形容繪畫作品。

(10)良莠不齊: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對象只能是人,不能是物。

(三)褒貶誤用

近年來,公考選詞填空中出現的成語越來越多,有些成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色彩,與句子的感情色彩一致,如果不加區別,就會導致褒貶誤用、語體色彩不當。

常見容易褒貶誤用的成語有:

(1)滿城風雨: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多指壞事)。不能用于好事的傳播。

(2)傾巢出動: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或指全部出動(貶義)。

(3)無以復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達到了極點。多含貶義。

(4)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

(5)改頭換面:原指人的容貌發生了改變。現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貶義)。

(6)信口開河: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貶義)。

(7)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含貶義。

(8)曠日持久:“曠”,表示荒廢,耽誤。荒廢時間長,拖得很久(貶義)。

(9)挖空心思:形容費盡心思,想盡一切辦法。含貶義。

(10)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較多用于貶義。

(11)口若懸河:形容能說會辯,口才很好,口齒伶俐。多用于褒義。

(12)言之鑿鑿:形容說得非常確實,有根有據。易誤用為貶義。

(13)差強人意:原指還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在表示大體上能讓人滿意。褒義詞。

(14)不贊一詞: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在說“不贊一詞”也指一言不發。

(15)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16)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達到一定的造詣(褒義)。

(17)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18)慘淡經營: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后指在困難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19)不刊之論:“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褒義)。

(20)殫精竭慮:形容耗盡精力,費盡心思(褒義)。

(21)蔚然成風: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易誤用為貶義。

(22)名噪一時:一時名聲很大。名聲傳揚于一個時期,指名氣在一個時期內引起轟動。易誤用為貶義。

(23)好整以暇:“整”,嚴整;“暇”,不急迫。形容既嚴整,又從容。也指事情雖多,仍舊從容不迫。

(24)指日可待:愿望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不能用于災難等不好的事物。

(25)方興未艾:多形容革命形勢或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四)語境不合

有些成語在運用中,從意義表面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沒有錯誤,但結合上下文的整體意思來看,或從邏輯推理角度來看,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中包括謙辭和敬辭誤用產生尊卑顛倒問題

如:“張廠長的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搞好產品質量的好建議。”“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只能對己。

類似“拋磚引玉”一類使用容易不合語境的成語有:罄竹難書、出手不凡、談笑自若、信筆涂鴉、安步當車、別無長物、并駕齊驅、草長鶯飛、不恥下問、蓬蓽生輝、日理萬機等。

(五)語義重復

成語填空既要考慮與句子中其他詞語的呼應,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和其他詞語造成語義上的重復

如: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戰爭使許多國家的人民生靈涂炭。

“生靈涂炭”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上述例句中的成語則與前面的“人民”造成了語義上的重復。

常見在使用時容易語義重復的成語有:

(1)自慚形穢:原指因自己容貌舉止不如別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誤用:你不可因為相貌平平而感到自慚形穢。

(2)貽笑大方:指讓內行人笑話,含貶義。誤用:他那班門弄斧的行為真是讓人貽笑大方啊!

(3)愛莫能助:心里雖然十分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的限制卻沒有辦法做到。誤用:她向我傾訴她的婚姻問題,我也感到愛莫能助。

(4)閃爍其詞: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問題。誤用:當法官向他調查取證時,他回答總是閃爍其詞,不做正面回答。

(5)記憶猶新:過去的事,至今印象還非常清楚,就像剛才發生的一樣,比喻記憶深刻。誤用:這一切噩夢似的現實,至今記憶猶新。

(6)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坐立不安(極度不安)。誤用:對此好像如芒在背。

(7)正本清源: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誤用:針對城市小廣告的“牛皮癬”,要從根本上對制造小廣告的人進行正本清源。

(8)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淚。形容極度感激。誤用:面對送來錢物的志愿者,奶奶感激涕零地落下了眼淚

(9)當務之急:指當前應該做的事情中最急需辦的事。誤用:國家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廣大偏遠地區的溫飽問題,營造全面小康社會。

(10)通宵達旦: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誤用:為了按時把貨物發出去,網店老板小李連著幾天幾夜通宵達旦地忙碌著。

注:加點詞表示句子中的成語與加點詞語義有所重復。

以真題驗證考點

1.(深圳2016)這幾家百貨公司不僅是美國零售領域的佼佼者,其電商業務也做得__________。然而,在中國,這種線上線下通吃的情形卻并不存在。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之間隔著一座天塹——一個難落地,一個難上網。

