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玩指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趙汝珍
- 2634字
- 2019-09-29 14:32:12
第六章 宣爐
第一節 宣爐概述
古人需要焚香的事情很多,所以香爐的用途十分廣泛。香爐最主要的用途有三個:
一是用作熏衣。因古時還沒有發明香水、香料,凡入朝覲見皇帝或拜謁尊貴人物時,必須將衣服薰香才算不失禮儀。因為社會上相習成風,即使平民的社交活動也大多這樣做。直到清代乾隆時期,西洋香料傳入國內,這種風氣才消失。
二是書房的必備之器。古人讀書必須焚香,一則是為了免除惡臭,使讀者心中愉快,有益于理解及記憶;再則是刺激精神,便于誦讀觀閱,而且讓人恭謹行事,以免懈怠,所以古人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
三是為了供祀神佛。這一點盡人皆知,現在仍流行這種做法,不在多說了。
古時焚香并沒有專門的器具,大多是以銅器、陶器、瓷器、瓦器、木器、法花等器具代替。自從漢代丁緩制成博山香爐后,才有了專門的名稱,然而特制的還不是很多。宋代制瓷業發達,喜歡多事的人開始燒制瓷香爐,但所制作的瓷香爐便于玩賞,卻不利于焚香。明朝宣德年間創制的銅爐,開創了后世以銅鑄爐的先河。所以講到香爐,人們必然說到宣德爐。宣德鑄爐的動機世間多有誤傳,有的說是宮中起火,金、玉混融在一起,宣德皇帝權且將其用來制造香爐。自從爐譜傳到社會上后,才知道這是一種妄傳。

明宣宗坐像
明代繪制,設色絹本,縱210厘米,橫171.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故稱宣德帝,宣德爐就是他在位時發明。該畫是一幅非常優秀的人物肖像畫,為典型的宣德畫院風格,當為宮廷畫家所作。
宣德繼承帝業時,海內升平,全國從上而下自然走上享樂之途。宣德皇帝點檢內府藏物時,感嘆古代流傳下來的銅器太少,時常有增添銅器的想法。正好趕上暹羅國刺加滿靄進獻風磨銅幾萬斤,宣德皇帝于是就用它來鑄造香爐。鑄爐用的材料還有金、銀等貴重礦物三十三種,并非只有風磨銅,不過是以風磨銅為主要原料罷了。上等的原材料具備了,冶煉技術也極其精妙。普通的銅經過四次冶煉就呈現出珠光寶色,即便是千古所稱頌的干將、莫邪寶劍也只是經過了六煉,而制作宣爐的銅最精純的經過了十二次冶煉,最差的也經過了六次冶煉。宣爐之所以聞名于世,這是最主要原因。
宣德所鑄香爐其計五千余座,各式各樣的香爐全都具備。其中最重要的有鼎彝爐、乳爐、鬲爐、敦爐、缽爐、洗爐、筒爐等,而且大多是仿照古代名器而鑄,并非隨意鑄造。如商代的父巳鼎、召文方鼎、父乙鼎、魚鼎、象形鼎,周代的夔龍黑雷鼎、文王方鼎、子父舉鼎、素蟠虬鼎、豐方鼎、花足方鼎、純素鼎、乙毛鼎、大叔鼎、益鼎等,都可以按照原器式樣、大小、花紋、顏色等鑄造。其他的有仿照唐代天寶局式的、仿照宋代祥符禮器圖式的、仿照宣和博古圖的、仿照元代豐禮器圖的、仿照紹興鑒古圖的、仿照姜娘子式的及柴、汝、官、哥、定各窯瓷器樣式的,等等。
宣德爐中的上等器具,還有的用赤金鎏裹,或鑲嵌金銀絲片及碧、馬價、珠鴉、鶻青、祖母綠、桃花片等各種名貴寶石。仿造得既精美,用料又貴,這也是宣爐聞名于世的一個重要原因。并非只有這些因素,各器的耳、邊、口、足等細微的地方,也都精心制作。耳的種類就有朝天耳、環耳等,不下五十余種。邊則有二十余種,口也有十余種。即便是足,也有四十余種。真可以稱得上是洋洋大觀了。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知道,宣爐的確是非常寶貴的器物。