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的由來
“替罪羊”的由來有三個典故。
其一:《圣經·舊約》中記載,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叫他把自己的兒子以撒殺了獻給上帝。當亞伯拉罕拿著刀子準備殺死兒子的時候,天使出現了,并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敬畏上帝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以用它代替你兒子,獻給上帝。”于是亞伯拉罕把樹林中的羊抓來殺了。
其二:《圣經·新約》中說耶穌為了救贖世人的罪惡,寧愿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祭品”獻給天主。據說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只羔羊代替自己做祭品,因此教會稱耶穌為“贖罪羔羊”。
還有一種說法源自我國。《孟子·梁惠王上》記載,梁惠王看到有人要用一頭牛來“釁鐘”(新鐘鑄成時宰殺牲畜,取血涂鐘的儀式)。他不忍心看到牛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用羊代替牛。于是,有了替罪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