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錄用考試名師微魔塊III教材:言語命題點1眼看穿
- 華圖教育
- 5字
- 2019-01-03 10:05:31
1.2 針對文段
1.2.1 表現風格
表現風格常分為兩種,一種是關于說話方式的,我們可以看成語體風格;一種是關于寫作方式的,我們可以看成是文體風格。
語體風格很好理解,一般分為口語化和書面化兩種。口語化,顧名思義,就是指文段顯得比較通俗、樸實、生動,多在日常交際或者旁白、對白中運用;書面化,則與口語化相對,文段則顯得文雅、莊重些,多在一些正式場合或“標簽性”較強的文章上運用。(所謂的“標簽性”較強就是指散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形式性明顯。)
比如上述例題中的“商量”與“商榷”。這兩個詞語義相同但語體風格卻不同,“商量”屬于口語語體,常用于日常交際;“商榷”屬于書面語語體,如“這項政策值得商榷”。
文體風格,我們就可以和平時接觸到的文體聯系起來記憶,比如散文是以抒情為主,語言比較優美;議論文則需要有理有據,注重真實可靠;公文則比較側重格式的正確性、語體的規范化等要素。
【例】(2014年浙江)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______;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______創造潛能,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破解 釋放
B.完成 激發
C.化解 開發
D.解決 發揮
【類型】純實詞類。
【分析】根據“鑄就”“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等地方可以發現這段話的語言優美流暢,情真意切。
第一個空,根據語詞搭配,我們排除了B。因為“難題”和“完成”不能搭配。根據語體風格,我們排除了D。相對于“化解”“破解”與難題搭配的話,“解決”顯得有些口語化,且語氣程度比較低。
我們初步將答案鎖定在A、C兩項中。
第二個空,“開發”一般是對新資源、新領域的開拓和利用;且“釋放創造潛能”更具書面色彩,與前文的“煥發勞動熱情”構成并列關系。
【參考答案】A
【關鍵信息點】需要將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1.2.2 語境信息
語境信息的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語言環境具有提示信息的效果,更直白點理解,就是我們可以根據空缺部位的前后文,探究之間的關聯。下面,我們通過例題具體分析。
【例1】(2014年國考)
讀書時對感興趣的東西深鉆細研,無疑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系統、深入地了解這些東西。但不感興趣的東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們所______的。這不僅因為興趣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因為在特定領域浸染日久,往往______會 這種興趣,形成越不感興趣越排斥的惡性循環,導致短板更短。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需要 泛化
B.忽視 僵化
C.欠缺 固化
D.提倡 弱化
【類型】純實詞類。
【分析】第一個空,橫線前方出現了關鍵信息點“不感興趣的東西”,一般而言,不感興趣的我們就不會進行了解,也就自然帶有忽視層面的含義,因此為避免句意重復,我們排除了B選項。
再看第二個空,根據語境信息法,橫線前出現了“在特定領域浸染日久”和“往往”可知,后文不應該出現“弱化”的環節,因此排除D。再看A, “泛化”強調范圍的擴大化,根據前后文的介紹,并沒有顯示出興趣種類的增多,因此也就排除了A。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有效運用橫線前后的語言。
【例2】(2014年上海)
如今社會上“厭讀”的情緒嚴重。由于不讀書,導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讀者厭讀固然有讀者自身的問題。我們作者是不是也該______:為什么讀者不愛讀?是讀者不贊成作者的觀點嗎?未必!既然贊成作者的觀點就該同聲相應,可讀者為什么不來“應”呢?這就告訴我們:作者有個文風問題。再想一想:為什么別人的文章讀者______,奔走相告,而我們的文章讀者卻______呢?這只能說明我們的文風確有問題。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捫心自問 愛不釋手 不足掛齒
B.自我反省 奉為至寶 嗤之以鼻
C.反躬自問 手不釋卷 不屑一顧
D.不恥下問 愛不釋手 鄙夷不屑
【類型】成語型填空。
【分析】第一個空根據語境信息法,空格前后出現了“我們作者是不是也該”與“為什么讀者不愛讀”的句子,這說明,發問的句子中包含了自問的成分。“捫心自問”是指用手撫摸著胸口向自己發問,表示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指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檢查其中的錯誤;“反躬自問”是指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而“不恥下問”則是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不感到羞恥。唯獨D項“不恥下問”沒有自問的成分,因此也就排除了D選項。與此同時,根據表現風格,這段話觀點明晰,有理有據,“自我反省”較“捫心自問”“反躬自問”通俗且口語化,也就排除了B選項。
