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識判斷必考點100%過關:1小時拿下經濟常識
- 華圖教育編著
- 78字
- 2019-01-03 09:46:20
第1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考點清單

真題呈現
【例】(北京2013年)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切實放寬市場準入,積極引入競爭制,著力營造多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因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
A.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
B.推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C.促進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多樣化
D.擴大就業
【參考解析】AD。非公有制經濟是相對于公有制經濟而產生的一個名詞。2005年2月25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擴大社會就業、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并指出,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確立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公平競爭。B、C兩項夸大了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所以本題選AD。
考點詳解
一、經濟基本常識
(一)使用價值與價值
1.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區別
(1)含義不同。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2)形態不同。使用價值具體;價值抽象。(3)性質不同。使用價值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商品的社會屬性。(4)主體不同。使用價值歸賣者擁有;價值由買者支付。
2.使用價值與價值的聯系
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
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不能同時擁有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生產者要想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出讓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消費者要想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支付價值。
(二)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價值量就越大;反之,則越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少,商品的價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例】商品的價值量是由()。
A.商品生產值所消耗的勞動量決定的
B.商品使用價值大小決定的
C.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D.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
【參考解析】C。商品的價值量是指商品價值的大小,通常是指單位價值量。它不是由個別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故本題應選C。
(三)商品的價值總量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
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生產單位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少,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數量就越多,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也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降低。
(四)價值與價格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反映價值。
交換價值與價格:交換價值是商品的價值形式。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就是價格。所以,交換價值包括價格,價格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五)紙幣與貨幣
二者都有使用價值;都能充當流通手段;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二者的區別:(1)屬性不同:貨幣是商品,而紙幣不是商品;貨幣有價值,貨幣之所以具有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它是商品,自身有價值。紙幣自身沒有價值,所以不具有價值尺度職能。(2)產生不同:貨幣是在商品交換發展過程中,從一般商品對象中分離出來的;而紙幣是在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由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3)職能不同: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而紙幣一般只能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它不能執行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的職能。
(六)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流通規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
(七)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八)價值規律
1.存在條件:價值規律是一個客觀規律,它的存在和發揮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它也有一個存在的條件,就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
2.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3.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價格也會影響供求關系。
4.三大作用:(1)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3)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5.基本原則:等價交換。這一原則是以價值量為基礎,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表現出來,在動態中實現的。
(九)影響價格的因素
1.價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使用價值不能決定商品的價格。
2.供求關系。
3.國家的宏觀調控。
4.紙幣的發行量。結合貨幣流通規律,紙幣發行量過大或流通周轉速度加快,引起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反之,通貨緊縮則會引起大范圍的物價下跌。
5.人們的消費心理。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某些商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復性。如文物、名人字畫、珍藏郵票之類的物品價格不斷飆升,但它們的價格再高,也不會擴大再生產以增加供應量,能夠抑制它們價格上漲的因素只能是人們的購買力。
- 2020年山東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8互聯網+)
- 公務員錄用考試快速提分系列:10天,行測通關特訓(2016升級版)
- 2020年安徽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湖南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基礎知識(2016最新版)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E類(2017-2018視頻版)
- 2020年陜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遼寧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青海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甘肅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吉林公務員錄用考試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快速提分系列:面試精彩作答101例(2016移動互聯版)
-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2017彩印版)
- 2020年西藏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