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細說大唐大全集
  • 周水琴
  • 5762字
  • 2019-01-03 13:47:40

第三章 武周皇朝

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他的皇后武則天在當(dāng)上皇后之前,歷盡磨難,而她本人是一個有著極大政治野心的女人。在取得皇后之位后,她開始打擊反對她的朝臣,褚遂良、長孫無忌皆死于非命。她為了自己統(tǒng)治的需要,不惜殺親廢子,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謀劃后,她漸漸逼近女皇寶座。高宗死后,中宗繼位,武則天并不甘心,她借機廢黜中宗,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重用酷吏,迫害臣民。武則天死后,一些臣士黜周復(fù)唐,擁中宗復(fù)位,結(jié)束了武周的統(tǒng)治。這一時期的“初唐四杰”,才華橫溢,為后世稱道。

1.武則天爭后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高宗以王皇后無子,武昭儀有子,詔立昭儀武氏為皇后。

(1)安然渡劫難

據(jù)說武則天(又稱武曌)還是嬰孩的時候,精通相面之術(shù)的袁天綱到她家中給一家人看相。那個時候,她穿著男孩子的衣服,正抱在乳母的懷里。袁天綱走近看后,說此郎君神色不凡。又讓她試著下來走幾步,她昂著頭目視遠方,袁天綱非常吃驚地說:“這個人有龍的眼睛、鳳的眼神,肯定是大富大貴的人。”又在側(cè)面仔細端祥,愈發(fā)吃驚地說:“這個小孩如果是女的,以后必定是高高在上,是為天下的主人。”不管這記載是不是毫無根據(jù),這個襁褓中的孩子后來的確成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女皇帝。當(dāng)然,在一個男人一統(tǒng)天下的社會里,武則天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逐步登上寶座的,而奪得皇后之位是其中十分關(guān)鍵的一步。

武則天像

武則天的父親的先祖以務(wù)農(nóng)為主,后來他做起木材生意才發(fā)家致富,李淵起兵的時候,他巴結(jié)貴人和官員,跟著部隊進入了長安。唐建立后,武父作為開國功臣,在高祖朝做到三品工部尚書,成了唐朝的新貴。武則天母親楊氏出身顯赫,她的外祖父楊士達是隋朝的宰相。但楊士達去世以后,又加上隋朝被滅,其家族也漸漸衰落了。楊氏以年逾四十的老姑娘嫁入武家為繼室,生下三個女兒。武則天排行第二,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出生在長安。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時,武父在任荊州都督時去世,他的前妻相里氏生的兩個兒子元慶、元爽對繼母楊氏很是刻薄,百般刁難。所以,楊氏母女在長安過了一段很不順心、很壓抑的日子。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六月,賢惠的長孫皇后去世,太宗非常悲痛。第二年,太宗聽說武則天貌美艷麗,要召進皇宮,封為才人(這是掌管皇帝食宿等事的侍妾)。那個時候,太宗年四十,武則天只有十四歲。臨別的時候,母親楊氏因為舍不得而痛哭不已,武則天雖只有十四歲,卻非常有主見。她非常平靜地對母親說:“我今日有幸能見到皇上,誰知這不是福氣呢?何必為此傷心!”楊氏聽了女兒這一番有膽識的話,立刻停止了哭泣,心里異常高興。