第二、三個空是在一句話上,仔細讀來,便可通過有效信息點“而我們的文章讀者卻”得知,前后所填之詞應該是具備相反之意的。縱觀A、C兩個選項,“愛不釋手”和“手不釋卷”都是褒義詞,那既然需要一個相反之意的答案,這里就需要一個貶義詞更為明確恰當,也更能體現出兩者對比之后的了然關系。A項的“不足掛齒”是個中性詞,C項的“不屑一顧”是個貶義詞,相對來說,C項感情色彩更為明晰。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1.學會運用前后語境;2.本題采用了語境信息和感情色彩綜合分析的方法。
【例3】(2012年國考)
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貴,但如果我們所堅持、所固守的是______甚至錯誤的,那堅持到底的結果只能是一錯再錯。人生允許______,敢于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消極 無功而返
B.盲目 知錯就改
C.反面 偃旗息鼓
D.偏頗 改弦易轍
【類型】實詞+成語混合型。
【分析】第一個空,橫線后有“甚至”“錯誤”兩個關鍵詞,我們就可以得到兩個有效信息,第一個就是通過“甚至”得知,橫線上的詞應該要填的語氣弱一些,但要怎么弱呢,和誰弱呢?這就得看第二個關鍵詞了——“錯誤”,這樣看來,第二個有效信息就是橫線上要填的詞需得和“錯誤”表達的意思一致,此外語氣還要再弱一些。看四個選項,D項的“偏頗”里包含“錯誤”的含義比“消極”“盲目”“反面”里包含“錯誤”的含義更加明顯,其具體是指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程度也輕于“錯誤”。
第二個空,既要與后文的“敢于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相對應,又要承接上文的“人生允許”。A項的“無功而返”是指沒有任何成效而返回,這里用來形容人生是不恰當的,因為人生是不能折返的;若填B項的“知錯就改”,雖然與前文的“錯誤”相呼應,但是文段所說的“生存智慧”不是改正錯誤,而是勇敢地放棄,不堅持錯誤;C項“偃旗息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該成語被排除的原因同“無功而返”一致,均因與前面的“人生”搭配不當。而D項的“改弦易轍”比喻改變原來的方向、計劃、辦法等,能夠用來與“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形成對應關系。
【參考答案】D
【關鍵知識點】1.有效運用語境分析法;2.將語境分析法與語詞搭配結合運用。
1.2.3 關鍵引導詞
所謂關聯詞法,就是在語段中會出現一些特殊的詞,這些詞又代表著特定的含義,掌握這些含義,會大大節省我們做題的時間,提高我們做題的效率。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將這些詞匯所代表的特定含義爛熟于心,達到的效果就是看到這個詞就知道其代表含義,比如:看到“然后”就知道是表示承接的,前后是存在關聯關系的;看到“而且”就知道是表示遞進的,后面說的內容要比前面的稍深一個層次;看到“實際上”就知道是表示轉折的,該詞前后的內容會存在一個反差,等等。這里我們會為同學們做一個羅列,需要同學們多看多悟,熟記用之。
類型一:表示并列的詞語
并列,顧名思義,就是同等層次,程度相同,這樣的詞有:“又”“也”“有的……有的”“一面……一面”“一邊……一邊”“不是……而是”“是……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時”“此外”等。
【例1】(2015年國考)
對于家長們來說,能夠和孩子一起參與其中,親身______到孩子的進步,是一次難得的親子活動經歷。同時,他們也可以在訓練營中受到______,得到一些教育的靈感。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感觸 啟示
B.感悟 啟蒙
C.感受 啟發
D.感覺 啟迪
【類型】純實詞類。
【分析】第一個空,橫線前后是關鍵信息點,“親身怎么樣孩子的進步”,看選項都是圍繞著“感”來說的,“感觸”是指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的思想情緒,能說親身感觸,但不能說感觸到進步,所以排除A。同理,D項也排除,可以感覺到進步,但一般我們不把“親身”和“感覺”搭配。
第二個空,有個關鍵詞“同時”“也可以”,表示并列關系,說明后文的內容“通行于”前文,因此這個“他們”指的就是家長們,所以這里的“受到”也是家長們“受到的”。B項的“啟蒙”是指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一般指向的對象為初學者或蒙童,用在家長身上不合適,因此排除了B。C項“啟發”是指闡明事理,引起對方聯想而有所領悟。用在此處恰當,且可與后文的“得到靈感”相呼應。
代入驗證“感受”,經驗證,語句通暢。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通過關鍵信息詞推測橫線前后信息。
【例2】(2012年聯考下)
如今各地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有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優勢,______,無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的 地方只盯著別人,______,以致出現同質化惡性競爭。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目光短淺 如法炮制
B.舍本逐末 亦步亦趨
C.緣木求魚 生搬硬套
D.舍本求末 邯鄲學步
【類型】成語類填空。
【分析】整個語段先是總說“如今各地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然后由并列詞“有的……有的”引出兩個例子。
先看第一個空,根據空格前“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可知,有的地方還不明白自己的優勢才是自己發展的根本。A項的“目光短淺”是說眼光不遠,見識不深,形容缺乏遠見,并不能夠用來形容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所以排除;C項的“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這個也是不符合句意,也即排除C。
