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天

晨讀任務:先秦時期

學習時間:1.5小時

考點1 原始社會時期

考點2 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定都陽城。

(1)禹死后,其子啟繼承了王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啟建立夏

(2)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于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屬探索中國夏朝文化的重要遺址。1960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為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宮殿建筑基址。學術界認為二里頭遺址是夏的都城。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被命名為“中國龍”。

(3)夏朝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于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4)《夏小正》是我國第一部天文歷法專著

考點3 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此后,后代又把商朝稱為殷。

(1)商代廣泛使用青銅器,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青銅文明,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代表商代青銅制作的最高水平,是我國迄今考古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商湯滅夏

(2)甲骨文:河南安陽發現。殷商時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自商朝開始,歷史有文字記錄,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

考點4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牧野之戰擊敗商軍,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鎬,歷史上稱為西周。

武王伐紂

(1)西周實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①分封制:周朝地域遼闊,為加強統治,將同姓宗親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②井田制:土地歸國家所有,稱為公田,由奴隸進行耕種。

(2)周厲王殘暴不仁,激起了國民很大的不滿,國民奮起反抗,史稱“國人暴動”,周厲王出逃,于是出現了“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考點5 東周(公元前770- 前221年)

(1)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寵信妃子褒姒,不理朝政,為博得褒姒一笑先后三次下令點燃烽火假報敵情來戲弄各地諸侯,導致失去民心。公元前771年,少數民族犬戎攻入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繼位后,將王都遷到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

春秋五霸

(2)“春秋五霸”:春秋時代先后稱霸的五個諸侯。一種說法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lǘ)、越王勾踐。管仲輔佐齊桓公,改革政治,發展生產,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地理位置:東南西北上中下)。

戰國七雄

考點6 諸子百家

百家爭鳴

考點7 戰國時的變法及歷史人物和著名工程

商鞅變法

(1)商鞅變法(秦國):①內容:編制戶籍,連坐;獎勵軍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推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②影響: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為后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但是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后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

(2)戰國時期著名的變法運動還有: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申不害在韓國變法。

(3)扁鵲:脈學之宗,望聞問切,建立了中醫傳統診病法。

(4)都江堰:秦國李冰修建,四川都江堰市岷江。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真題再現>>>

1.(單選)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八項規定帶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讓人看到風清氣正的希望。

“徙木立信”是關于我國古代歷史上哪一位改革家的故事?( )

A.管仲

B.商鞅

C.王安石

D.張居正

【答案】B

視頻解析

【解析】該故事出自《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秦孝公時期,商鞅想要實施變法,法令已經完備,但在沒有公布前,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國都南門立下一根木桿,告訴百姓有能夠把木桿搬到北門的就賞給十鎰金。百姓對此感到驚訝,沒有人敢去搬木桿。商鞅就又把賞金提到五十鎰。終于有一個人把木桿搬到北門,商鞅立即賞給他五十鎰金,以表明沒有欺詐大家。本題答案為B。

2.(單選)以下不屬于孔子主要思想主張的是( )。

A.仁

B.德

C.禮

D.法

【答案】D

【解析】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張有“仁”“德”“禮”。“法”是法家的核心思想。故本題答案為D。

上午學習任務:辯證法、認識論

學習時間:3小時

考點1 兩個核心:聯系、發展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就是關于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學說。

一、聯系

聯系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二、發展(永恒性、普遍性)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社會發展過程也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發展

社會發展從總的方向、趨勢和內容上是上升的、前進的,這一上升性是由社會基本矛盾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社會發展的具體道路和形式則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線上升的。正因為社會發展既是前進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會發展表現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

考點2 三大規律

一、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和新的質變,由此不斷前進。

質量互變規律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

(1)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哲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表明了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式前進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原理對于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說來,整個發展過程經歷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過程,這一特點與否定之否定規律自身具有的規律性恰好保持了一致性。

否定之否定規律

(2)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它認為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基礎上引起的自我否定,其特點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辯證的否定就是“揚棄”,即既克服又保留

