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速度特訓:邏輯填空30秒速解訓練班(二)
- 華圖教育編著
- 7字
- 2019-01-03 09:42:03
邏輯填空(二)成語與混搭
第1講成語辨析
考點一:成語含義
考點梳理
成語是一種相沿習用的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一般來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詩文等。對于成語辨析類題目,我們首先要明確公務員考試中所考查的都是我們常用的成語,不會是生僻的成語。成語含義是成語辨析類題目中最常出現的考點,理解成語含義是破解該類題目的基礎,也是關鍵。對成語含義的理解,有些可以直接從字面得出,如“好吃懶做”“人杰地靈”,但大多數成語僅從字面去解釋是不夠的,必須關注其背后的引申義、比喻義。
要理解成語含義,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詞匯量的問題。這一點可通過平時的積累和考前的背誦常考成語進行有效突破。另外,理解成語含義過程中常出現的幾種錯誤也是考生需要避免的,概括為以下四個:望文生義、斷詞取義、忽視多義、形近音近混淆。

典型真題
(2014·吉林乙·24)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馬航MH370上發生了什么,依然是一個難以揭開的謎團。在飛機黑匣子最終找到之前,具體細節的付之闕如、權威渠道的口徑不一、官方消息的前后矛盾,讓飛機的去向________,也給圍繞此事進行的各方解讀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A.撲朔迷離
B.虛無縹緲
C.錯綜復雜
D.眼花繚亂
【名師解析】文段主要講述的是馬航事件是一個難以揭開的謎團,權威渠道口徑不一、官方消息前后矛盾,使人無法看清真相。“撲朔迷離”形容事物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符合語境。“虛無縹緲”指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形容空虛渺茫;“錯綜復雜”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眼花繚亂”指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B、C、D三項均不符合語意,本題選A。
(2014·山東·1)這個世界不是孤島,誰都不可能真的________,尤其是在網絡時代,個人的生活越來越多地與他人關聯:旁觀他人的生活,感受別人的情緒,接受他們的“傳播”。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潔身自好
B.自得其樂
C.獨善其身
D.一塵不染
【名師解析】根據前后文的語境提示信息,如“孤島”“與他人關聯”等,可以看出橫線所在句子的意思是不可能只顧自己,正好和“獨善其身”意思一致。故本題選C。
(2014·山東·4)許多人文社科類著作因對人的處境有真切的關心,對人的命運有深刻的認識,對人的內心經驗有________的體諒,并精騖八極、________,因此都應成為我們閱讀的重點。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感同身受 鞭辟入里
B.設身處地 深入淺出
C.情真意切 入木三分
D.細致入微 入情入理
【名師解析】文段前面的語境出現了“真切的關心”和“深刻的認識”,那么根據對應關系,第一空可以排除C、D項,第二空根據“深刻”可知,只有“鞭辟入里”有這層意思。
(2014·山東·7)對真正了解音樂、懂得思考的演奏家來說,練習只是確保舞臺上的演出水平,并非練出一個不可改變的詮釋。技巧越是銅墻鐵壁、________,演奏家也越能在表演時馳騁想象,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同理,越是體察作曲家意念,越是深入解析作品之和聲理論,思考也就越能________,表現只會越靈活越豐富,而非________、動輒得咎。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固若金湯 觸類旁通 投鼠忌器
B.堅如磐石 刪繁就簡 循規蹈矩
C.積重難返 出神入化 墨守成規
D.根深蒂固 舉一反三 進退維谷
【名師解析】根據文段中的“銅墻鐵壁”,可知與之并列的詞語有A、B兩個選項,據此排除C、D項。接著看第二空,由后文的“靈活”可知這里應填入“觸類旁通”,故排除B項,本題選A。
(2014·山東·10)“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題,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不久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來謀劃,四個“最”________,一個“確保”________。這樣的宣示與承諾,對農產品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回應了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切,更彰顯了黨和政府勇于擔當、為民紓困的堅強決心。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組是( )。
A.義正辭嚴 振聾發聵
B.鏗鏘有力 擲地有聲
C.抑揚頓挫 鏗鏘有力
D.擲地有聲 氣壯山河
【名師解析】文段第三句出現了“這樣的宣示與承諾”,所以對應前面的兩個空,形容“宣示”用“鏗鏘有力”,指聲音響亮,形容“承諾”用“擲地有聲”,指堅定。
(2014·天津·18)要寫出________的文字、寫出時代的壯闊和生活的豐富,更需要閱歷,更需要思想。
A.動人心弦
B.石破天驚
C.驚天動地
D.動人心跡