武則天入宮后,太宗賜號“武媚”。可是從十四歲到二十六歲,她一生中最好的一段青春年華被虛度在宮中,并沒有得到太宗的寵幸,十多年既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地位也沒有得到提高。而且在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她還差點遭殺身之禍。原來,左武衛(wèi)將軍連縣公李君羨駐守玄武門,而太白星屢屢在白晝顯現(xiàn)。太史對這一星相占卜的結(jié)果是“女主昌”。民間流傳的一本名為《秘記》的書中也說:“唐三代之后,會有姓武的女人稱王代替唐朝統(tǒng)治天下。”對于這一些說法,太宗心中非常忌諱。一次,太宗與眾武將在宮中宴飲行酒令,讓各武將言自己的小名,李君羨自己說小名為“五娘”。李世民聽后非常吃驚,但又馬上哈哈大笑掩飾心中的猜忌,問道:“你是什么樣的女子,怎么這樣的勇猛健壯?”李君羨是一員勇將,早年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所以身負重任。這件事后,君羨因官稱、封爵都有武字,尤其小名又叫“五娘”,就成了第一位被懷疑的對象。沒過多久,他被撤掉掌管北門禁軍的職務(wù),出任華州刺史。后來,李君羨與一位自稱通曉佛法的人私下來往,被御史以結(jié)交妖人、圖謀不軌的罪名彈劾。太宗于是在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七月下詔將其斬首。

可是太宗仍心存疑慮,暗中問太史令李淳風(fēng)《秘記》所載是否可信?李淳風(fēng)答道:“我觀看天象這么多年,依我看此人一定在宮中,還是皇上的親屬,從今天起不超過三十年,必定稱王,將李姓皇族幾乎殺盡,這樣的征兆已經(jīng)形成了。”太宗問:“把類似《秘記》所說的全部殺掉如何?”李淳風(fēng)道:“這是上天注定的,人不可能違背,陛下還是不要濫殺無辜,況且三十年之后,那個人已經(jīng)老了,可能會生慈悲之心,為禍也許會輕一些了。今日即使找到此人,將她斬首,上天還會派遣年輕體壯之人加倍肆虐以報怨仇。那么,陛下子孫將被滅絕了。”太宗這才消除對后宮大屠殺的念頭。武則天于是安然地逃過了這場大劫難。

(2)謀奪后位

誰知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駕崩,她和后宮沒有子嗣的侍妾們一道剃度,被送到感業(yè)寺為尼,相伴青燈古佛。

高宗做太子的時候,曾經(jīng)服侍過太宗,見到才人武氏便十分喜歡。太宗駕崩后,武氏跟隨眾位妃嬪到感業(yè)寺出家。等到了太宗的忌日,高宗到感業(yè)寺行香拜佛,見到了武氏,武氏哭泣,高宗也流淚。王皇后知道后,暗中讓武氏蓄發(fā),勸說高宗納武氏入后宮,打算依靠武氏來減少高宗對簫妃的寵愛。武氏機智聰明,擅長權(quán)術(shù),才進宮時,服侍皇后非常恭敬有禮;皇后十分喜歡她,屢次當(dāng)著高宗的面夸獎她。不久她大得寵幸,拜為昭儀,皇后跟蕭妃都失去了皇上對她們的恩寵,二人又一同誣告武氏,高宗都不予理睬。武昭儀想要追賜他的父親的官爵,只是沒有借口,于是便宣稱要褒獎賞賜十三位功臣,這之中就包括她父親。

武則天清楚自己在宮中的根基已很牢固,就開始密謀搶奪皇后的寶座。為此,她在后宮想盡辦法拉攏女官、宮女,經(jīng)常把自己得到的恩賜分給她們。這些人因為王皇后平時倨傲,對她們沒有什么恩情,現(xiàn)在看見武則天如此親近,自然很是感激,都樂意為她效命。武則天就利用這些受籠絡(luò)的宮人私下打探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一舉一動,一旦抓住她們的短處,就添油加醋地說給高宗聽。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正月,武則天生了男孩李弘,高宗愈發(fā)寵愛這個比自己大三歲的昭儀,而冷淡王皇后。但終因是十多年的結(jié)發(fā)夫妻,他尚沒有廢棄皇后的想法。武則天只得另想詭計。