第二個空,提示語句信息“有的地方只盯著別人”“出現同質化惡性競爭”可知,第二空需要填入一個語義偏重且表示沒有自己的主張,只知模仿或追隨的詞語。B項的“亦步亦趨”比喻由于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含貶義的成分;D項的“邯鄲學步”是說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顯然,“亦步亦趨”要比“邯鄲學步”更合適。
代入“舍本逐末”,該詞意思為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枝末節。符合文意。
【參考答案】B
【關鍵信息點】抓住“各地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個總領句可知,這些地方忘記了自己利用自己的優勢創新,反而變得盲目追隨。
類型二:表示遞進的詞語
所謂遞進,顧名思義,就是上升了一步。放在文段中,具體來說就是出現了遞進詞,那該詞后面要說的內容要比前面的內容所表達的更進一層,更深一步。一般有“不僅……還”“不但……而且”“不單……也”“不只……并且”“不但不……反而”“不但……還”“甚至”“更”“尤其是”等。
【例】(2013年聯考上)
對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 最應該做的,是營造一個適合人才流動、有利人才成長的環境與空間,而不是直接參與甚至___________企業的人才錄用過程。其實,自由、公平的競爭本身就是對人才最好的回報,足夠的成長空間才是______吸引人才、留住 人才的沃土。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主導 長久
B.干預 直接
C.破壞 長期
D.影響 有效
【類型】純實詞類。
【分析】第一條橫線前出現了關鍵詞“而不是……甚至”(遞進含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甚至后面出現的詞語一定是要比“而不是”后面出現的“直接參與”的程度還要深。另外我們還需要搞清楚一點就是,“其實”前面所談的主體都是“地方政府”。根據這兩點,我們再來看選項。
第一個空,由上述判斷可知,“破壞”是個貶義詞,且地方政府也不會破壞企業的人才錄用過程,所以C項可以排除;另,“影響”與“直接參與”的程度差不多,因此也排除D選項。
第二個空,由“其實”表明語段出現了轉折,開始強調“自由、公平的競爭對人才的回報”,且語段末尾出現了“成長空間”“吸引”“留住”等關鍵詞,這暗示的是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的是企業更需要的是長久地吸引、留住人才。因此,本處填“長久”會比“直接”更加恰當。
【參考答案】A
【關鍵信息點】抓住關鍵引導詞“而不是……甚至”。
類型三:表示因果的詞語
就像是“因為……所以”“由于……以至于”“由于……因而”“總之”“可見”“看來”“綜上所述”“概而言之”“以此來看”“由此可知”等都表達著因果關系,他們之間常常存在著一個是原因,一個是結果的對應關系。
【例1】(2015年國考)
缺乏必要的試錯機制,很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對改革創新都心存______情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導致改革創新動力普遍不足。以此來看,______“改革失敗”的責任,創造一個寬容的創新環境,才能讓更多的政府部門和官員“甩開膀子”謀改革、搞創新。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畏難 豁免
B.緊張 寬恕
C.僥幸 淡化
D.抵觸 忽略
【類型】純實詞類。
【分析】第一個空,從文段前半部分的內容可知,因為缺乏必要的試錯機制,很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都不敢大膽地改革創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此,C項的“僥幸”不合語境,排除C項。
第二個空,由“以此來看”可以得知,前面的是原因,后面的是結果,也就是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因,所以,要針對這個因,我們要“創造一個寬容的創新環境”, “讓更多的政府部門和官員‘甩開膀子’謀改革、搞創新”。B項的“寬恕”常與“罪過”“錯誤”搭配,且D項的“忽略”也不能與責任搭配,責任應該是與“免除”搭配,所以A項的“豁免”比較恰當。
代入“畏難”驗證,語意通暢。
【參考答案】A
【關鍵信息點】1.抓住關鍵因果詞;2.固定搭配。
【例2】(2012年國考)
懷特海說:科學研究的概率是999個想法會沒有任何結果,可是,第1000個想法也許會改變世界。可見,好想法的產生不是______的。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隨心所欲
B.輕而易舉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來
【類型】成語填空題。
【分析】橫線前出現了關鍵詞“可見”,我們說過,“可見”是具有因果含義的,很明顯,“可見”表示的是一種結果,由上文推導出的結論。
那我們重點就看一下,“可見”之前說了什么。“科學研究的概率是999個想法會沒有任何結果,可是,第1000個想法也許會改變世界。”這就表明999個想法雖然沒有結果,但探究這999個想法的過程會給第1000個帶來結果,也有一層的含義是,999條路是走不通,但再走一次也許就會成功,思路的開闊,方法的轉變也是會給我們帶來結果的。無論哪種理解,都說明過程的產生是復雜多變的,好的結果也不是隨便地、很輕松地就能得出的,必須都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才會獲得。