【名師解析】空缺處應當填入修飾“文字”的詞語,據此可先排除B、C兩項。“石破天驚”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難以形容的奇境,后來用來形容事情或文章議論新奇驚人。“驚天動地”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這兩個詞用來修飾“文字”均不恰當。“動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動人心、動人心魄;“動人心跡”則側重于表達觸動人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根據語境,空缺處應填入“動人心弦”,即寫出有感染力、能激動人心的文字。因此,本題答案選A。
(2014·天津·25)
①據此,我認為長期以來的疑惑已。
②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________就可以得到的知識。
③這首詩之所以成為________的名篇,無論如何不在于如專家所認為的在兩句詩中羅列了三座橋和一座山。
④他的這種奇談怪論,看來決非是對歷史的無知,而是________地捏造謊言。
A.毋庸置疑 一蹴而就 家喻戶曉 居心叵測
B.無可厚非 唾手可得 嘆為觀止 煞費苦心
C.迎刃而解 袖手旁觀 膾炙人口 別有用心
D.不攻自破 不勞而獲 流芳百世 千方百計
【名師解析】先看第二空,根據文意可知,這里意在說明要知道竹子的性質,不只是看看而什么也不做就能得到的知識。由此排除A、B兩項。再看第四空,由“捏造謊言”可知,橫線處填入的不是一個褒義詞。由此排除D項。驗證第一、三空的詞語,均符合語意語境。故本題答案為C。
(2014·上海A·1)如今社會上“厭讀”的情緒嚴重。由于不讀書,導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讀者厭讀固然有讀者自身的問題。我們作者是不是也該________:為什么讀者不愛讀?是讀者不贊成作者的觀點嗎?未必!既然贊成作者的觀點就該同聲相應,可讀者為什么不來“應”呢?這就告訴我們:作者有個文風問題。再想一想:為什么別人的文章讀者_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們的文章讀者卻________呢?這只能說明我們的文風確有問題。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捫心自問 愛不釋手 不足掛齒
B.自我反省 奉為至寶 嗤之以鼻
C.反躬自問 手不釋卷 不屑一顧
D.不恥下問 愛不釋手 鄙夷不屑
【名師解析】第一空后的問句“為什么讀者不愛讀?”有對自己發問的意思,排除B、D兩項。根據文段可知,第二空與第三空為反義詞,A、C項的“愛不釋手”“手不釋卷”均為褒義詞,故第三空應填入貶義詞,而A項的“不足掛齒”為中性詞,C項的“不屑一顧”為貶義詞,故選C。
(2014·江蘇A·16)要因地制宜、________,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許采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量體裁衣
B.因時制宜
C.循序漸進
D.對癥下藥
【名師解析】“量體裁衣”比喻按實際情況辦事。“因時制宜”指按照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使用不同的辦法。“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對癥下藥”比喻針對具體情況決定解決問題的辦法。結合語境來看,橫線處所應填入的詞語要與“不追求一步到位”“差異性”“過渡性”相呼應,“循序漸進”符合。因此,本題選擇C項。
(2014·江蘇A·20)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是一個重大的系統工程,其日新月異的發展與________的應用令人________,或者有些始料未及。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五花八門 瞠目結舌
B.無孔不入 無法招架
C.無所不在 目不暇接
D.形形色色 猝不及防
【名師解析】先從第二空著手,“或者”表示并列,要填的成語應該和后面的“始料未及”相一致。“無法招架”指沒有辦法抵擋;“猝不及防”指事情突然發生,來不及防備;“瞠目結舌”形容受窘或驚呆的樣子;“目不暇接”指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結合語境看,只有“目不暇接”用在此處最合適,答案鎖定C項,驗證第一個空,“無所不在”指到處都有,到處都存在,與前文“廣泛應用”對應,合適。因此,本題選C。
(2014·江蘇A·21)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紀的元朝,胡同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北京城建立了一種天然的聯系,胡同也就________地成為北京城的標志。一條條橫平豎直、縱橫交錯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城市的命脈,同時也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場所,蘊含了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與這座城市________的胡同文化。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理所當然 交相輝映
B.順理成章 水乳交融
C.順其自然 唇齒相依
D.名正言順 天人合一
【名師解析】先從第二空著手,A項,“交相輝映”指各種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用在此處不太搭配,排除。C項,“唇齒相依”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存,文中沒有體現“相互依存”,排除。D項,“天人合一”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體現,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動天意,天意和人意兩者合為一體,與文段語境不符,排除。答案鎖定B項,“水乳交融”比喻關系非常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符合語境,再驗證第一空,也適合。因此,本題選B。
