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說大清大全集
- 李翠香
- 564字
- 2018-11-08 19:55:54
第一章 問鼎中原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的腐朽統治被農民起義軍推翻。清軍乘隙入關,戰火從長城內外延燒到大江南北以至全國。滿洲貴族所進行的戰爭,已經完全不具備正義的性質,為了奪取全國的統治權,對于一切敢于反抗的漢族軍民,進行了血腥的鎮壓。
為了酬賞八旗官兵,滿洲貴族連續三次大規模圈占漢族人土地,以滿足旗人的要求。同時,用嚴酷的緝捕逃人法以鞏固對勞動人手的占有。清初的這一弊政,嚴重地損害了漢族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大量漢族人失去土地,流徙他鄉,民族仇恨的情緒急劇擴散。
當清軍占領了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以后,自以為天下唾手可得,于是開始大肆屠殺一切沒有公開表示降服的漢族軍民。剃發和易服在漢族文明的風俗禮儀上和倫理道德上,都是最為屈辱和難以容忍的。剃發令激起了更為強烈的反清怒潮,遠遠超過對逃人法、圈地令所引起的反響。這一系列錯誤政策,不僅破壞了民族和睦,而且妨礙國家統一。經過一場腥風血雨之后,漢族軍民大規模武裝反抗悲壯地結束,被迫接受了清政府的政治統治。
清政府在中原站穩腳跟后,隨即也采取了相應措施,醫治軍事征服在漢族人心理上所造成的創傷。比如爭取漢族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的認同,并授以大權,予以重用。順治二年(1645年),開科取士,仍沿明代舊制。再比如,按漢族地區原來的生產方式恢復和發展生產。這些陸續推出的懷柔政策緩和了各民族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