其實宣爐之所以寶貴還不在此處,而是顏色之精妙。冒襄曰:“宣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火久,燦爛善變。”項元汴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而玉毫金栗隱躍于膚里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宣爐顏色的美妙,已經被二人道盡,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現謹將宣爐有名的顏色略釋于下:
仿宋燒斑色,俗名鐵銹花,即黃紅之地套以五彩斑點。
仿古青綠色,與古銅器顏色相同,因用三代銅器的廢銅制造,所以此種顏色最為珍貴。
朱砂斑,與朱砂色相同,有三種大片,即紅片斑點、紅斑長絲、紅絲,都是很難得的。
石青斑,即石青色的斑點。
石綠斑,即石綠色的斑點,比石青色顏色深。
黑漆古斑,斑點為黑漆色,但不完全是光滑的黑色。
葡萄斑,斑點為深紫色,和葡萄色相近。
朱紅斑,斑點為朱紅色,比朱砂斑鮮紅。
淡藍斑,和石青斑相似,呈淡藍色。
棗紅色,紅中帶紫,如棗皮色。
豬肝色,比棗皮色淡,和豬肝色相似。
甘蔗紅,比棗紅色淡,但紅色更深。
海棠紅,比棗紅色淡,紅色也比甘蔗紅淡。
桑椹色,即瓷器中的胭脂水色。
石榴皮色,黃中帶紅,雜有各色斑點,和石榴皮相似。
茄皮紫,紫帶青黑,和茄皮色相似。
珊瑚色,淡紅中帶粉色。
琥珀色,金黃色,和琥珀色相似。
紅黃色,紅色比黃色濃重,二者混合而成的顏色。
杏黃色,深黃帶淺紅,和杏的顏色相似。
蠟茶色,黑黃中帶白色,即深杏黃帶黑色。
栗殼色,黑黃色,好像栗殼的顏色。
棠梨色,白黃色而發紅,和棠梨之色相似。
秋白梨色,即棠梨色中的淺色。

雙耳三足爐
明代制作,高20.5厘米。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2004年拍賣,成交價2.75萬元。
該爐鼓腹,雙耳三足,仿造古代青銅器形狀制作,造型規整。
山查白,顏色中最淺的。
駱色,白中帶有紅黃顏色。
褐色,黑白帶紅淡黃色。
鱔魚黃色,黃似鱔腹,有紋理。
藏經紙色,黑黃色,好像藏經紙的顏色。
水白色,淺黃色。
鎏金色,共有六種。全體流金的稱為“赤金純裹”;赤金流其下半部,稱為“涌祥云”;流其上半部,稱為“覆祥云”;只流其中腰的,稱為“金帶圍”;金帶圍并點染朱砂斑的,稱為“金帶”;石榴紅色施于金帶圍上的,稱為“金帶仙桃”。總之,這些都是以赤金流制而成。
滲金色,用赤金熏擦使之進入銅內,如滲入一樣,共有三種形態。大片的稱為“金片”;成點形的稱為“金點”;大小相間的稱為“雨雪點”。
泥金色,用赤金鍍在銅器上,如雞皮一般,色彩黯淡,而光鮮恰似泥金箋紙。
鑠金色,用赤金混在銅內,看起來有碎金點的樣子。
各種銀色與金色稱法相同,稱為流銀、滲銀等。金銀同用也是這樣,稱為流金銀、滲金銀等。
金銀商嵌,以金銀片或絲嵌成各種花紋。嵌金的稱為“商金”,嵌銀的稱為“商銀”。
綠色,即銅綠色。
鸚羽綠,俗稱“鸚哥綠”或“孔雀綠”。
秋葵花色,淡綠帶白黃,如秋葵花的顏色。
茶葉末色,深黃帶淡綠,如茶葉末顏色,看起來像外掛瓷釉中攙有金點的樣子。
蟹殼青,黑色帶青,如蟹殼一般。
青瓷色,黑帶藍,如瓷器的青色。
水銀古色,白稍帶青黑,光亮閃爍如水銀。
鉛古色,古鉛色。
土古色,像舊玉的土沁色。
敷漆色,以各顏色為底,然后在上面敷上漆。
知道宣爐各種精美的顏色,也就理解了世人珍愛宣爐的確有珍受的原因,并非都是盲從附會。至于款字的完美,雕鏤的精妙,還都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