王皇后雖然失寵,可是高宗并沒有廢掉王后的打算。恰逢這時候武昭儀生下一個女孩,王皇后喜歡她,所以逗她玩耍。皇后走出去后,武氏趁沒人時將女孩掐死,然后把被子蓋好。正好高宗來到,武氏假裝歡笑,掀開被子一看,女嬰已經(jīng)死了,武則天大聲哭叫著,問身邊的人是什么緣故,身邊的人都說:“皇后才來過這里。”高宗十分震怒,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趁機哭嚷著說皇后的不是。皇后百口難辯,高宗因此有了廢后立武氏為皇后的想法,又擔(dān)心大臣們不服,于是便和武氏一道拜訪長孫無忌,在其府第宴飲,非常酣暢歡樂,酒席上將無忌寵姬的三個兒子都拜為朝散大夫,又命令侍衛(wèi)裝運了金銀珠寶、錦緞絲綢等共十車賜給無忌。高宗借機說及王皇后沒有生兒育女,以此暗示無忌,無忌顧左右而言他,竟然沒有順從皇上的意思,高宗與武氏二人掃興地結(jié)束了這場酒宴。武昭儀又讓自己的母親楊氏多次到無忌的宅第請求,無忌最后仍然不答應(yīng)。禮部尚書許敬宗自不量力,也為武則天說好話,遭到長孫無忌的嚴厲訓(xùn)斥。

長孫無忌執(zhí)意反對廢王皇后是有很深的緣由的。太宗死后,他憑借自己是皇帝舅舅的親戚關(guān)系,以及太宗生前對他委以重托,以他為中心形成了外朝執(zhí)政的宰相班子,在這中間柳奭就是王皇后的親舅舅。為了維持這一政治格局,他們還針對王皇后無子這一弱點,得到了王皇后的許可,把后宮劉氏所生的燕王李忠在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立為太子。李忠以微賤的庶子得到他們的擁戴而成為儲君,跟王皇后自然而然十分親近,對長孫無忌等重臣也會感激倚重,這樣,他們至少在下一代皇帝時仍能享受權(quán)勢。所以,長孫無忌等肯定不希望中宮地位有任何變化而使得自己的利益集團土崩瓦解。

對于這一點,武則天也完全明白。她知道自己要替代王皇后,沒有辦法得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執(zhí)政元老重臣的支持,只有在朝外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并除掉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政敵。

王皇后的家族最先遭到打擊。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六月,武則天誣陷王皇后和母親魏國夫人柳氏請妖人做咒符謀害自己,高宗不容王皇后解釋,下令柳氏不得再入宮中。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本來任中書令,去年因王皇后失寵而惴惴不安,請求免除他宰相的職務(wù),遂被降為吏部尚書,而現(xiàn)在又遠貶為榮州刺史。這樣,支持王皇后的家族勢力被鏟除了。

與此同時,高宗為提高武則天的地位,封她為“宸妃”,立刻受到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的反對。他們說后宮已設(shè)貴、淑、德、賢四妃,名位已滿,不能違反規(guī)定而另立妃號,結(jié)果高宗只好作罷。武則天心中怨恨,卻一點都沒表現(xiàn)出來,而是加緊培植自己的親信力量。她想到了被長孫無忌排斥的一批在朝政上不受寵的大臣。首先是李義府,他官居中書舍人。此人的文筆非常出名,可是生性陰險奸猾,逢人先笑,但誰只要稍不屈從于他,必然遭到陷害,當(dāng)時人們都說他笑中有刀。又因他陰柔而能害人,得一外號為“李貓”。

皇澤寺(武則天祀廟)中心柱窟造像 唐

此窟為方形設(shè)計,方頂四角連線凸接于中心五級塔柱,塔柱上布滿精致浮雕,此外,窟壁三面皆有石龕,并飾以千佛像,直刀雕法簡潔流暢,饒有古風(fēng),龕楣上蟠龍和飛天翩然欲飛,令觀者目不暇接。

