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識判斷必考點100%過關:1小時拿下經濟常識
- 華圖教育編著
- 1320字
- 2019-01-03 09:46:21
二、經濟體制
(一)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1.經濟制度的含義
經濟制度是指一定社會居于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基本依據,反映著社會經濟最本質的特征。在生產關系諸要素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經濟制度的核心與基礎,它決定著某一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根本性質的不同,首先表現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的區別,即前者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后者則是生產資料私有制。以生產方式為標準,人類社會的經濟制度分為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2.經濟體制的內涵及類型
經濟體制是指一定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制度的具體形式,即生產關系的具體組織形式和經濟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一定社會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具體結構、經濟決策權力機構、經濟利益和動力機構、經濟原理和調控體系等基本要素,是由這些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多層次經濟組織及其運行的有機整體。其主要任務是如何組織社會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如何劃分經濟管理中各經濟利益主體的權限和責任以及相關組織機構的設置等。根據以上要素,可將當代市場經濟分為以下四種主要類型:
(1)自由市場經濟。這主要以美國為代表,是消費者導向型市場經濟。它崇尚市場競爭,強調市場效率,批評和反對政府干預。美國政府沒有全國性的經濟計劃,只是通過政府預算和貨幣政策來影響經濟。
(2)社會市場經濟。這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注重社會福利的市場經濟,具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它以市場競爭為基礎,凡是市場能夠自行解決的,都讓市場去解決,政府為市場的正常運行制定規則,但是如果市場競爭與社會目標發生沖突,政府就要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調節,以保證市場自由與社會公平之間的平衡。這一經濟體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有較多變化,但仍保持原有的基本運行方式。
(3)政府導向市場經濟。這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行政導向型市場經濟,政府干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以市場競爭為基礎,但通過各級經濟審議會制定的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將企業發展納入到國家發展的軌道。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類型經濟體制趨向仿效自由市場經濟的某些模式,但至今尚未見效。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由計劃經濟轉變而來的市場經濟,它以市場競爭為基礎,但以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為導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市場經濟求效率,以社會主義保公平。
3.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關系
(1)聯系
一方面,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決定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質和主要特點,規定著它的發展方向,無論選擇何種經濟體制,都不能背離經濟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經濟制度也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體制反映出來,通過經濟體制的運作和改革使經濟制度得以鞏固、發展和完善。
(2)區別
經濟制度反映一個社會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質,而經濟體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經濟運行的基本特點和具體形態。由于經濟體制不反映該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因此,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可以實行類似的經濟體制,相同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也可以實行不同的經濟體制。而且,一定的經濟制度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可以有不同的經濟體制。
(二)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
在現代經濟中,資源配置有計劃配置和市場配置兩種不同的方式。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在私有制的基礎上開始出現為交換而進行的商品生產,但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占統治地位的始終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直到資本主義社會時期,機器工業社會化大生產迅猛發展,商品生產居于統治地位,才逐步形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自發地配置資源的市場經濟體制。
計劃配置是通過計劃機制來實現資源的配置。我國以前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由國家來計劃生產什么、生產多少。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于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于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作為經濟管理的手段之一,現代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制訂各種計劃,只是目標不同、內容有別、范圍不等而已。但是,經濟計劃不等于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通過政府指令自覺地配置資源的整套經濟體制。
市場配置就是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的配置,輔以一定的宏觀調控。我國現在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運作規范和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一般具有以下五個共同特點:即獨立的企業制度、有效的市場競爭、規范的政府職能、良好的社會信用和健全的法治基礎。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世界各國在經濟體制的選擇上有趨同傾向,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采取市場經濟體制。
對于具體的經濟活動來說,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各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和適用程度。計劃經濟的優點主要是:第一,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重點建設。第二,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第三,能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保證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計劃經濟的短處在于:第一,對微觀經濟活動與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容易產生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相互脫節。第二,不能合理地調節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現象。第三,計劃容易脫離實際,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費等。
市場經濟的優勢是:有利于調動眾多的微觀經濟主體的積極性,把經濟搞活;有利于及時地實現社會資源的流動和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較快地提高社會總的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其缺陷主要是:在資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可能會引發惡性競爭、短期行為,導致經濟危機;在收入的分配上,會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加劇貧富的矛盾;在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方面,會產生拜金主義等消極現象。
【例】以下關于市場經濟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市場經濟首要特征是市場體系的開放性
B.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法制經濟
C.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
D.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形式
【參考解析】A。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D項說法正確。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場主體的多元性是市場經濟的首要特征,A項說法錯誤。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經濟生活法治化的過程,B項說法正確。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在不斷的交換過程中,物品、人、信息等不同形態的資源,通過流動創造出新的價值,C項說法正確。因此,本題選擇A項。
(三)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就是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對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國民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的改革。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必須抓住國有企業改革這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在企業,最重要的是使國有企業形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這是因為,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一個國家經濟的整體素質,增強國際競爭力,主要依靠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肩負著這個重任。國有企業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效結合。
- 2020年貴州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江蘇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陜西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高分強化試卷(2017最新版)
- 2020年青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A類(2017-2018視頻版)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卷·C類(2017-2018視頻版)
- 2020年浙江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黑龍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知識(公共基礎知識)(2016彩印版)
- 2018公務員招考高效自學自訓讀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近年真卷三步半解析(國考版)
- 2020年山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陜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政法干警招錄考試專業綜合Ⅱ《中國法制史》(碩士類)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