三、對立統一規律(重要考點)

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規律)(同一與斗爭、內因與外因、普遍與特殊、兩點與重點)是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的統一與斗爭,是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它是貫穿于辯證法的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和把握這些規律和范疇的關鍵。是否承認矛盾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根本焦點。

1.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

斗爭性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

同一性指矛盾雙方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

同一性和斗爭性

一方面,斗爭性是同一性的基礎,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這也就是說,同一性依賴于斗爭性,同一是斗爭中的同一和對立面的同一,同一是包含著差別、對立的同一,因此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爭是同一體內部的斗爭,是同一之中的斗爭。如果對立面之間不具有同一性,斗爭性就不能成立。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對與絕對的關系。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斗爭性最終導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條件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斗爭性相結合,推動著事物發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表現為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爭性推動事物的發展,因而,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2.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變化的根據。

外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內外因

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處處有矛盾;二是每一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

矛盾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是事物的個性,它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因而是相對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做事情、看問題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不分青紅皂白地生搬硬套所謂的普遍原理和方法,要有針對性。但是,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個性和共性的有機統一。

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即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絕對和相對的關系,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4.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關系原理

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間的辯證關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

兩點論和重點論

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堅持兩點論中的重點論,重點論以兩點論為前提;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一的。

考點3 認識論

認識論三個核心:實踐;認識;真理。

兩大規律: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認識發展規律。

一、三個核心:實踐、認識、真理

(一)實踐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觀點,辯論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人類特有的“主觀見之于客觀”的一切活動,特別是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

實踐

(二)認識

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的主體是認識者,是在認識活動中處于主動和主導的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等特點和功能的一方。認識的客體就是認識對象,是在認識活動中處于被動和服從的地位,具有受動性、非主導性等特點和功能的一方。

認識

(三)真理

真理和謬誤

真理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謬誤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歪曲反映,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真理和謬誤相伴而生,既有原則區別,又相互包含和轉化。

客觀性:真理中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具體性:真理的具體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主觀對客觀的符合,它要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

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對立統一的,要堅持真理觀上的辯證法。第一,兩者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是相對和絕對的統一。第二,真理的發展是一個從相對走向絕對的過程,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堅持真理觀上的辯證法,必須堅決反對真理觀上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

二、兩大規律: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認識發展規律

(一)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

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具體表現在: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實踐與認識

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有兩種情況:(1)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會促進實踐;(2)錯誤的理論指導實踐會阻礙或破壞實踐。人的認識不同于動物的反映活動,是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活動。人們為了從事實踐活動,不僅要反映事物的現象,還必須透過現象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還必須基于這種認識,塑造出符合主體需要的理想客體,這更是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活動。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的思維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

(二)認識發展規律(認識發展是從感性到理性、反復與無限的過程)

認識的發展過程包括兩個發展階段、兩次飛躍。

兩次飛躍:首先,認識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其次,認識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真題再現>>>

1.(單選)下列關于習近平同志用典語句反映出的哲學原理,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是( )。

視頻解析

A.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B.天下之理,有張必有翕,有強必有弱,有興必有廢,有與必有取

C.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

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答案】C

【解析】A項,“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B項,“有張必有翕,有強必有弱,有興必有廢,有與必有取”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對立統一;C項,“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強調實踐的作用,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哲學道理;D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強調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A、B、D三項都反映了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的相關哲學原理。故本題選C。

2.(單選)“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說明( )。

視頻解析

A.聯系就是事物內部各要素間的相互影響

B.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

C.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必然的多樣的聯系

D.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

【答案】D

【解析】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A項表述不全面,排除。B項不符合題干內容,排除。C項說法本身錯誤,排除。D項“綜合的思維方式”符合題干中的“國內國際”。

視頻解析

3.(多選)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反映的哲學原理相同的是( )。

A.防微杜漸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C.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D.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答案】BC