長孫無忌憎惡李義府,要把他降為壁州司馬。敕令過門下省這道最后手續(xù)就要下達,李義府獲悉了這件機密,匆匆忙忙求助于同僚王德儉。王德儉是許敬宗的外甥。許敬宗寫得一手好文章,曾當(dāng)過秦王府學(xué)士,在太宗朝也曾經(jīng)擔(dān)任過一段時間的宰相。高宗嗣位,他任禮部尚書,可是由于嫁女受賄,被彈劾降職。這時,他擔(dān)任無多大實權(quán)的衛(wèi)尉卿,政治上很不得意。許敬宗、王德儉甥舅兩人平時就對執(zhí)掌大權(quán)的長孫無忌心有恨意,于是王德儉給李義府出主意道:“高宗打算把武昭儀封為皇后,只是擔(dān)心宰相們加以反對,所以又舉棋不定的。你假如提議封武氏為皇后,就會轉(zhuǎn)禍為福了。”李義府同意他的話,這一天,他代替王德儉值宿,叩門向高宗上表章,請求廢掉王皇后,立武昭儀為后,以便滿足天下蒼生的心愿。高宗十分高興,親自召見李義府,與他談話,賜給珍珠一斗,讓他官居原職。武則天私下派人送東西施以恩賜,沒過多久他就被破例提拔為中書侍郎。此后,衛(wèi)尉卿許敬宗、卿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私下向武則天表白他們的順從之意。這樣,在朝廷中形成了以武則天為核心的政治派別。有了這股力量的支持,而且有高宗作后盾,她再也不怕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元老重臣了。

這年八月,長安令裴行儉聽說要立武則天為皇后,認為國家的災(zāi)難從此開始了,非常著急,與長孫無忌、褚遂良暗中商議對策。此事被袁公瑜探知,并由武則天母親楊氏轉(zhuǎn)告宮中。裴行儉很快被貶官為西州都督府長史。隨后,許敬宗就被高宗提升為禮部尚書。

從離間高宗和王皇后感情開始,又經(jīng)過內(nèi)外廷的一番精心準備,武則天自認為攤牌時機成熟了。這樣,一場廢立皇后的斗爭終于公開爆發(fā)了。

(3)高宗決意廢皇后

有一天高宗退朝后,把長孫無忌、李世勣、于志寧、褚遂良宣召入內(nèi)殿。褚遂良說:“今天皇上宣召,多半因為后宮之事,皇上既然已經(jīng)下定決心,逆他之意肯定死。太尉是元舅,司空是功臣,不能讓皇上承擔(dān)殺元舅與功臣的惡名。我褚遂良乃是自平民起家,沒有汗馬功勞,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且接受先帝托孤,如果不以死相諫,無顏去見先帝!”李世勣假托有病沒去內(nèi)殿,長孫無忌等人到了內(nèi)殿,高宗對他們說:“皇后沒有子嗣,武昭儀有,如今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后,你們意下如何?”褚遂良答道:“皇后出身于名門望族,是先帝為陛下娶的。先帝臨死的時候,拉著陛下的手對我說:‘朕的好兒子好兒媳,今天托付給你了。’這些話都是陛下親耳聽到的,沒有聽說皇后犯什么過錯,怎么能夠輕易廢掉呢!我不敢違背先帝旨意而順從陛下的意思!”高宗很不高興,只好作罷。第二天又談到此事,褚遂良說:“陛下一定要更換皇后,我請求遴選全國的世家望族,為什么非得立武氏呢?武氏曾經(jīng)侍奉過先帝,這人人皆知,天下人的耳目如何能遮掩呢?千秋萬代之后,人們又將怎么評價陛下呢?希望陛下好好考慮再行事!我今日觸怒陛下,應(yīng)當(dāng)處死。”說完將朝笏放在殿內(nèi)臺階上,解下頭巾磕頭直至血流滿面,說道:“還給陛下朝笏,請求把我放回老家。”高宗十分憤怒,命人把他帶出去。武昭儀在隔簾內(nèi)大聲嚷道:“怎么不就地殺了這老東西!”長孫無忌說:“褚遂良是先朝顧命大臣,即使有罪也不能施刑。”于志寧不敢說話。