再看這幾個選項:“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一蹴而就”比喻做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信手拈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地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所以,“一蹴而就”的成語含義會更符合文意。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抓住關鍵信息詞——“可見”。
類型四:表示轉折的詞語
轉折,就是前面說的一種意思,加上一個轉折詞后,后面就變成了另外一層意思。一般有“其實”“實際上”“事實上”“只是”“雖然……但是”“然而”“不過”“卻”“盡管……但”“但其實”等。
【例1】(2014年國考)
在早已對漂亮假花、假樹司空見慣的現代人眼里,干枯蒼白的植物標本或許難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標本館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標本都代表著它在地球上的______。它們雖然遠離了陽光雨露,告別了生長的土地,卻在科學殿堂中_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經歷 重現
B.同類 延續
C.存在 超越
D.物種 證明
【類型】純實詞類填空。
【分析】這道題十分典型,兩個橫線前后均出現了轉折詞。第一個空,橫線前出現了“但”的轉折,所以我們要分析“但”的前后說了什么。“但”前說的現代人很難喜歡干枯蒼白的植物標本,然后經過“但”的轉折后,我們應該就可以推測出,在標本館里,每一個植物標本都價值非凡,因為標本本身的含義就是某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所以一個植物標本就代表一類植物。所以將“經歷”和“存在”排除,也即排除A、C。
第二個空,橫線前又出現了轉折的詞語——“雖然……卻”,這表明植物雖然告別了原有的生活存在形式,在被改造成標本后,卻使得自己經久不衰。所以這里不存在需要證明的內容,也即排除了D選項。
【參考答案】B
【關鍵信息點】1.掌握關鍵轉折詞;2.聯系前后語境。
【例2】(2015年國考)
交流是復雜的藝術,有聲語言并不是表達意義的唯一方式,輔以動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達生動形象,也折射出歷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各民族間的形體語言,有的形式和意義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雖然形式相同,意義卻______,如果不能正確解讀就可能產生誤會,甚至引起嚴重的后果。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南轅北轍
B.針鋒相對
C.截然相反
D.紛繁復雜
【類型】成語類填空。
【分析】橫線前出現了“卻”這個關鍵詞,代表著轉折的含義,所以我們接下來就要看前文說了什么。經過閱讀,我們發現,前文說的“有的形式和意義相同”“有的雖然形式相同”,但在“意義”這里發生了轉折,所以我們推測出,意義是不同的。
觀察選項,A項中“南轅北轍”指目標和行動不一致;B項里“針鋒相對”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主要用在辯論方面;C項中“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無共同之處;D項“紛繁復雜”意為多而復雜。在這里和句意最貼切的應當是“截然相反”。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1.找準關鍵轉折詞;2.了解成語含義。
【例3】(2015年國考)
天氣預報看似很______,只有寥寥幾句話,但實際上,要做出______的天氣預報,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氣象是一個大環境,大氣運動本身又______,這是天氣預報有時不準確的根本原因所在。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輕松 準確 無跡可尋
B.平常 精密 變幻莫測
C.普通 精確 難以捉摸
D.簡單 精準 錯綜復雜
【類型】實詞+成語混搭型。
【分析】第一個空,根據“只有寥寥幾句話”以及轉折之后的“工程量非常大”可知,所填詞語應表示天氣預報看起來不是一件很復雜和困難的事情,D項“簡單”符合文意。
第二空“準確”“精確”“精準”都可用來形容天氣預報,“精密”與天氣預報搭配不當,一般“精密”用來形容儀器設備,因此排除B項。
第三空所填詞語形容大氣運動的特點,并且這樣的特點導致天氣預報不準確,“錯綜復雜”符合文意,“無跡可尋”“變幻莫測”“難以捉摸”語義過重,我們還是可以根據一些特點來判斷推測天氣的,只是條件多變,比較復雜。
【參考答案】D
【關鍵信息點】1.抓住轉折關鍵詞;2.結合語義輕重知識點答題。
類型五:表示條件的詞語
表示條件的詞語我們做了四種分類:
1.充分條件:“只要……就”“有……就有”“一旦……就”等,充分的含義就是前者具備了,后者就存在了。
2.必要條件:“只有……才”“除非……才”“不……不”“除非不……”“必要條件是……”“必須……”等,必要的含義就是要想滿足后面的結果,就必須要有前面的內容。
3.周遍條件:“不管……也”“不管……都”“無論……也”“無論……都”等,周遍的含義就是要想結果得到實現,前者不論什么情況也得克服。
4.假設條件:“如果……就”“要是……就”“假如……那么”“倘若……便”“若是……只好”“如果……那么”“假若……則”“如果……將”等,假設的含義就是前面是假設的條件,后面的是這個條件實現后產生的結果。