【解析】“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的意思是接觸了實際后才知道真相,親自實踐后才知道困難,這句話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哲理。A項,“防微杜漸”的意思是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征兆時,就加以預防與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與題干反映的哲理不同,排除。B、C兩項都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與題干反映的哲理相同,當選。D項,“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意思是生于淮河以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這句話既體現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其具體性、客觀性,又體現了外因是事物變化的重要條件,與題干反映的哲理不同,排除。故本題選BC。

下午學習任務:微觀經濟學

學習時間:3小時

考點1 市場主體

一、市場主體及現代企業制度

市場主體、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是構成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市場主體是市場運行過程中進入市場從事經營活動,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從而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社會組織或經濟組織。

市場主體

(一)市場主體的分類

(二)現代企業制度

指以法人財產權為基礎,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條件,以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的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包括: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現代企業組織制度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而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形式

二、公司制結構形式

知識拓展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考點2 市場機制

市場機制是通過市場競爭配置資源的方式,即資源在市場上通過自由競爭與自由交換來實現配置的機制。市場機制,又稱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是指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主要包括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體現了市場運行的規律。如下表所示:

市場機制

續表

考點3 市場競爭

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依據競爭的大小,可分為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壟斷寡頭市場

市場競爭

考點4 收入分配

一、經濟制度與分配制度

經濟制度:基本經濟制度決定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國家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即勞動產品在社會主體中如何分割、配給制度的總稱。分配制度有按勞分配、按資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我國的分配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決定了分配方式必然以按勞分配為主體,而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存在又決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樣性,所以,我國現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它的含義是按照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

(二)按要素分配

1.按要素分配的含義

所謂按要素分配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要素所有權,從生產要素使用者那里獲得報酬的經濟行為。生產要素的構成主要包括:勞動、技術、資本、管理等。

2.按要素分配存在的必然性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要求;(2)調動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的需要。

(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真題再現>>>

1.(單選)市場經濟中,( )作為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其價格是整個價格體系的核心。

A.技術

B.勞動力

C.生產資料

D.信息

視頻解析

【答案】B

【解析】市場經濟中,投入要素即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四種,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技術、信息也作為相對獨立的要素投入生產。這些生產要素進行市場交換,形成各種各樣的生產要素價格及其體系。而勞動力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其價格成為整個價格體系的核心。故本題選B。

2.(多選)以下屬于再分配調節機制主要手段是( )。

A.工資

B.稅收

C.社會保障

D.轉移支付

【答案】BCD

視頻解析

【解析】再分配(也稱社會轉移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結果的基礎上各收入主體之間通過各種渠道實現現金或實物轉移的一種收入再次分配過程,也是政府對要素收入進行再次調節的過程。A項工資屬于初次分配,B、C、D項屬于再分配調節手段。

3.(多選)媒體報道,南京、成都、石家莊相繼發生奶農把鮮奶倒入下水道事件,曾經作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鮮明標志的“倒奶事件”在我國出現,說明( )。

視頻解析

A.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通過市場機制自發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具有客觀性

B.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經濟危機,社會主義國家也同樣存在

C.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導致了資源的浪費

D.政府有必要對市場進行適度的干預

【答案】ACD

【解析】資本主義國家的“倒奶事件”反映的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矛盾的體現。南京、成都、石家莊相繼發生奶農把鮮奶倒入下水道事件是由于是市場體系不夠完善,鮮奶銷售渠道不暢導致的結果,不是經濟危機。B項表述錯誤。南京、成都、石家莊發生的“倒奶事件”說明,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通過市場機制自發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具有客觀性。人們過多、過快地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投入到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行業,一旦供過于求,企業就會壓縮鮮奶收購量,奶農只好倒奶。這個案例還說明,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政府有必要對市場進行適度干預,逐步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A、C、D三項表述均正確。故本題選ACD。

晚自習

選擇題。(1題為多選題,其他為單選題)

1. 任何樹都是一樣的,它越是向往高處溫暖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深深的土地。這體現的哲理有( )。

A.矛盾雙方相輔相成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雙方相互轉化

D.矛盾具有特殊性

2. 當今各地城市建設除了追求“人文、生態、宜居”的目標,還注意展現個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這種城建思路體現的哲理是( )。

