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古代,兩對成婚不久的小夫妻搬到同一條巷子居住。左邊的開了一家油店,右邊的開了一家鹽店,兩家的日常收入差不多。三年后,兩家出現了貧富差距。賣油的成了有錢人,賣鹽的卻借了不少外債。原來賣鹽的夫妻,掙到錢后,總是大手大腳地花錢,從來不想著攢錢。而賣油的夫妻卻精打細算,每天把盈余清點好,留夠家用后全部存起來,因此越來越富有。
人們根據這件事總結出了俗語:“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意思是,有了正當而牢固的收入,正常的吃喝穿戴方面的消費本來不會出現任何困難,但是如果沒有計劃,不會算計,就會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