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妹”得名一說
“咸水妹”是一個粵語詞,專指舊時接待外國人的妓女。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寫道:“花縣農民阿來被老子罵了幾句,逃到香港碼頭上,忽然看見一個咸水妹。”從書中的描寫來看,“咸水妹”似乎是很闊氣的。那位阿來不過為一個“咸水妹”拎了一下皮包,這個“咸水妹”就先“給他三個毫子”,又“在一個小皮夾里取出五個金元來給他”,接著“又在衣袋里隨意抓了十來個毫子給他”。
清人張心泰在《粵游小志·妓女》中記載:“又有疍戶(散居于閩粵沿海、以船為家的漁民)為海娼者,人呼咸水妹。”“疍戶”是水上的賤民,做妓女似乎是她們天生的命運。其實,也有從外地被拐騙販賣去的女子,假稱是疍戶,充當起了咸水妹。咸水妹雖操賤業,但是人格和良心并未泯滅。她們只是想活下去卻沒有辦法的尋常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