A.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

C.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3.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觀點

B.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

C.運動和靜止辯證統一的觀點

D.對立統一的觀點

4. 發展的實質是( )。

A.事物是永恒運動的

B.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較完善變化

C.新事物的不斷產生,舊事物的不斷變化

D.物質世界的一般變化

5. 2010年“漂亮足球”的代表西班牙隊首度闖入決賽便捧得冠軍,主教練博斯克在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漂亮足球”永無止境,“漂亮足球”從飽受質疑到奪得冠軍所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事物發展總是前進的

D.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

6. 長時間以來,食品安全領域“九龍治水”的現象飽受詬病,“幾個部門管不了一頭豬”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寫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指出,國務院將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B.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要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7. 雅安蘆山地震后,各級政府、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公益人士、普通網民紛紛在第一時間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發布信息,關注抗震救災。“微力量”匯集抗災救援大能量,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線。這主要表明了( )。

A.人們可以根據主觀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B.人為事物的聯系因帶有主觀色彩而具有主觀性

C.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D.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

8. 面對一棵大樹,一位教授算了兩筆不同的賬:算法一,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大樹,按當時市價計算最高能賣2000元。算法二,從大樹產生的氧氣、減少大氣污染、涵養水源、為鳥類與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環境的生態效益計算,其價值最低為130萬元。該教授的算法二強調了( )。

A.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B.物質運動的規律性

C.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

D.事務矛盾的對立性和孤立性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B [解析]題干中“向往高處”和“伸向深深的土地”體現了矛盾雙方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任何樹都一樣”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因此,本題答案為A、B。

2.D [解析]各地城市建設追求的目標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個性魅力、地方特色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D項符合題意。其余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所以本題選D。

3.B [解析]辯證法總特征聯系和發展。

4.C [解析]發展的實質是創新,即新事物的不斷產生,舊事物的不斷變化。

5.A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的關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本題中“漂亮足球”在開賽前受到人們質疑與球隊希望奪冠是一對矛盾,因為有這種矛盾,所以球隊才會努力拼搏,最后在人們的懷疑的眼光下奪得冠軍,體現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哲學道理,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6.D [解析]“九龍治水”寓意令出多門、職責交叉、權責不一。食品安全領域中的“九龍治水”現象,容易出現職責不清和權責不明的監管盲區。這啟示我們要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對政府機構與部門進行科學有效的設置。故本題答案選D。

7.C [解析]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在人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人們雖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觀聯系,但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這充分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它使聯系的具體形式更加多樣了。故本題答案選C。

8.A [解析]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該教授的算法二體現了大樹與自然界其他事物之間的緊密聯系,更體現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

睡前口訣

四自主體承權義,權責分管現企制;股東大會像人大,董事會開決其他。股份發起兩百限,有限公司五十完,現在注冊不要錢;成本技術連供給,價偏相關動需求;供價競爭三機制;供需平衡是核心;公制主體多制存,按勞為主要素同;初再分配都公效;二者分界要找到。

推薦閱讀
  1. 2020年甘肅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2020年江蘇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2020年江西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4. 2020年浙江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5.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7最新版)
  6. 2020年福建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20年吉林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2020年云南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2020年寧夏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1.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公務員考試熱點分析與時政(2016最新版)
  12. 2020年江蘇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3. 2020年云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4. 2020年山東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試題權威解讀(2013年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琼中| 雅安市| 岗巴县| 涿州市| 永兴县| 时尚| 历史| 方正县| 东兰县| 丹东市| 梁平县| 古丈县| 紫金县| 临夏县| 河间市| 霍林郭勒市| 楚雄市| 英吉沙县| 开封县| 临夏县| 曲沃县| 九台市| 邹城市| 迭部县| 郸城县| 曲水县| 法库县| 成安县| 昌乐县| 航空| 堆龙德庆县| 沁水县| 柳河县| 樟树市| 嘉定区| 商南县| 萝北县| 天气| 台州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