A.聲勢浩大

B.有聲有色

C.聲勢洶洶

D.繪聲繪色

視頻解析

聲勢浩大: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有聲有色”有兩層意思:①有意義;精彩。②形容說話、表演等生動形象的樣子。聲勢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來勢盛大兇猛。多為貶義詞。繪聲繪色:意指以可見或可理解的形式來描繪或概括。根據語境,使用“有聲有色”比較合適。因此,本題答案選B。

2.(深圳2016)我國每年因為泥石流和滑坡損失達數十億元,特別是公路和鐵路附近的泥石流和滑坡,每年造成幾百乃至上千人傷亡,損壞農田、鐵路和公路等設施,造成嚴重的后果,而這一問題與路邊、山坡的植被損壞有直接關系。“__________”,我們應該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壞行為,同時提倡植樹種草,護路護坡,美化我們的生存空間。

下列選項與空缺處語意不相符合的是( )。

A.有備無患

B.禍患常積于忽微

C.防微杜漸

D.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視頻解析

根據文段中“造成嚴重的后果”以及“我們應該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壞行為”,填入詞語的意思是不能忽視小問題、細節。A項只強調事先的準備,沒有提到細節或者小問題,故選A。有備無患: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禍患常積于忽微:禍患常常是從極細小的事情上發展起來的。防微杜漸: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展下去。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釀成大禍或造成嚴重的損失。B、C、D都有“不能忽視小問題、細節”的意思。故選A。

3.(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湖南省曲藝協會創辦“笑工廠”。協會主席大兵__________,要將“笑工廠”打造成湖南的“德云社”。

②某表演團體演出時曾一度因觀眾太少,收入不夠支付場租而不得不靠曲協支持__________難關。

③記者的不負責還是給這位著名的運動員原本就遭人__________的性格雪上加霜。

A.志得意滿 度過 唾棄

B.志得意滿 渡過 詬病

C.躊躇滿志 渡過 詬病

D.躊躇滿志 度過 唾棄

視頻解析

躊躇滿志:從容自得的樣子;志得意滿:志向實現,心滿意足。根據句意第一空明顯填入“躊躇滿志”,排除A、B。“度過”指時間上過了一段時候,如“度過春節”“度過假期”等;“渡過”則指空間上過了一段距離,往往是指從此岸到彼岸,如“渡過大河”“渡過難關”等。因此第二個空選“渡過”。再看“唾棄”,指鄙棄,詞意過重;“詬病”指指責。第三個空選“詬病”。因此,本題答案選C。

4.(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當春天到來時,百花盛開,各自爭相斗艷,一派繁榮。當夏天到來時,滿池荷花,蟬鳴伴奏,__________。

②兇猛的網絡經濟__________著傳統媒體,差不多已經擊垮了傳統書店。

A.其樂融融,蠶食

B.熙熙攘攘,吞食

C.其樂融融,吞食

D.熙熙攘攘,蠶食

視頻解析

其樂融融:形容十分歡樂、和睦。熙熙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①描述的不是人,排除B、D。蠶食:逐一吞噬、侵占或吞并別人的東西,比喻逐漸侵占。吞食:吞吃、吞并等。由“兇猛”一詞可看出這個過程非常之快,不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故本題答案選C。

5.(深圳2016)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__________,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有的,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A.中流砥柱

B.擊楫中流

C.擊鐘陳鼎

D.尾生抱柱

視頻解析

中流砥柱:比喻能在艱難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的個人或集體。擊楫中流:比喻立志奮發圖強。擊鐘陳鼎: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尾生抱柱:用以比喻堅守信約。根據題干可以看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所起的支柱作用,本題答案選A。

6.(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在學習、工作中,人總會碰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碰到問題多向別人請教,這樣才會有進步,俗話說得好,__________。

②我們對秦陵開展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驚中外的考古大發現只是__________,大量珍寶還深藏地下。

A.眾人拾柴火焰高,鳳毛麟角

B.一個好漢三個幫,冰山一角

C.眾人拾柴火焰高,冰山一角

D.一個好漢三個幫,鳳毛麟角

視頻解析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能力是很單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幫忙就能辦得更好。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多人都往燃燒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根據①中“碰到問題多向別人請教,這樣才會有進步”可知選“一個好漢三個幫”。冰山一角:指暴露出來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鳳毛麟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根據②中“大量珍寶還深藏地下”可知選“冰山一角”。因此,本題答案選B。

虛詞辨析

考點直擊考點直擊

關聯詞辨析法 命中考題的根本

句子之間的語境關系往往是通過一些關聯詞聯系起來的,而在邏輯填空中,還會考查關聯詞語的填空。常見的關聯詞之間的關系有:并列關系、順承關系、遞進關系、選擇關系、轉折關系、假設關系、條件關系、因果關系、目的關系、取舍關系等。