(2014·江蘇A·25)當然,這并不是說政府必須________,也不是所有社會責任都得________。比如助弱扶貧,政府可以自己出手,也可以讓企業相助。典型的例子是養老,早年的養老院皆為政府投資,而今天私人投資的養老院則__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大包大攬 事必躬親 比比皆是
B.一包到底 責無旁貸 遍地開花
C.恪盡職守 出手相助 隨處可見
D.鼎力相助 親力親為 紛至沓來
【名師解析】先從第二空看,由“政府可以自己出手,也可以讓企業相助”可以看出文段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社會責任都由政府直接承擔。“事必躬親”和“親力親為”都合適,從而排除B、C兩項。再看第三空,“紛至沓來”指連續不斷地到來,文段中并無先后連續的意思,排除D項。答案鎖定A項,驗證第一個空,適合。因此,本題選A。
(2014·浙江·1)從蘆山回望玉樹,回望汶川,那舉國動員的生死營救,那生命至上的國家理念,那________的民族精神,那________的堅韌品格,定格為無數震撼心靈的畫面。擁有這些堅實的內核,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眾志成城 視死如歸
B.萬眾一心 百折不撓
C.臨危不懼 不屈不撓
D.無私無畏 勇往直前
【名師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文段圍繞在蘆山地震、玉樹地震和汶川地震中中國人所展現的民族精神展開。“眾志成城”和“萬眾一心”側重群體的團結一致;“臨危不懼”和“無私無畏”側重個體的勇敢。第一空修飾“民族精神”,強調全國上下團結一致營救災民,側重群體,因此排除C、D兩項。第二空修飾“堅韌品格”, “視死如歸”指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語義過重;“百折不撓”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都不退縮,對應上文的多次地震及下文“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符合語境。故此題選B。
(2014·浙江·10)從歷史的角度看,生態問題只有通過不斷重建天人之間的統一才能解決,僅僅贊美自然的原初形態,一味謳歌、緬懷天人之間的原始統一,只能得到某種抽象、空泛的滿足,而無法真正解決生態的問題。生態的危機因人而起,也只有通過人自己的合理活動來克服。單純地由于人的作用導致生態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動,無異于。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因小失大
B.因噎廢食
C.等因奉此
D.因循守舊
【名師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文段最后一句“單純地由于人的作用導致生態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動”即提示了成語的含義。“因小失大”指的是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形容得不償失,文段當中并未體現大小的對比,不符合語境。“等因”和“奉此”都是舊時公文用語,“等因”用來結束所引上級來文,“奉此”用來引起下文。“等因奉此”泛指文牘,比喻例行公事,官樣文章,不符合文意;“因循守舊”指的是沿襲舊規,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創新的精神,文段沒有體現新舊的對比,不符合語境。“因噎廢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干,對應害怕“生態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動”,故答案選B。
(2014·浙江·12)近些年,傳統文化,尤其儒家經典,正在重新出場。有人對此________,覺得儒家的這種出場,違背自由與文明的現代趨勢。他們的理據是,從周的封建式家天下到秦漢以來的皇權帝制式家天下,儒家學說與之________。有學人認為,講究民本、限制君權的儒家與絕對尊君的法家,皆為皇權專制的一體兩面。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頗有微詞 相濡以沫
B.憂心忡忡 如影隨形
C.左顧右盼 亦步亦趨
D.惴惴不安 并行不悖
【名師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第一空需要填入的成語意思是說有人對儒家的重新出場表示擔憂或反對,“左顧右盼”指向左右兩邊看,形容得意、猶豫等神態,首先排除C選項。第二空的意思是說儒家和皇權思想是有聯系的,“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不符合語境;“并行不悖”指的是同時進行而互相不違背,側重強調相互之間不干擾,不符合語境;“如影隨形”比喻兩個事物關系密切,對應文段最后的“一體兩面”,故答案選B。
(2014·河北·24)
①戰士們在充滿硝煙的戰場上奮勇殺敵,________,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②一輩子的________,終于讓作為旅行家的他明白了自己這一生的意義和價值。
③她本以為自己的謊言編得________,卻還是被細心周密的探長找出了致命的破綻。
A.銳不可當 含辛茹苦 天花亂墜
B.無堅不摧 含辛茹苦 天衣無縫
C.銳不可當 風塵苦旅 天衣無縫
D.無堅不摧 風塵苦旅 天花亂墜