韓瑗找個時機上奏疏,哭著全力勸阻廢后,高宗沒有聽從。他第二天又勸諫,悲痛得不能控制,高宗命人把他帶出去。韓瑗又上奏疏勸諫道:“普通的夫婦還要互相選擇后再結(jié)合,更別說是皇上了。皇后是天下女子的典范,善惡由她而生,因此說嫫母輔佐黃帝,妲己使得商政權(quán)顛覆。《詩經(jīng)》說:‘大名鼎鼎的宗周,就毀在褒姒之手。’每回翻閱前朝史事,常大發(fā)感慨,沒想到現(xiàn)在圣明之世也會遭到玷污。不按照法度行事,后代的人會如何評價呢?望皇上三思而后行,不要讓后人譏笑。如果臣下我的話對國家有益處,即使被剁成肉醬也值得!從前吳王不聽伍子胥的話,最后吳都姑蘇破敗,麋鹿都在那里出沒。臣下我擔(dān)憂陛下辜負天下人的期望,導(dǎo)致宮中布滿禍患,宗廟不能繼續(xù)享有祭祀的情況,不久就會到來了!”來濟上表章勸諫說:“君主冊封皇后,應(yīng)該遵循天地之理,一定要選擇名門禮教之家的淑女,知書達禮,賢淑美好,才能夠與大家的深切希望相一致,也才能稱為神靈的意圖。因此說周文王造船迎接太姒,這才有《關(guān)雎》的教化,百姓承受福祚;漢成帝為所欲為,將婢女立為皇后,讓皇統(tǒng)斷絕,國家政權(quán)不復(fù)存在。周代因為那樣做而隆盛,漢代因為這樣做而招致禍患,希望陛下明察!”高宗對這些諫言不理不睬。

又一天,李世勣進宮見高宗,高宗問他:“朕準備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堅執(zhí)己見加以反對。褚遂良既是顧命大臣,他反對,難道這事就罷了嗎?”李世勣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為什么去問別人呢!”高宗改立皇后的決心就此堅定了下來。許敬宗在朝中到處宣揚道:“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著更換個老婆呢?更不用說皇上要換后,人們?yōu)槭裁匆苣敲炊嗍露鷣y產(chǎn)生異議,妄加干涉呢?”武昭儀讓身邊的人把此話轉(zhuǎn)告給高宗。

升仙太子碑 唐 武則天

這樣,高宗決意行動了。他先將褚遂良遠遠地貶為潭州都督,以警戒反對廢立皇后的朝臣。隨即,他又在十月十三日把王皇后、蕭淑妃以陰謀毒死皇帝的莫須有罪名廢為庶人,并將兩人的親屬流放到嶺南。迫于巨大的政治壓力,十九日,百官上書請求冊立新皇后,高宗隨即下詔書封武則天為后。詔書中盛贊她是開國元勛之后,德才兼?zhèn)洹榱搜谏w武則天與太宗的關(guān)系,說高宗尚為太子之時,太宗就已將武則天賜給了他。而且還用漢宣帝選后宮家人王政君為太子妃這件事為立武則天為皇后進行辯護。

十一月初一的冊封皇后儀式,在高宗的主持下進行,武則天得到了由司空李世勣奉獻上的皇后璽綬。當(dāng)天,更是頭一次命百官和四夷酋長在肅義門朝拜新皇后,而內(nèi)外貴族、高官的夫人要到宮中拜見。儀式非常隆重浩大,三十二歲的武則天終于登上了皇后的寶座。她也正是從當(dāng)上皇后之日起,開始走上了唐朝的政治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新竹市| 平和县| 安阳市| 科技| 常山县| 平舆县| 靖边县| 沐川县| 桃园市| 天祝| 樟树市| 河池市| 清水河县| 琼结县| 永善县| 孝昌县| 林西县| 漾濞| 海原县| 榆林市| 枝江市| 永嘉县| 志丹县| 祥云县| 鹤峰县| 怀安县| 亚东县| 阳春市| 沾化县| 册亨县| 隆回县| 临西县| 仙游县| 裕民县| 禹城市| 太白县| 沈阳市| 托里县| 铁力市| 兴国县|