【例1】(2014年廣東)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面臨復雜環境,只有 時刻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堅持團結和依靠人民群眾,才能( )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A.穩定
B.筑牢
C.修建
D.強化
【類型】純實詞填空。
【分析】在括號前出現了關鍵詞——“只有……才”,這是一個必要條件的關鍵信息點,要想產生后面“才能”的結果,就必須遵守前面“只有”的內容,所以后面的結果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
回到文中,后面的結果是“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分析出了這一點,也就排除了“修建”和“強化”,因為搭配不當,也即排除了C、D;相比“穩定基礎”來說,“筑牢基礎”會更恰當。
【參考答案】B
【關鍵信息點】掌握住表示條件的關鍵信息點。
【例2】(2014年山西)
有人斷言,如果中醫不能______,隨著老一代中醫紛紛故去,中國將只能成為教科書上的“中醫故鄉”。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前仆后繼
B.生生不息
C.薪火相傳
D.繼往開來
【類型】成語類填空。
【分析】文段中出現了“如果不能……將只能”的條件關系,則表明是兩種情況存在一種,且是相對立的關系。由后文“一代代中醫故去,中國將成為‘中醫故鄉’”表明,前文應該是表達“中醫的技藝將會持續不斷地得到發展”的含義。
前仆后繼表達的是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繼續跟上來,形容奮勇向前,連續不斷。生生不息是不斷地生長、繁殖的意思。薪火相傳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繼往開來是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結合文段的意思,“薪火相傳”更貼切一些。
【參考答案】C
【關鍵信息點】意思正確重要,對象正確更重要,比如此題,A、B、C三項的意思都含有持續不斷向前進的含義,但他們之間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因此要掌握相似含義成語的不同側重點。
類型六:表示讓步的詞語
讓步,就是前面的內容為還沒發生的事實作出讓步,后面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說出正面的內容。一般有“即使”“縱然”“哪怕”,并且常和“也”搭配。
【例】(2012年聯考下)
如果沒有正確的工作方法,即使每天埋首于工作,忙得______,也還是會收獲甚微,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無所適從 因小失大
B.心力交瘁 大失所望
C.不可開交 差強人意
D.筋疲力盡 得不償失
【類型】成語類填空。
【分析】這段話里包含了讓步引導詞“即使……也還是”。讀完整段話,是在強調正確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第一個空,看完選項,好像都可以運用,區別度不大。
我們就來看第二個空,首先A,整句話并沒有強調“大”在哪,“小”在哪,因此排除A; B項的“大失所望”,整句話中也沒有提及“所望”是什么,由此,也排除B; C項的“差強人意”,它的含義是大體上讓人滿意,然而讀完整句話,根據讓步引導詞和“收獲甚微”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在說沒有大的起色,恰巧與句意相反,也即排除了C。
【參考答案】D
【關鍵信息點】1.抓住讓步引導詞;2.運用排除法并結合語境來分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鍵引導詞也比較重要,雖然涉及的例題較少,但也能幫助我們進行選項的判斷,材料內容的明晰。比如:表示承接的詞,它們一般是有一定的先后順序的,并且是不能顛倒的,一般有“首先……然后”“便是”“便有”“就”“于是”等;表示取舍關系的,也就是前后內容之間只能存留一種的情況,一般有“寧可……也不”“與其……不如”“是……還是”等。
- 吉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5下半年)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申論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7最新版)
- 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社區工作者招錄考試一本通(2016最新版)
- 2020年青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A類(2017-2018視頻版)
- 2020年安徽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萬能一本通(第二版)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D類(2017-2018視頻版)
- 2020年河南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題庫:資料分析【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云南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山東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申論命題熱點與高分攻略(第11版)(2017)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