【名師解析】“銳不可當”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無法抵擋;“無堅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么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一般指強大的力量。第一空形容的是戰士奮勇殺敵,故“無堅不摧”合適,排除B、D。“含辛茹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比喻忍受千辛萬苦。“風塵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在這里和“旅行者”對應,應選“風塵苦旅”,故選C項。“天衣無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句③意思是本以為謊言編得沒有破綻,應選“天衣無縫”。
(2014·河北·25)
①《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________,構成一個巨大的研究空間,潛藏著重大的學術價值。
②這個老頭大冷的天還在早晨打著赤膊跑步,讓人。
③一個時期以來,歌劇《圖蘭朵》的上演,成了許多人________的話題。
A.珠聯璧合 匪夷所思 津津樂道
B.交相輝映 不可思議 津津樂道
C.交相輝映 匪夷所思 口口相傳
D.珠聯璧合 不可思議 口口相傳
【名師解析】先看第一空。“珠聯璧合”即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交相輝映”指的是各種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這里形容兩本書籍共同給人們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間,與光亮無關,故“交相輝映”不合適,排除B、C兩項。再看第二空。“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象的。“不可思議”有神秘奧妙的意思。此處形容老大爺赤膊晨練,并不是神秘奧妙的內容,故排除D項。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驗證第三空,“津津樂道”指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與“話題”搭配合理,而“口口相傳”一般作謂語,指口頭傳布或傳授。
(2014·山西·21)有人斷言,如果中醫不能________,隨著老一代中醫紛紛故去,中國將只能成為教科書上的“中醫故鄉”。
A.前仆后繼
B.生生不息
C.薪火相傳
D.繼往開來
【名師解析】這是成語辨析類邏輯填空題。前仆后繼: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繼續跟上來。形容奮勇向前,連續不斷。生生不息:不斷地生長、繁殖。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薪火相傳: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結合文段的意思,空格處應選擇意為“中醫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選項。C項中“薪火相傳”符合要求,故選C。
(2014·山西·27)對一個領導而言,要想使事業獲得成功,必須學會________,就是要敏銳、全面地觀察和分析,正確估計發展方向和力度,這樣才會在具體的管理行為中________,選擇恰當的時機與人選來完成任務。
A.因勢利導 一舉兩得
B.高屋建瓴 游刃有余
C.審時度勢 有的放矢
D.統籌兼顧 全力以赴
【名師解析】這是成語辨析題。第一空的提示性信息為“敏銳、全面地觀察和分析,正確估計發展方向和力度”,正確答案應與該句意思表達相同,A項中“因勢利導”強調引導,B項中“高屋建瓴”強調從高處思考判斷,均與提示性信息不符,因此排除A、B兩項;再看第二空,仍是后對前的提示,提示性信息為“選擇恰當的時機與人選”,強調的是“針對性”,并沒有突出“全部力量”,因此排除D選項。故選C。
(2014·聯考上·22)2007年全球金融海嘯肆虐,以家電為代表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外銷的需求急速衰退,家電企業可謂________。為了擴大國內市場,也為了讓國內家電企業走出低谷,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政策陸續出臺。這些扶持性政策________,對家電業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如履薄冰 有的放矢
B.今非昔比 有目共睹
C.舉步維艱 不負眾望
D.江河日下 任重道遠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常識判斷模塊寶典(第10版)(2016)
- 2020年河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安徽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配套題庫:數量關系考前必做1000題(2021第15版)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判斷推理模塊寶典(第10版)(2016)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標準預測試卷(2017最新版)
- 2020年陜西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申論密押試卷(2017新大綱)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吉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計算機專業知識(2016-2017最新版)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資料分析模塊寶典(第10版)(2016)
- 2020年河北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精選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2018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