常見邏輯關系與關聯詞一覽表

虛詞誤用 命中考題的根本

虛詞誤用的類型比較多,一句話虛詞用錯了,就產生了語病,因此,理解虛詞的誤用也是辨析語句表達題的基礎。虛詞的誤用,主要有搭配有誤、位置出錯、關系誤用、濫用虛詞、漏用虛詞幾種。

常見虛詞誤用

真題實例

以真題驗證考點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豐子愷的漫畫__________有人情冷暖,__________與欲愛無緣,筆下人物__________年齡大小均似有淳樸童心,__________排斥基于欲望的倫理,__________反對過分抒情對日常生活的撕裂。

A.雖,卻,無論,既,亦

B.雖,卻,不管,甚至,且

C.不僅,而且,不管,甚至,且

D.即使,也,不論,既,亦

視頻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虛詞辨析里的復合關聯詞,可以通過排除法來做。先看最后兩個空,由“排斥”和“反對”可知這兩句話是并列關系,排除B、C項;又由“有人情冷暖”和“與欲愛無緣”可知前兩空是轉折關系,可排除D項。并且豐子愷的漫畫是實際存在的,不存在“即使”這樣的假設情況。故選A。

2.(深圳2013)將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在他小佇濠梁之上領悟了魚的樂趣之后,__________想養魚致富,挖起魚塘來了。

②咱這河里的水,是從東海議價買來的。您是明白人,每噸當然__________一元。

③提貨單__________賣來賣去,水還躺在東海里,紋絲兒沒動。

A.居然 不只 只管

B.居然 不止 盡管

C.竟然 不只 盡管

D.竟然 不止 只管

視頻解析

第一空不好區分,先看第二空,與具體數值搭配,顯然應該用“不止”。第三空,由后面的水還紋絲不動可知前面應該是“盡管”。所以本題選B。

3.(深圳201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適合的一項是( )。

考試范圍和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必須一樣,__________,考試依據《教學大綱》無疑是正確的。__________考試和教學又有所不同。教學是使學生從不知__________知之較少到知__________知之較多,從能力較低到能力較高的過程,而考試則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大綱》規定如何教學,《考試說明》__________規定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等。

A.因此 但是 或 或 則

B.當然 但是 和 和 只

C.因此 因此 或 或 只

D.當然 因此 和 和 則

視頻解析

“考試范圍和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必須一樣”與“考試依據《教學大綱》無疑是正確的”前后構成因果關系,故可排除B、D。“考試和教學又有所不同”與前面意思又構成轉折,故第二空應填含轉折意義的關聯詞。由此可確定答案為A選項。

4.(深圳2011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2004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消息__________發布,全國各地大學生反響強烈。

②要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本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予適當__________,但集體出資部分不得向農民攤派。

③第二輪北京六方會談雖然未能使美朝之間的分歧有明顯減少,__________確定了6月底前舉行第三輪會談, 決定成立工作組,六方會談的解決機制得以確認。

A.起動 一經 扶植 但 還

B.啟動 一旦 扶持 但 并

C.起動 一旦 扶植 并 還

D.啟動 一經 扶持 但 并

視頻解析

第一空用“啟動”“起動”均可,指某些法律、條件、辦法等開始實施。從句①第二空入手可以排除B、C兩項。“一旦”表示不能確定的時間,在本句中指“消息尚未發布”,顯然與句意不符。“一經”表示只要經過某種行為或某個步驟,就可以產生相應的結果。本句中“反響強烈”即為結果。句③中第二空前后的內容為并列關系,因此用“并”比較合適。“還”也有并列的意思,但用在這里不夠正式。故本題選D。

推薦閱讀
  1. 2015—2016公務員錄用考試15天快速突破:申論
  2. 2020年海南省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2020年廣東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4. 2020年上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5. 新疆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6彩印版)
  6. 2020年海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C類(2017-2018視頻版)
  8.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B類(2017-2018視頻版)
  9.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法律基礎知識(2016最新版)
  10.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高分強化試卷(2016最新版)
  11. 2020年山東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事業單位:文秘·管理專業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2016-2017最新版)
  13. 江蘇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21華圖版)
  14. 2020年西藏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5. 2020年內蒙古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凤凰县| 崇明县| 遵化市| 海原县| 宝清县| 青河县| 页游| 吉水县| 长武县| 新田县| 霍城县| 九龙县| 固安县| 曲沃县| 东台市| 中阳县| 银川市| 曲沃县| 柳江县| 开封市| 柏乡县| 江安县| 米易县| 潢川县| 汉沽区| 湟源县| 屏山县| 灵丘县| 花莲市| 普宁市| 翁源县| 太仆寺旗| 凤冈县| 五河县| 南汇区| 怀集县| 邢台县| 界首市| 河池市|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